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词块理论,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词块理论;阐述词块对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学情,提出了词块训练的循序渐进的模式:积累词块—分类词块—内化词块—运用词块。同时结合具体的写作实例,介绍各项举措,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词块;初中英语;写作训练模式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英语写作技能五级要求,然而,写作一直是初中学生的短板,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值得深思。
  二、听写引发的思考
  笔者所带的班级每天都有英语听写任务。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词形、词义相近单词的记忆不准确,导致词块记忆的偏差。如fall asleep/ feel sleepy。
  2.词块记忆生硬,不能灵活运用。 词块,如同一座桥梁,既可以促进学生词汇的掌握,也可以提高英语写作质量。因此,本文采取培养词块意识,训练词块运用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三、词块的定义
  词块是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被频繁使用的的语言单位。
  词块形式相对稳定。它的构成受语法结构、语义搭配和语境等的限制。在输出时,可以从大脑的记忆库中整体提取,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四、词块的类型
  词块包括以下两类:
  1.短语结构类。(1)固定型:由两个及以上的单词组成的词块,形式唯一,没有变化。 (2)半固定型:允许部分词汇和词类有变化。
  2.语篇结构类。(1)习惯用语:具有固定的语用功能,通常是社交语等固定的句子开头,也可以是谚语、格言等完整的句子。 (2)句子、语篇框架: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结构,也能组织全文。
  五、词块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在论述词块对写作的作用之前,先给大家展示同一位同学的两篇寫作的片段(my best friend):
  A.词块训练前:
  Nora is my best friend.She is kind. she can take care others.
  Nora likes English, she doesn’t like Maths, but she still learn Maths. 这个片段中虽然包含了关键信息,但词块的输出过少,文章过于“骨感”
  B.词块训练后:
  Nora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she is a kind girl .she can take good care of others.when you don’t feel well,she won’t leave you until you get better.
  训练之后的写作,词块意识增强,运用得体,文章结构严谨。
  因此,词块运用对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词块如同数学公式,词块的组合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快,语言产出的速度提高,表达更流畅。
  2.增加写作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词块在语法结构、语义搭配的限制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即用即取,减少了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例如,A篇写作中,作者写作时顾此失彼,错误百出。而B篇表达更加得体,同时,作者有余力关注到时态、词形变化,文章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3.关注写作的整体性。足够的词块意识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如B篇,表达善良:take good care of/ not...until...。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六、词块学习的方法
  笔者通过实践得出以下具体措施。
  1.积累词块。(1)课内词块积累。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其中包含了大量词块,这是词块学习的首要输入资源。(2)课外词块积累。如补充习题中的阅读理解、《英语广场》、互联网等。
  2.分类词块。重现和分类词块能给学生带来写作上的便利。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提取记忆库中的相关词块,比如根据in oneself,学生提取出了by oneself/ enjoy oneself等词块,经过分类整理的词块,更加有序,便于提取。
  3.内化词块。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词块,都是具体情境、故事的串联,笔者通过让学生缩写、背诵等方式,将词块集中记忆。缩写之后的范文降低了输入的难度,帮助学生快速的完成内化。
  4.运用词块。在经过一些词块运用的实验之后,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式。(1)选词填空。主要针对易混淆的词块。(2)改写句子。 (3)翻译句子。此类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成句的书写能力。(4)非限定性写作。只给出一个话题或一个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写作。笔者引导学生拿到话题先构思,鼓励他们在大脑的词库中搜索词块,罗列词块并正确运用。
  七、结束语
  由此可见,夯实词块基础,不仅有利于词汇的巩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自爱.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贾秋仙.词块与英语写作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本文在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实施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以思政教学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中的点实施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我们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未来更深入实施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晓娟,周梅,兰州工业学院外国语学
【摘要】伴随着政府与民众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使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个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核心素养下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
【Abstract】Song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lcohol or wine industry, and in the normalization of its prod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Linguistics to the analy
【摘要】“听说领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探究。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听说教学的因素及当前中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口语;策略  引言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但从学生的实际反馈来看,英语听力口语水平普遍偏低,
一、导入任务,出示目标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Can you name them?Which festival is your favorite?Do you want more foreigners to learn about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s?Now you have a chance to introdu
【摘要】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提高其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思维导图的含义和重要教育价值,并研究了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品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何飞燕,阳江市江城第一小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积极响应新课改政策号召,优化教
はじめに  北野武は中国でも有名な日本人の映画監督である。彼の映画作品が人間性を深く表現することが故、中国の20、30代に人気が高い。「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菊次郎の夏」「HANA-BI」、この三つの映画のポスター①を一つのページで見てから気づいたことだ、ストーリーがそれぞれであるが、ポスターの色のトーンが同じくブルー系にされた?。これはただの偶然か、或は色彩を意識してわざとしたか、その効果
【摘要】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注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移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可度。同时,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交际能力和团队写作能力方面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综合能力  随着
【摘要】英语作为初中阶段一门主要的学科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但是也是一门拉分现象比较严重的学科,学得好、语感强的学生能在90分以上,学习差的学生成绩甚至是个位数,所以初中英语教学成了教师最头疼的事情。英语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习,而利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从合作的含义、应用等不同的角度探究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
【Abstract】Interaction has always been a core in English clas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self and the other,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eacher the self,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