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纳普问题”·卡西尔思路·现代哲学的可能进路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哲学经历了“语言转向”,并且由于对语言的不同理解而导致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卡尔纳普作为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把语言理解为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的记号和工具,并因而将科学语言视为思想获得知识的唯一合法工具,并以这种理解出发对哲学造成了诘难,使哲学只能以“科学的副产品”而存在;而卡西尔则以其对语言的符号理解揭示了语言的文明内涵,赋予了各种符号形式以同等的客观性和合法性,为现代哲学走出“卡尔纳普问题”的理论困境,超越英美科学哲学和欧陆人文哲学的对立,开拓出一种新的可能进路。
其他文献
社会科学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保持它研究对象的完整性:“人性”。人性正在受两个相对的发展方向的趋使。通过两种趋向各自依赖的两种元素,将它们归结为碳和硅。它们是以下两个会给新的世纪带来巨大变化的工程的基础:动物权利运动和人工智能计划。社会科学需要在这两个运动的背景下仔细定义它们自身。
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努尔哈赤认为沈阳乃“形胜之地”,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交通四通八达,便于军事行动;由于流经沈阳的浑河与老家苏子河流域有河流相通,可以方便地从家乡将木材源源不断地运来,修筑宫室,并作为生火之用。故努尔哈赤迁都沈阳非一时心血来潮,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后金定都沈阳,对沈阳的政治、经济、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实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20世纪前十年,由于受实业救国思潮、清末“新政”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实业获得快速发展;但辛亥革命后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实业发展暂时陷入低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民族资本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战后我国的民族工业一度陷入困境,但并不是没有机会获得发展。20世纪初中国实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一直呈向上发展势头的。对这一时期的实业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分析其成因,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经济变迁状况以及这些变迁在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依据,进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
文学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指涉的是异质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交往总会构成一种双向交流、双向互动的态势。在20世纪,当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积极作用力的时候,中国文学也对前者产生了一种相应的反弹。就此看来,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这一话题,不仅涉及到中国文学在何种现实语境上接受了哪些影响和以何种结构层面怎样接受这些影响的实证研究,而且也应涉及到中国文学在与外国文学的频繁的遭遇中获得的新的想象和创造,它对外国文学的反馈和回赠,以及它怎样在与外国文学的深入交流的背景中就共同的文化、文学命题与后者进行的一致性的迫
崇祯五、六年间,六皖文士在安庆创立中江社。中江社与复社同时并起,又缘阮大铖参与其事,遂引起现代学者浓厚的兴趣。朱使《明季桐城中江社考》认为中江社为阮大铖与东林党、复社暗争的政治之具,郭绍虞等人接受其说,今人或谓中江社更倾向于文学创作,其说皆不免有误。中江社只是明末的一个普通文社,既非海门大社的延续,亦非政治性结社,其旨在会文,以备科举之需,兼为诗酒之会。阮大钺在中江社创立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参与社盟,大抵是尚标榜,好名利,以风雅自许。论者不当斥中江社为与复社为敌的小人集团,亦不必视其为文学社团,从而
宋哲宗元祐八年之间,旧党中一部分士大夫从国家命运出发,为避免党争的日趋恶化而进行了数次调停。它作为旧党调和新旧两党关系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激化了新旧两党之争以及旧党内部的分化,致使旧党的努力宣告失败,并促成了北宋士大夫集团的彻底分裂。
从普罗小说开始,到1936年左联解散,作为30年代小说主潮的左翼小说,其叙事模式有着独特之处。其发展流变中不同阶段存在着有代表性的几个叙事模式——“革命加恋爱”、“速写式”小说及社会剖析小说,从叙事学角度探寻其社会文化意蕴,有益于重新认识左翼小说的价值之所在。
刑法担负着社会保护和人权保护的双重使命,刑罚的适用必须在被告人所犯罪行和应处刑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也就是建立罪刑之间的价值均衡。正确地解释法律、领会立法精神是建立这种价值均衡的前提。法官对刑事个案的法律解释关系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确定,最终影响定罪与量刑,实际上关系到罪刑之间的价值均衡。
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由于东北现代散文发展的滞后性而呈落后状态,但所遗留下的成果依然值得珍视。在散文批评文本中,已然显露出某种程度的宏观性、综合性特征,内涵着性别意识、群体意识的方法论意义。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在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遗漏,主要者包括对具有汉奸意识之散文的批判与清理的缺失,关内散文对东北现代散文的影响研究的缺失,以及对关内东北题材散文研究的缺失,这些应是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使整体的东北现代散文研究获得充分的文学史、社会史意义。
筒本《缁衣》与今本《札记·缁衣》“言行而从之”章可以对读。简本的“复”字与今本的“允”字相当,但意义有差异,不应当合而为一。“言从而行之”章引有《小雅·车攻》末章的末二句,可以之作为权威论证。深入分析《车攻》诗的时代与主旨,对于认识《礼记·缁衣》此章有重要参考意义。从文本传授的角度看,今本《诗经。小雅-车攻》与简本《缁衣》引《诗》的差别,应当是先后文本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