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介导的基因工程病毒减毒株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安全有效地进行基因治疗,需要把转染的基因限制在特定组织中表达。应用miRNA调节病毒基因表达是一个新方法。在miRNA介导的转基因表达系统中,可以将与miRNA互补的靶序列串联插入病毒基因3’非编码区域,导致在miRNA高表达细胞中抑制病毒的表达。我们总结了miRNA介导的病毒减毒株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化疗中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接受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75例,其中支气管动脉介入42例,静脉化疗33例;介入治疗患者中行支气管动脉化疗加栓塞29例,支气管动脉化疗13例.分析2种治疗方法与肺癌类型之间及不同介入治疗方法之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央型、多血供型、非小细胞型肺癌疗效明显
1病例摘要男,45岁,体质量60 kg,因"胸痛伴痰中带血3个月"于2010年2月19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以左侧为剧,呈针刺样,伴咳嗽,以晨起为重,呈阵发性.偶有白痰,并痰中带血,咳血量较少.无明显胸闷以及呼吸困难,伴低热以及食欲下降,无明显盗汗.在外院行胸部CT检查(图1)显示双肺多发斑片影,以左肺为主,伴有左侧胸腔积液,按照"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余,效果差.进一步行
期刊
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火灾后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同细胞应激反应关系密切。其中热应激最早发生,产生各种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可诱导各种酶类及氧自由基的产生及释放;缺氧性应激可产生缺氧诱导因子。这些应激蛋白的产生可以提高细胞抗应激能力,维持细胞的稳态以利细胞在应激条件下生存,但若应激过强过久则诱导损伤细胞的凋亡来保护机体。本文就近年来烟雾吸
期刊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以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为主.随着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接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效果佳.进行这类药物治疗前的筛选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目前以组织标本基因检测为金标准.但是进展期患者的病理诊断很多时候是根据细胞学标本,部分细胞学标本是惟一的标本来源.近年来肺癌细胞学标本行EGFR检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主要细胞学标本类型包括外周血、
目的 通过分析氯氰菊酯吸人中毒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经验,比较其与口服中毒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群体性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粉吸人中毒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除神经毒性及消化道损害之外,氯氰菊酯吸人中毒患者中,咽干(61.5%)、咳嗽咳痰(61.5%)、呼吸困难(30.8%)、气短(23.1%)等呼吸道症状明显。结论氯氰菊酯吸人中毒可以造成明显的呼吸
期刊
随着肺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针对肺癌的药物研究也进入基因分子生物学时代.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即针对不同个体及致病基因,采用相应的分子靶向或化疗药物才能获得更大收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基因和化疗的分子预测标志物以及相应药物的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合文献资料,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结论 手术是治疗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首选方法。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9例确诊PAP患者在全麻下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同时测定术前及术后1个月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试验、Borg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经全肺灌洗治疗后,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FVC、FEV1、DLCO、MVV)、血气(PaO2、SaO2%)、6分钟步行
目的 介绍1例以肺间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结果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问质病变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易被误诊,肺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提高认识并早期肺活检是降低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率的必由之路。
期刊
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3年肺功能及呼吸生理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13-03—02—064)定于2013年6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举办。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学习班结束授予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本学习班届时将有国内外该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亲临授课讲学,讲授国内外该领域最新应用进展,内容丰富独特。讲课内容包括:心肺运动试验(CPET)、死腔测定、脉冲振荡肺功能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