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它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我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建设合作小组,运用导学案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高效方法;高效模式
G633.6
当前,课堂高效性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本人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少与多:
数学教学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少;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难点的渗透少;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练的时间少;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的学生少,;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少。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 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多与少:
学生学习数学被动的多;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就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构建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改变教学的观念。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实际编好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2.时间上的安排。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3.方法上的运用。(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能自由的善始善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真实的感受。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在讲完课后,学生进行当堂测试,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达标测评题,进行练笔,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进行典型讲解,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的来说,我们首先应找准问题的症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实施“有效”教学。
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尝试
前面提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本学期我们在试用金太阳的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分為三个模块: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达标测评,按时间划分为大约15+25+5分钟模式。自主学习(15分钟):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合作单位,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组长是学习的带头人,也是“教师的助理”。上课前,教师据“导学案”由组长带领组员“预学”,“导学案”是由金太阳集团编写,再由我自己钻研教材进行整合使用。它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 ;二是预习导学;三是合作展示;四是当堂测评。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遇到障碍时,组员之间展开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退居幕后,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对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留作“记号”,等待全班交流时解决。 展示交流阶段(25分钟):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这个过程体现出生生、师生、组组对对、人人互动合作。各小组以集体成果的形式在全班展示(可以大声说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各组间穿插巩固,形成交流、质疑、对抗。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问题, 一般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反馈测评(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该环节是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尤其突出向“弱势群体”倾斜,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如果课上时间很紧,则可把“问题”留给小组长,课后让小组长帮助解决,他们把这个步骤叫做“捻针尖”。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帮助别人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而对于有疑的学生就是能力的升华。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师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高效方法;高效模式
G633.6
当前,课堂高效性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本人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少与多:
数学教学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少;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难点的渗透少;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练的时间少;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的学生少,;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少。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 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多与少:
学生学习数学被动的多;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就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构建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改变教学的观念。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实际编好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2.时间上的安排。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3.方法上的运用。(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能自由的善始善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真实的感受。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在讲完课后,学生进行当堂测试,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达标测评题,进行练笔,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进行典型讲解,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的来说,我们首先应找准问题的症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实施“有效”教学。
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尝试
前面提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本学期我们在试用金太阳的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分為三个模块: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达标测评,按时间划分为大约15+25+5分钟模式。自主学习(15分钟):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合作单位,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组长是学习的带头人,也是“教师的助理”。上课前,教师据“导学案”由组长带领组员“预学”,“导学案”是由金太阳集团编写,再由我自己钻研教材进行整合使用。它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 ;二是预习导学;三是合作展示;四是当堂测评。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遇到障碍时,组员之间展开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退居幕后,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对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留作“记号”,等待全班交流时解决。 展示交流阶段(25分钟):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这个过程体现出生生、师生、组组对对、人人互动合作。各小组以集体成果的形式在全班展示(可以大声说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各组间穿插巩固,形成交流、质疑、对抗。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问题, 一般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反馈测评(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该环节是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尤其突出向“弱势群体”倾斜,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如果课上时间很紧,则可把“问题”留给小组长,课后让小组长帮助解决,他们把这个步骤叫做“捻针尖”。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帮助别人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而对于有疑的学生就是能力的升华。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师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