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 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考查情况分析与启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物理试卷各小题考点分布统计和对比,分析2015年物理试题的考查目标、难度变化、特点,从而探讨2016年高考命题可能趋向。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考 物理 趋向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60
  自2010年开始,新课标卷Ⅰ理科综合就在全国一些省份使用,使用这一套理科综合试卷已经有6年的时间。文章结合近三年的试卷,探讨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的命题特点和变化,对我们备战2016年高考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数据统计分析
  (一)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选择题考点统计
  (二)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实验题考点统计
  (三)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计算题考点统计
  (四)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选修模块考点统计
  (五)2011—2015年各模块所占总分百分比分布统计
  从表格可以看出近三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命题的特点:1.题型稳定,考查重点突出;2.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考查,试题紧扣物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3.重视对物理模型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4.物理实验的考查,推陈出新,重视考查对基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5.考查内容和试题设计紧贴社会生活实际。
  三年来,物理试题对接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考纲对知识综合性的考查;重视物理图像问题的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炼整合能力;注重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试题设计,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试题的情境设置上。2015年的物理试题大部分试题中的情境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情境,但是在设问上都有所创新。例如,第21题试题情境很经典(“嫦娥三号”探月),但设问角度很新颖,分析“探测器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和着陆瞬间的速度”。
  2.在实验题的考查上。实验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实验设计、探究和迁移能力,对原实验给予改造、改进和创新。例如,第22题背景是考生很熟悉的测速度的实验,但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的组合,是对传统测速装置及原理的创新。通过牛顿运动定律计算玩具小车的速度,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同时,体现物理与模型的完美组合。
  (二)试题突出体现了“考查能力和建模”的宗旨
  2015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不仅很好地体现了考纲中明确指出的五种能力,而且还考查了获取并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建立模型的能力。如,第18题“乒乓球发射机”发射乒乓球的工作过程的考查,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构建“抛体运动”的模型;第22题测玩具小车速度的实验,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建立“圆周运动”的模型。
  (三)试题不追求对所有知识独立考查的全覆盖,但是主干知识都有体现
  必答试题中没有单独涉及共点力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考点的试题,但是将对这些知识点和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渗入到其他题目的分析与解答之中。将“共点力平衡”知识点渗透在第24题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穿插在第20题和第25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融合在第21题天体运动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渗透在第16题变压器的考查中。
  三、2015年和前几年新课程试卷物理试题对比
  (一)试题的思维量和运算量有所降低
  2015年的物理试题和前几年相比,运算量有所降低,特别是计算题的数学运算量是大大降低了,留给考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
  选择题中涉及纯粹定量计算的题目只有4道;计算题的第24题继续保持了2014年“简单”的风格,2015年考查“同一直线上平衡问题”分析。
  (二)题型和知识点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略有变化
  2015年的物理试题题型和以往相比,大部分相同,个别题略有变化。2015年第24题考查涉及“安倍力”的平衡问题,第25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让部分考生不适应;但试题难度降低。以往几年高考中对“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问题的考查比较多,如2013年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2014年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四。但2015年的试题只占总分的百分之十。
  (三)选做题,不同模块难度系数不均衡,选修3-4难度系数有所增加
  选修3-3,近三年都是围绕分子动理论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命题,难度系数保持稳定。选修3-4的2015年试题难度有所增加,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差的考生无从下手,难度较大。选修3-5,近三年都是围绕“光电效应、原子物理、动量”展开,难度适中。
  四、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命题分析和备考复习建议
  (一)应该会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的命题方向
  为了体现高考改革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推动作用,试题将会进一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以科学前沿为背景,关注科学发展现状,渗透考查基本的科学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
  (二)应该会保持“能力立意”的宗旨
  高考物理试题将会继续保持能力立意的宗旨,除了考查考纲中明确指出的五种能力外,还要进一步考查建模能力和获取并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实验创新能力。虽然高考试题比较新颖,但是考查的知识点是有限的,只是通过改变模型、换个研究方法来考查学生而已。
  (三)难度上应该基本保持稳定
  现有的高考试题,足以体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已有很好的区分度和信度,所以难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试题仍会以中档题为主,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为主,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重视物理情景的设置,突出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对于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的建议
  1.抓住物理科主干知识,构建必修板块知识网络结构
  全面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了解概念和规律提出和建立的背景、前因后果,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及各种表达形式,理解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不能乱套公式;提升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
  2.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处理好模块的选择
  关于选考,不能把宝押在某一个模块上。如学生选修3—4模块,但是2015年高考中这一模块的试题难度较大。如果学生学习了两个选修模块,那么他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完全可以在两者间做出选择,拿到更合理的分数。
  3.处理好“讲与练、考与练、考与讲”的关系
  4.特别的学生采取特别的措施,可以在复习时,由学生自己提出复习需求的“订单”,教师根据“订单”进行备课和讲课,针对为学生的“订单”,为学生的复习需求服务。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三学生必須提高考试能力,其中解题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中考总复习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夯实基础、图例框架、强化审题、追求个性合理答案等方法。  [关键词]初三 思想品德 解题能力 策略  当前,我们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学校也面临着上级部门的考核压力,这一切都与考试分数息息相关。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个思想品德教师在应试背景下必须深入研究的课
[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助于阅读文章的疏通和讲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 阅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53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所有的信息好像都是触手可得的。因此语言的学习也成了我们获取新知的必经之路。作为英语教师更
[摘 要]等价转化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数学教师应关注等价转化思想,并有意识地将其渗透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等价转化思想 应用[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59曾有数学家说过:“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数学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等价转化的过程.所谓等价转化思想,就是通过不断
制约新疆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因此需要加快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发掘影响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因素提出适合新疆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有助于实现人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如何构建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新疆经济政策的历史回顾,对其实施绩效进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一道中考题的典型错解归类及错解根源分析,研究如何改变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和改善教学效果,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关键词]典型错解 根源分析 改变 提高和建议.[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62广东省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第23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等内容.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
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着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收益权问题得不到保障,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非常普遍。本文从企业中农民工的工资比
[摘 要]学生由小学升初中伊始,因为环境和角色的转换,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教师要抓住教育机会,好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小学的衔接这一环节很重要,中小学衔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的高低。  [关键词]衔接教育 班主任工作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125  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小学生能否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