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学教授被美国呼吸危重杂志聘为编委被选为亚太呼吸学会科研委员会主席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呼吸杂志主编白春学教授被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AJRCCM,IF=11.08)聘为编委。该杂志是目前国际呼吸界影响因子最高且最被认可的杂志,接收世界范围内呼吸界最多的涵盖呼吸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的稿源,发表呼吸、危重和睡眠领域的高层次创新性科研原著、综述、

其他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以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为主.随着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接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效果佳.进行这类药物治疗前的筛选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目前以组织标本基因检测为金标准.但是进展期患者的病理诊断很多时候是根据细胞学标本,部分细胞学标本是惟一的标本来源.近年来肺癌细胞学标本行EGFR检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主要细胞学标本类型包括外周血、
目的 通过分析氯氰菊酯吸人中毒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经验,比较其与口服中毒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群体性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粉吸人中毒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除神经毒性及消化道损害之外,氯氰菊酯吸人中毒患者中,咽干(61.5%)、咳嗽咳痰(61.5%)、呼吸困难(30.8%)、气短(23.1%)等呼吸道症状明显。结论氯氰菊酯吸人中毒可以造成明显的呼吸
期刊
随着肺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针对肺癌的药物研究也进入基因分子生物学时代.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即针对不同个体及致病基因,采用相应的分子靶向或化疗药物才能获得更大收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基因和化疗的分子预测标志物以及相应药物的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合文献资料,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结论 手术是治疗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首选方法。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9例确诊PAP患者在全麻下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同时测定术前及术后1个月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试验、Borg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经全肺灌洗治疗后,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FVC、FEV1、DLCO、MVV)、血气(PaO2、SaO2%)、6分钟步行
目的 介绍1例以肺间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结果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问质病变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易被误诊,肺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提高认识并早期肺活检是降低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率的必由之路。
期刊
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3年肺功能及呼吸生理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13-03—02—064)定于2013年6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举办。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学习班结束授予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本学习班届时将有国内外该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亲临授课讲学,讲授国内外该领域最新应用进展,内容丰富独特。讲课内容包括:心肺运动试验(CPET)、死腔测定、脉冲振荡肺功能技术(
期刊
为了安全有效地进行基因治疗,需要把转染的基因限制在特定组织中表达。应用miRNA调节病毒基因表达是一个新方法。在miRNA介导的转基因表达系统中,可以将与miRNA互补的靶序列串联插入病毒基因3’非编码区域,导致在miRNA高表达细胞中抑制病毒的表达。我们总结了miRNA介导的病毒减毒株的应用。
目的 通过研究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水平的影响,探讨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新机制.方法 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和噻托溴铵干预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大鼠肺、支气管的病理改变,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及平均肺泡
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多以肺部孤立性团块阴影为特征,而以弥漫性结节状或粟粒形影改变者少见,故较易误诊,且青年肺癌近年来报道误诊率较高.现将病理确诊的1例以双肺弥漫性病变为特征的青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