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醋酸乙烯为忆剂,在交联剂和引发存在下,合成了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共聚物,经胺解制得了多孔聚丙烯配角安共聚物-APM载体。用SEM、IR、DSC元素分析仪和孔度率仪对APM载体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胺试剂和胺时间对APM载体孔结构和氮含量的影响。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可以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故障限流器,它是由一个以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缩写为PWM)原理控制的电感模块和一个补偿电容并联后,再与一个限流电感串联而
利用氯离子通道细胞荧光测定模型对386种中药单体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20(S)-原人参二醇对依赖于cAMP的CFTR氯离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20(S)-原人参二醇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野生
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在载体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运用循环伏安法对MP-11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对氧(O2)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行为进行
建立了摆动活齿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该扭振系统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应用矩阵迭代摄动法,对摆动活齿传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谱进行了求解,并给出了特征值谱曲线.
在实际应用中,换流器的触发角α和熄弧角γ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偏离规定值,从而引起换流器交直流侧特征谐波幅值增大,危害电力系统装置和增大功率损耗.通过对换流器交直流侧电流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包含活化/去活化可逆过程的表面引发聚合反应模型,用以研究高引发密度表面引发聚合反应过程中不同聚合速率和不同转化几率(活化/去活化)对
对基于win95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建立了系统的二维CAD平台,论述了前置处理和后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地质数据多变量统计分析,算例表明,方法有效且具有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数字解稳定易于编程等显著特点,是地质数据分析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量化的分子结构参数和实验结果为依据,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目标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准确性较高的2个键合常数预测模型和
将酚类磺化物与醛类进行共缩聚反应,所制得的共聚物具有羟基、磺酸基等亲水基团,并在反应时间过程中引入粘度调节剂,使所得共聚物性能稳定,制得了掺量范围为0.30%~0.60%、与多种水泥适应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