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谈物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有效的设计课堂提问,然后在逐层阐述课堂提问是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说明物理课堂提问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进行总结。作为一线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提问重要性的认识,使课堂变成学生与教师充分沟通与讨论的学习圣地。
  ◆关键词:课堂提问;三维教学目标;终身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教学目标代替传统教学目标强调单一的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课堂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標成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提问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物理学科中三维教学目标的解读
  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进行要求,三维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强调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学习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物理基本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科学家对现象的大胆假设,实验论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深刻体会物理学家的科学方法。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加深理解并学以致用。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也是一门严密的理论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要要求学生尊重物理实验的数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在物理课堂提问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基本技能之一。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这样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在物理课堂提问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知识经验。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知识,而是激发出原有的经验,促进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以促成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课堂提问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回忆原有知识,同时不断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是对新经验的一个理解过程,通过课堂提问将学生的原有经验与新经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理解知识。
  课堂提问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就会集中精力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的过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最后借助语言将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表达清楚,从而产生创造性的结果。
  (二)在课堂提问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基本规律的过程。课堂提问通常是从简单易懂的问题开始,逐步加深难度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提问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生的思维会随着师生间的不断问答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更有利于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思维方式的形成将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遇到问题时先学会找到问题的突破点,逐个攻克,最后有条不紊地把问题解决。任何事物发展都要遵循这个普遍的原则,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体会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就不会对事情急于求成,而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
  (三)在课堂提问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渠道,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语气、态度、姿势、表情等方式,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信息迅速传达给对方,并根据对方反馈回来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提问的态度。在传递情感信息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还可以互相感染。教师只有用心去爱学生,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老师而不是表面上的尊重。
  总之,最为一线教师,我们身上担负的责任不仅是“讲”知识,更重要的是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对于三维目标的理解来设计物理课堂提问的问题,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让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形成的能力能够带入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孟昭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如兵.浅谈课堂提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J].教育研究,2009,10.
  作者简介
  王雪(1989.01—),女,汉,辽宁盘山人,硕士,沈阳市尚品东嘉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物理)。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课程的三大主课之一,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数学学科在小学课程中属于相对较难的一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中去,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帮助学生全方位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课堂;方法探究  情境课堂在于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数学的应用,学以致用,
◆摘 要:蒙学作为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蒙学教育以小学生学习阶段的变化作为划分的标准,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蒙学识字教材,通过难易程度的把控让小学生用更轻松的方式认识到更多的汉字。传统蒙学中有着浓厚的文学价值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小学生通过传统蒙学来识字,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汉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将古时的道德理念刻在了心间。本研究以中国传统蒙学为基点,分析中国
研发了某大型化工企业的能效评估系统,该系统直接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提取数据,分成常规能效模块、电能质量模块和高级应用模块对该企业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过去单纯追求学生成绩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前阶段教育的新需求。当前阶段各国均处于市场经济的整体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当代高中生作为建设新时代的主力军,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在当前教育领域地位较高,因此应通过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素质水平,并使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的青年学生运动 ,是陕西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力地促进了陕西人民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The yout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教学发展的客观趋势,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本文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从介入生活案例,激活学生数感思维;组织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空间观念;设计多元活动,历练学生推理能力、重视数形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形象化思维四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该路径的应用给小学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发挥学习主体性,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一点儿发展。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不能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与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分
随机选取淮南卫校3个专业,护理、助产、药剂,4个班级的2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并对实验班开展混合式教学,其主要形式:信息化大赛、在线开放课
摘 要: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在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的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作为评价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考察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今后历史教学评价的根本导向。而历史时空观念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第一素养,不仅是建构历史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所有试题的存在依据,更是学生在平时历史学习中最大困惑之所在,故引导学生建构时空观念,将成为新课改下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