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课堂”:IPAD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之新尝试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辅助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如多媒体教室、网络电视、电子白板软件等已被广泛运用到日常教学,它们在开拓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传统的课堂关系。在品德教学中,引入平板电脑(IPAD),借助强大的互联网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开发的即时性,而且IPAD特有的交互性给予学生自主操作、表达观点、展示作品的机会,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点对点”的传授方式,让品德课堂更加开放,实现了课堂中师生、生生“点对面”“面对面”“面对点”的交流。下面就以《我是独生女子》(苏教版·中图版五年级上册)为例,谈谈IPAD融入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施体会。
  一、资源呈现“零距离”
  《我是独生女子》一课教学目标:一是知道人口无限制增长给地球、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二是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能够发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变化,明白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公民意识。在处理第一个教学目标时,笔者一改既往直接“告知”和“牵着学生逐步学习”的方式,而是利用IPAD向每一个学生集中呈现以下教学资源:
  资源1:时事新闻——美国对中国人权的批评报道
  资源2:学生生活经验:家庭人口变化调查
  资源3:教材资源——中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中的占有量情况
  与此同时,针对每个教学资源,学生还可以借助IPAD打开相关的网页,自行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搜索资源,如,何为人权、美国历年来批评我国人权状况的报道、我国各种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名等,目的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知识,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在材料阅读完毕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需要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记录在IPAD上,并与全班同学分享,从而使问题随时得到解决。
  二、自主参与“超时空”
  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如何让学生辩证看待一个政策的利与弊,这既是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公民意识的一个关键点。通过IPAD可以实现学生的自由分组,结成“盟友”,并且利用IPAD,随时随地进行资源的搜索,快速获取大量的资源信息。在自我学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组内成员交流、信息整理,形成本组的观点。
  师:美国多年以来,一直指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尊重人权,但我国政府一直坚定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究竟给我们国人带来的是利还是弊?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指,在平板电脑的选择项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学生选出自己的观点。
  师:IPAD已经根据大家的选择现场分出辩论甲方乙方。请大家根据红蓝方找到自己的队伍。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自动分组。
  师:你们已经找到自己的队伍了,下面就选出自己的组长,通过网络资源,查找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图片、文字、数据等相关资料吧!
  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讨论、整理小组观点。
  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多样的,但是“要我去解决”,还是“我要去解决”,参与主体的不同,导致问题解决的效果大不同。IPAD的引入,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通过拇指的触摸和点击,自行寻找与问题解决相关的视频、数据、照片、评论文章、时事新闻等资源。这不仅丰富了问题解决的素材,而且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生不受时空的限制,完全可以根据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寻找与之相关的不同材料,从而摈弃了以往课堂资源都是老师开发、包办代替的现象,真正走出“教师单向传授、学生单边接受”的小天地,实现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自主开发,做课堂的主人,甚至因自身丰富的学识和见解“亦可以为师焉”,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大家一起学”的目的。
  在此环节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利用IPAD进行资源的搜索可以快速获取资源,但是繁杂资源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对问题的判断。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收集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指导:提示活动的时间、搜索的主题,明确搜索信息的基本要求与技巧,等等。还要参与到不同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适时的指导者,间或的点拨者。
  三、问题引领促成效
  教学资源的开发不是目的,只有资源被利用,问题得以解决,认识得以深化才是教学之根本追求。就本课教学而言,紧紧围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收集的资源,不断提取信息,推进学生对政策实施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师:大家认为,计划生育这一政策,究竟给我们国人带来的是利还是弊?
  甲方1:(IPAD出示课前调查表一:家庭人口调查)大家请看,根据本调查,从家庭的角度反映出人口的成倍增长;
  甲方2:(IPAD出示课前调查表二:中国和世界人口调查表)根据调查,中国人口逐年增多,计划生育实施之后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的增长现象。世界人口增长迅速,而地球最多能承载150亿人。
  甲方3:大家请看中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中的排名调查表。
  甲方4:从这几份调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资源总量占世界领先位置。但中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后列。我们通过自己的调查表达了我方的观点,也充分证明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是有必要的。
  乙方1:(展示图片)在执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标语,“宁可血流成河,也不多生一个”。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缺乏对人性的尊重。
  乙方2:(直击新闻)大家请看这两则新闻:怀孕7月孕妇被强制引产、失独家庭的逐年增长,这都是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社会现象,造成了社会悲剧。
  乙方3:以上的现象,还有很多。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弊大于利!
  师:大家说的好像都有道理,下面先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出示计划生育政策资料,播放视频:国家主席习近平谈人权问题)通过政策的变化和视频中领导人的讲述,你有什么发现?
  生: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计划生育政策也是做出贡献的。
  师(小结):任何一种政策,任何一种法律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这么多年以来,为我国、为全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现实执行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政府也关注到其两面性,所以,计划生育政策这几十年以来一直都在不断改进。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围绕问题,学生利用IPAD平板电脑自行搜集解决问题的材料,自主分析,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整个过程培养的是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资料收集、处理、分析能力。最为关键的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态度去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一种基本参与技能。
  当然,IPAD的使用对学生的操作、判断、总结等各方面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另外,由于学生所查找信息的不可预知性,也给教师的课堂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倡导:“在一定的条件下,要取得最大可能的教育成果,而师生又花最少必须的时间。”平板电脑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期望。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IPAD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更广阔多元的空间,在促进各种资源有效整合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升了深层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诗歌是无谱的音乐,它音韵和谐,语言优美,简洁凝练,琅琅上口;诗歌意境深远,情感浓烈,韵味无穷。把诗歌引入教学,让无谱的音乐响彻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践行。    一、借用诗歌,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独特的韵味,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
有一个题为《买件红衣服穿》的故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出生于贫困家庭,一天放学回家,在一个工地上看到一个穿着华丽,老板模样的人正指挥工人干活。好奇的小卡内基向老板打听房子的用途,并请教自己长大后怎样才能像老板一样富有。老板告诉他,一是要勤奋工作,二是要买件红衣服穿!聪明的小卡内基对第二条建议百思不得其解。老板顺手指了指前面的工人道:“你看他们都是我的手下,但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乡数增城。新塘镇永新中学就坐落于荔枝之乡——美丽的增城市永和河畔,学校既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可说是一所年轻美丽的现代农村学校。面对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学校秉持“以美育人,寓美立德”的德育理念,提出“以美的教育塑造现代文化人”,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将永新学子培养成为求真、向善、求美的新农村人。  一、顺应孩子天性,美育无痕  美的教育离不开美的校园。校园环境是校园文
【摘要】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的背景下,突出了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每个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其进行教育探索和优化的过程。现代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更高的职业要求,具备反思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基本素质。从小学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其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能力还不够扎实,很难将英语作为一项工具进行表达和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不断反思,探索优化教育现状的方法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的繁华地段中山路,有一座红砖白墙的学校,她就是厦门实验小学。2009年1月,她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这是该校的至高荣誉。  这样的一所学校,她的当家人究竟是怎样的呢?眼前的尤颖超校长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从1998年2月起担任厦门实验小学校长至今,在这所学校掌舵13年。在他的经营下,这所有着厚重传统的名校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在高平台上实现了新跨越。交流中,可以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讨论——这种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采用。但如何发挥课堂讨论应有的作用,实现课堂的有效讨论,就必须分析现状,寻求对策。惟其如此,课堂讨论才能从被动的形式应付升华为主动的价值趋同,学生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得到激发、提升和滋养,使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合理分组分工是开展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目前,多数学校班级都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适
在连续两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后,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关注到学生“幸福”这个主题,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且形成固定模式的“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都集中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或伦理道德教育上,今年大谈特谈“幸福”,虽然仍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但已经不是以往那种爱国爱校爱师的“宏大叙事”,而是触动人生真谛与心灵深处的“日常生活”。所以,今天上午特地通过网络收看了“2
余玲芝:德育对话——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余玲芝在《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精神的社会,学校德育对话是对话精神在学校德育领域的回应,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德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德育模式。德育对话通过对话来解决,即建立在对话双方平等基础上的交谈,基于合作达成共识并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德育对话作为一种理念
幸福无法用语言完美诠释,但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拥有孩子们真诚的爱,无疑便拥有了心灵的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对于教师来说,能否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都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首先,我认为,选择了教师
魏慈瑛:不提倡在危情下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关于维护园安全的问题,浙江省少先队总辅导员魏慈瑛的建议是,除了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家长和老师还要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教育,进行自护知识学习和自护技能训练。此外,也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重要的是,未成年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魏慈瑛指出,自我保护的第一步:在学校里碰上歹徒,要先护住自己的要害,如果背着书包,就赶紧用书包挡住头和胸;第二步:瞅准机会,赶紧逃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