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元人別集六則較論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過比較《四庫全書總目》與《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中元人別集九則提要,發現內容異同,并推測存目書列為應存的一些原因。
  关键词:比較;存目;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
  一、簡論: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殘存四千頁,合計1790條提要,約為《總目》六分之一,據夏長樸先生考證,此書編纂在乾隆四十年五月至四十一年正月,晚於各分纂稿,早於《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總目》與七部《四庫全書》,是書並未標出應鈔、應存、應刪書目,但是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辦理《四庫全書》處上奏,建議分應鈔、應存、應刪,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諭旨中也提到所呈“總目”已分。因此,《進呈存目》可能是在四庫館(翰林院)館臣的校訂審閱后,總纂或總裁撰寫了提要(四庫館工作程序是根據張升的考定),但並未寫應存、應鈔,然後呈給乾隆帝,請高宗定奪應存書目。或者可能是呈給皇帝審閱前的草稿或是總纂、總裁審閱的那個稿本,也可能是《四庫全書總目》或者書前提要的草稿,因為從字體上看,《進呈存目》字雖工整,但與同樣是館閣體的《總目》那秀麗的字體相比,還是差的甚遠,再則《進呈存目》有修改痕蹟,如其中的明人別集《劉彥昺集》九卷中:“集中書元國(號)皆作原”其中括號中“號”字乃於旁后加之字。總之,有關《四庫全書進呈存目》的討論有待進一步確定。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中元人別集一共存有20則提要,在《總目》中對應有11篇著錄,9篇存目。本文選定著錄3篇,存目3篇,與《總目》比較并討論。
  二、異同
  先錄浙本《四庫全書總目》原文,標題標明著錄、存目。不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原文,只錄書名卷數。後校異同并加按語。文中《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簡稱《進呈存目》,《四庫全書總目》簡稱《總目》。主要比較內容差異,文字異同不影響文意便不錄入。
  1、《傲軒吟稿》一卷(著錄)
  《傲軒吟稿》一卷
  元胡天游撰。天游,名乗龍,以字行,號松竹主人,又號傲軒,岳州平江人,當元季之亂,隱居不仕。邑人艾科為作傳,稱使天假其年,遇明太祖,必爲劉基、宋濂。則没於順帝末年也。其集兵燹之餘,僅存十一。傳稱其七歲能詩,巳具作者風力,名籍籍一時,視伯生子昂,不輸一籌,今觀所作,大都悲壯激烈而頗病麤豪,非惟未足抗虞集,亦未足以敵趙孟頫。傳所稱者殊過。然長歌慷慨之中,能發乎情止乎禮義,身處末季惓惓然想見太平,猶有詩人忠厚之遺,其在元季要亦不失為作者也。集中陌上花詩小序,誤以錢鏐為梁元帝,頗為乖舛,蓋興酣落筆,記憶偶疎,庾信桂華之語,誤讀漢書,王維垂楊之句,譌解莊子。取其大端則小疵可略,論古人者,正不在尋章摘句閒矣。
  異同:《總目》將《進呈存目》“詩人忠厚之遺”後面的“科以為使天假其年,遇明太祖,必為劉基、宋濂,恐未必然也”置於“邑人艾科為作傳稱使”後,并刪“科以為使”,少“恐未必然也”并於後加“則沒于順帝末年也”,將《進呈存目》前艾科語“其七歲……不輸一籌”移至“僅存什一”後,“麤豪”後加“非惟未是……殊過,然長歌慷慨之中”,“詩人之遺”為“詩人忠厚之遺”後加“其在元季要亦不失為作者也”,“譌解莊子”後加“取其大端則小疵可略”
  按:觀《進呈存目》與《總目》,二者對胡天游評價基本一致,比較中性的,都是先贊后貶,最後給予中肯評價。只是《總目》多了三句“忠厚之遺”“元季要亦不失為作者也”“取其大端則小疵可略”,而客觀評價的話只是將《進呈存目》“恐未必然也”換作更具體的“非惟未是……殊過”。《總目》較《進呈存目》更注重考證,在“天假”句後說明其沒於順帝,至於《總目》把《進呈存目》中句子的順序重新調整,只是表達先贊後貶的意思比《進呈存目》更明顯,思路更清晰。
  2、《書林外集》七卷(存目)
  《書林外集》七卷
  元袁士元撰。士元字彥章,鄞縣人,即袁珙之父也。以薦授縣學教諭。尋擢翰林國史院檢閱官,不赴。其詩危素序之,稱其清麗可喜,然往往粗淺多累句。如《壽呂瀛海詩》云:“我方而立足先弱,公到古稀鬢未蒼”,又其甚者也。
  異同:《總目》較《進呈存目》“珙之父”後,少“以孝行稱’四字。
  按:《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辽金元卷》載:“袁士元,一名寧老,字彥章,號菊村袁珙之父。年近四十,未曾求仕,御使奧林以茂才薦,授縣學教諭,歷西湖書院,鄮山書院山長,危素薦為平江路學教授。築城西別墅,種菊數百株,自號菊村學者。危素序其集說:‘其詩清麗可喜,往往自放於山顛水涯之間,與山僧逸人相與為唱酬,何其興致之高遠也。’其詩佳者較有唐人風韻,如《簡樓伯客》、《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題水西軒和府推何德孚韻》等,語言平易而不俗,韻味悠長,也無粗淺之病。在雅致的情調之外,也有對現實憂患的歎息,《北門團練貝子美》寫出了在動亂的時代中,知識分子的可悲。在各體詩作中以律體為好,七言古詩則缺乏渾成的氣韻。士元亦能詞,今存詞七首,多為長調。有《書林外集》七卷。生平事跡見《(嘉靖)寧波府志》卷三一、《萬姓統譜》卷二二、《元詩選·初集》小傳、《宋元學案補遺》卷一九、《甬上先賢傳》、《元書》卷九一。”館臣除了批評“往往粗淺多累句”外,還將原提要稿“以孝行稱”四褒義字刪去,可見四庫館臣對一些宋元學人的態度,可能持有貶義。《四庫全書總目》很多提要也能表現貶宋學之意。
  3、《漢泉集》十卷(著录)
  《漢泉集》十卷
  元曹伯啓撰。伯啓字士開,碭山人,至元中薦除冀州教授,天歷初官至陝西諸道行臺御史中丞,卒諡文貞。是集一名《漢泉漫槀》。後有至元戊寅《吳全節跋》,稱為其子江南諸道御史臺管勾復亨所類次,國子生胡益編為十卷,又稱有張夢臣、歐陽原功、蘇伯修、呂仲實四《序》。此本皆不載。《總目》於四《序》之前又列有御史臺咨文、太常博士諡議,亦皆有錄無書,蓋傳寫佚之。《後錄》一卷,為曹鑑奉敕所撰碑及像贊、祭文、哀詞、輓章,而目中提調、校刊、謄寫姓名一條,亦未載入,則後人刪之也。伯啟生於宋末元初,而家世江北,不染江湖末派,亦不沿豫章餘波,所作乃多近元祐格。惟五言古詩頗嫌冗沓,其餘皆春容嫻雅,渢渢乎和平之音。雖不能與虞、楊、范、揭角立爭雄,而直抒胸臆,自諧宮徵,要亦不失為中原雅調矣。   異同:《總目》書名為《曹文貞詩集》十卷《後錄》一卷。與《進呈存目》相比,“諡文貞”後《總目》刪去“前九卷詩,第十卷皆樂府,語多質直,未為名家。曹鑑神道碑稱”。後文加了許多考證、描述、評論性的文字。
  按:從評論態度上看,《進呈存目》對其持貶意,只一句“語多質直,未為名家”,而《總目》總體還是褒義,描寫了其詩作風格,指其不足惟五言,揚其長,最後“亦不失中原雅調矣”結尾。在考證上,補充了很多材料,“又名《漢泉漫稿》”的這一出處“曹鑑神道碑稱”總目卻刪了,不知為何。且名也換為曹文貞詩集,《書林清話》卷七載:“又影寫元刊本《漢泉曹文貞公詩集》十卷,雲宋賓王識略雲,閱桃花塢文瑞堂所得秀野草堂顧氏藏《曹漢泉集》五卷,字畫端楷,直出松雪手書。元時名集動國帑鏤板,故得名手書文,良工刊刻。”可見應有名為《漢泉集》著作五卷,《總目》載:“國子生胡益編為十卷”可能《漢泉集》是在其編前流行的本子。
  4、《清江碧嶂集》一卷(存目)
  《清江碧嶂集》一卷
  元杜本撰。本字伯原,清江人,事蹟具《元史·隱逸傳》。父謙,在文天祥幕中,嘗毀家以佐軍。本讀書能文,頗畱心於經世。吳越歲饑,本上救荒策,江浙行省丞相布呼密用其言,米價頓平。遂薦於武宗,召至京。已而去,居武夷山。文宗即位,再徵不起,終於家。嘗輯宋遺民詩爲《穀音》一卷,鑒別極精。而所自作詩乃粗淺不入格。顧嗣立《元百家詩選》譏其多應酬俚近之作,非苛論也。
  異同:《總目》較之《進呈存目》,於“清江人”後加“《元史隱逸傳》”,“博學善屬文”換做“讀書能文”後加“頗畱心於經世”,“以幣徵不就”改作“再徵不起”,後“學者稱為清碧先生”換做“終於家”,“《谷音》一卷”後“今傳於世”變為“鑒別極精”,顧嗣立“選元詩”,作“元百家詩選”。
  按:杜本事蹟詳見《中國文學家大辭典遼金元卷》所收錄內容,《總目》所加內容皆據《元史》,唯《元史》《進呈存目》中“以幣徵不就”換作“再徵不起”,少關鍵字“幣”,且不錄至正三年辭丞相舉薦之事,似有意避之,元與清皆少數民族政權,可能是館臣恐元以幣徵杜本不就之事,影射當朝舉賢之策,且刪掉幣字削弱了杜本具有不為財所動的形象。杜本作品也並不是完全不可取,王士禛《論诗绝名》称:“谁嗣《箧中》冰雪句,《谷音》一卷独铮铮”。他的五言、六言小诗却有淡雅可诵之作,如《炼丹井》、《题柯敬仲梅》、《小隐岩》诸篇,而館臣獨取對其作品評價不高之語,且將其列入存目,恐是因為其父乃元人之敵,且不就的原因可能是杜本因為其父的關係不想仕元朝。館臣恐映射當朝,便列之為存目,獨加“鑒別極精”以中肯評價其輯書之功。顧嗣立《元百家詩選》,有本作《元詩選》如《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八所記,卻未見有命名作選元詩,故《進呈存目》所記非書名。
  5、《佩玉齋類稿》十二卷(著錄)
  《佩玉齋類稿》十卷
  元楊翮撰。翮字文舉,上元人。父剛中,大德閒官翰林待制,著有《霜月集》,今已不傳。翮初為江浙行省掾,至正中官休寧主簿,歷江浙儒學提舉,遷太常博士。剛中為時名宿,所學具有原本,當代勝流多與之遊。翮承其家訓,益鏃厲為古文辭。觀虞集、楊維楨等所作《序》,皆儼然以父執自居,則其指授提撕,必為親切。故其文章格律,多得自師友見聞,意態波瀾,能不失先民矩矱。雖邊幅未廣,醞釀未深,而法度謹嚴,視無所師承,徒以才氣馳騁者,則相去遠矣。是集刊於至正末,而劉仔肩選《明雅頌正音》,乃采入其詩。又《楊基集·悼楊文舉博士詩》,亦有“白發蒼髯老奉常,亂離終喜得還鄉”句。則翮之沒,當在洪武初年。今以其未受明祿,故仍系之元人焉。
  異同:較《進呈存目》,《總目》在“太常博士”后刪去“所作詩集,顧嗣立《元詩選》,取之是編”,《進呈存目》“虞集、陳旅、吳復興、楊維楨四序皆盛相推許”《總目》作“虞集、楊維楨等所作序,皆儼然以父執自居”。在《進呈存目》“皆儼然以父執自居”後對其評價“然其文間雜排偶不能戞戞單行,流易有餘,精深渾厚,則未也”,《總目》則詳細說明其著作特點及原因,并推測其卒年。《進呈存目》錄十二卷,《總目》錄十卷,總目未考,不知為何。
  按:作《進呈存目》的作者甚推顧氏《元詩選》,所校之八篇中,三篇里出現,但出現於此篇并無意義,故《總目》刪之。《總目》發掘了四序盛相推許的原因,乃“父執”之故,《總目》又繼續說其文章多受師友影響,因此很有法度。但對其評價《進呈存目》與《總目》評價一樣,皆取中性。《總目》最後加推測語“翮之沒”句,而前著錄提要胡天游、曹伯啟篇未敘,當是楊翮卒年不詳之故。
  6、《襄陽遺集》一卷(存目)
  《襄陽遺集》一卷
  明范明泰編。明泰有《米襄陽外紀》,已著錄。此乃所輯米芾遺文。考芾《寶晉英光集》,世有傳本,明泰蓋未之見。故蒐采各書,裒為此編,然闕略殊甚。至於倒書《心經》咒語一則,本佛書舊文,非芾所撰,亦登簡牘,則更誤矣。
  異同:《進呈存目》作“元嘉興范明泰輯”,《總目》作“明范明泰編”,《總目》較《進呈存目》多“明泰有米襄陽外紀已著錄”,“米芾遺文”后加“考芾《寶晉英光集》,世有傳本,明泰蓋未之見”,而於“遺文也”後刪“芾以書畫名世,其詩文,本無專集。”,“裒為此編”后加“然闕略殊甚”,而刪“用力亦勤”,“乖剌”換“更誤”意思相同。
  按:范明泰應為明人非元人,《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六十四經籍考史傳記上》
  認為是明萬曆間舉人,以及《明史藝文志》中有所記錄。二書時間皆在編《四庫全書》前,《進呈存目》可能是抄錄錯誤。在態度上,《總目》貶義十足,就算在史部傳記類存目的明泰《米襄陽外紀》提要中,也是貶義。除最後“乖剌”外,《進呈存目》取 “用力亦勤”作中肯評價。
  從上述九則看,與《初次進呈存目》相比,《總目》在內容上增補許多。《進呈存目》表述上的不清或疏漏,《總目》也多做改正,在思想上,《進呈存目》可能沒有貶宋之意,以及對宋末元初之事也是客觀記錄,而《總目》對宋元學人可能持貶義態度。著錄書的提要,《總目》定其應鈔后,相比《進呈存目》提要,增補了許多內容,而且著錄書提要比存目提要增補的多很多。   三、推測存目書列為應存的一些原因。
  《總目》中別集存目1569篇而元人別集37篇(包括舊本題作者為元人,《杜律注》一篇),郭伯恭先生說:“此種存目之書,四庫中不為著錄,其取舍標準固未為盡善,然今日吾人正可藉此存目以窺其梗概,則當初立法之善,猶有可感者也。”通過比較九則元人別集,發現幾個將書列為存目的可能原因,雖然總的來說將書列為存目的原因還是書的內容不善。后結合《總目》37篇元人別集存目提要、3篇著錄提要外加一篇《進程存目》中將明人誤為元人的一篇提要加以分類如下,材料所限可能未代表全部。而三篇著錄《傲軒吟稿》一卷、《漢泉集》十卷、《佩玉齋類稿》十二卷無以下原因,著錄作品或人物多少有可取之處。
  1作品不突出或語言無理,內容無可取者。
  例:《吳草廬文鈔》,《剡源文鈔》四卷,《太平金鏡策》八卷,《水鏡集》一卷,《山林清氣集》一卷,《范文白詩集》六卷,《存復齋集》十。
  2未見前人已有編輯之作,而編著者。
  例:《襄陽遺集》,《別本松雪齋集》二卷,《揭曼碩遺文》一卷。
  3所編書價值少,且已入他書。
  例:《輝山存槀》一卷,《趙仲穆遺槀》一卷。
  4后有更好的編輯作品,為表曾有的功勞而存。
  例:《倪雲林詩集》六卷,《九靈山房遺槀》五卷。
  5書雑錄它文而內容不善。
  例:《水雲村泯槀》二卷,《荻溪集》二卷。
  6貶宋元學人及陸王心學(關鍵是作品好壞及影響力)。
  例:《草盧吳先生輯粹》六卷,《書林外集》七卷,《高閒雲集》六卷。
  7作品不特別,但人物可敬(事蹟人品)。
  例:《黃楊集》三卷,《蘭雪集》一卷。
  8可能會影射當朝(包括作者事蹟)或對少數民族政權作出不客觀的評論之作。
  例:《清江碧嶂集》一卷,《鼇溪文集》二卷。
  9在四庫全書總目凡例中舉的嚴嵩例,作品好而人品不好。
  參考文献
  [1]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纂時間與文獻 》,夏長樸著;
  [2] 《四庫全書館研究》,張升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3] 《四庫全書總目》,清 永瑢 紀昀等編,中華書局,2008年;
  [4]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乾隆舊抄本;
  [5]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邓绍基 杨镰編,中華書局,2006年5月;
  [6]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中華書局,1977年8月;
  [7] 《清朝續文獻通考》,清 劉錦藻,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8] 《明史·藝文志》,張廷玉等,中華書局,1974年;
  [9] 《四庫全書纂修考》,郭伯恭著,岳麓書社,2010年12月;
  [10] 《書林清話》,清 葉德輝,中華書局,1999年。
  作者简介:刘锦年,1992年1月出生,男,汉族,吉林乾安,广西大学文学院 18级在读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我国各大院校开始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创新讲述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传统行业面临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严峻考验,计算机基础成为高校教学的较为重要的内容,以提升每位学生的应用技巧,跟上时代进步潮流。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对计算机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构建相应的质理保障体系,展现出计算机应用的魅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
期刊
摘 要:受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影响人才需求量持续提升,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开始着手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旨在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所以,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度上涨,随之而来的是相应提升的就业竞争与就业压力。为了强化专业人才的个体竞争力,为其后续就业打好铺垫,必须重视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强化。鉴于此,本文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正常的办公节奏,各种各样的“远程办公”方案也应运而生。那么,远程办公有哪些优缺点,以及工作效率如何。本文就远程办公的优缺点做简要探讨,并以深圳某金融企业为例分析疫情影响下远程办公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为企业非传统集中办公模式下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办公;优点;缺点;效率;对策建议  引言  远程办公,是指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在家办公、异地办公、移动办公等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到来,实验教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个重点教学环节。通过运用实验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计算机实验教学本科实验教学,一直是高等院校培养实验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和载体,自然也离不开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支持,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了计算机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浅谈实验教学计算机应用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类实验教学的
期刊
摘 要: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旨在维护控辩双方在庭审中的平等地位,更加有效的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有效的规避庭审中的证据突袭现象,继而促进庭审的实质化进程,更好的保障人权。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还未建立起成熟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需要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随着司法实践的进步,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已经成为程序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完善。  关键词:刑事诉讼;庭
期刊
摘 要:想要保证初中英语教学高质量和高成效开展,就可考虑将绘本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运用。并应得到初中师生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本文中,就从收集资源、营造氛围、运用先进技术、丰富化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来初中英语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做出研讨。这样会提高强化学生学习专注力,也会丰富化英语教学方式,还会增强学生思维拓展能力,从而保证初中英语教学高质量和高成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绘本资源;开发;应用  引
期刊
摘 要:如今,定期維修和例行检查已成为家用飞机的主要维修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导致人力和资源的浪费。本文以某型飞机的飞行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故障征兆信息和系统故障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模式的故障诊断推理专家系统。本文利用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数据。然后将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保存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以便将来提取新的飞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采
期刊
摘 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部门,贯穿在教学管理,做好高校的保卫工作,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安全保卫部门在高校党委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维护内部稳定,预防打击犯罪,保障高校内部安全生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而随着中职学生人数的增多,中职教育的质量也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对于中职地理来说,其是一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相应的,为了发挥出中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中职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确保学生可以在地理学习之中掌握其发展所需的知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岗位为例,介绍了基于成果可视化的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可视化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提升岗位职业能力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可视化;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研究和实践一直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在课程改革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院校的教学模式大多为独立教学,各课程之间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