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素材的搜集和整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语文考场上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无真情可抒发,最后东拼西凑完成考场作文,得到的分数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不足,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根据所给材料写出规定字数且优秀的作文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文着力探究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质量。
  【关键词】作文 素材 搜集 整理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95-02
  在考场作文写作过程上,学生往往会出现无话可说继而无从下笔的情况,因而为了完成考场作文写作任务,他们东拼西凑,写够作文要求的字数即可?为什么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写作,至今仍无法做到“下笔如有神”呢?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作文基本写作结构的前提下,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不足。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根据所给材料写出一定字数的作文来,这要求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法,迅速且准确地寻找出适合的素材,再将所选素材斟酌字句整合在文章中。可见,掌握一定量的素材在考场写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人认为素材的搜集、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为辅,学生为主,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
  一、教师的点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同样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作为那个支点,让学生在写作中的思维充分地运转起来。因而,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本人认为素材的搜集、整理工作教师可以从这两点进行指导点拨。
  1、指导学生回归文本,挖掘课文中的素材
  语文教材是集教育线上的专家及文化领域里的学者之心血汇编而成,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都是谈古论今的优秀范文,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那些斑斓世界的同时,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将那些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比如,本人在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会帮学生总结如下:“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勇敢地选择了宫刑而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使命。在遇到与理想或是信念有关的材料作文时,可以用司马迁作为素材进行拓展写作”。又如,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会帮学生总结如下:“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在遇到与毅力有关的材料作文时,可以用史铁生作为素材进行拓展写作”。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在给学生带去精神盛宴的同时,还能带领学生做好素材的搜集、整理工作,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利用QQ群定期传送符合写作素材的时事新闻,以此养成学生的思考习惯
  本人所带的班级有一个QQ群,以作周末学习交流之用。基于学生周一至周五都是属于在校学习状态,少有时间关注时事新闻,本人会将这一周内发生的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新闻,以文件的形式在周六中午发送到班级QQ群,学生可以下载阅读,并进行思考。如最近美国一位母亲因女儿婚礼无法办成,她用她的善意邀请了流浪汉们在酒席上饱食;又如近些年的台湾老兵高秉涵坚持送已逝老兵骨灰回大陆的新闻等等。高考写作,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阅卷老师也希望能通过作文发现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想法有责任感的学生。本人选择的时事新闻正是符合这一点要求。让“一心至少读圣贤书”的学生走进社会,感受课本外的世界,并且养成自己的思辨能力。德国哲学家康德每天三点半出门走的那条路被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他的很多想法就是诞生在那条思考之路上的,可见,“思考”的重要性。这种思考的训练,最终会体现在作文写作中。
  二、学生的亲力亲为——搜集、整理素材,此事要躬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高考语文写作这场战役中,要想打得漂亮,就得事先准备。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写作这方面,它更是需要漫长的准备过程。本人认为,学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素材的搜集、整理工作。
  1、准备一个素材笔记本
  建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可以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例如“生活札记”,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书本等上面抄录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案例,并定期在班级中间做一个展示。可以选用早读或者午读时间,按座位号,每天一位同学上台,把自己平时是如何丰富素材笔记本的心得体会跟同学们交流,取长补短。这一项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素材的搜集、整理,也可以让学生把大量丰富的素材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而不是随意写在课本或纸条上。有一个素材笔记本,便于写作以前的翻阅,因而也避免了无话可说的窘境。
  2、 学会从课外阅读中扩充素材。
  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学校学生基础素质差且贪玩,不能自觉阅读课外书。我们可以在班里做一个图书角,老师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学生每人从家里带一本经典的课外读物。语文教师抽出时间做阅读课,坚持让同学们读课外书,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并且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语文写作积极性也会提高。本人就经常从家里带给学生一些已经阅读过的《读者》,虽然不是当月杂志的,但鲜活的文字是不会“过期”的。《读者》里选取的一些文章很适合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很适合作为学生素材的一个来源。
  3、有灵感的时候就要写下来
  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擅长总结,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有时候或许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写作时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如看到大红灯笼的时候就要想起春节的隆重气氛;看到金烂烂的麦浪时就要想到农民伯伯耕种时的繁忙景象……像宋代的欧阳修就曾经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一举多得。
  4、学生要多读多背
  我认为要把背诵范文或名家名作的过程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语文的学习同英语的学习一样,也有语感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读多背,而不能成为“哑巴语文”的学习者。当有了我们平时语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文章积累时,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了。学生在抑扬顿挫的阅读中,可以感受到汉语的无穷魅力。这种在脑海中的素材,随口便能背出来的素材,比写在纸张上的素材来得更为深刻。也许,在无形中,这些文字也能成为学生日后的一颗明灯。
  总结:在高考语文中,作文很关键。教师应该跟学生强调素材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搜集、整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无论是任教老师或是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在素材的搜集、整理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沈红旗著:《高中写作导航——素材 思路 情感 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叶开著,《对抗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能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指导意义重大,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 初中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64-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没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我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留置尿管的患者165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重视。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运用赏识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赏识教育还能够和其他的教育结合
【摘 要】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被一一应用,尤其是合作学习模式被应用于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创新、探究等能力。这类学习方式代表了当下我国高中教学的发展趋势,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据此,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并对其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化的持续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了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主题,提出了包括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加强相关投入强调远程教学等几个策略,旨在通过有益的探讨,为新课改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生活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
【摘 要】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发展型、创新型人才,是赋予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在极力推行学生主体地位、极力推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今天,老师到底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呢?该如何定位呢?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1
【摘 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各个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基本政策。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入职后主要培训方式之一,它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教师更新知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培训已经成为教育部门的重要事宜,继续教育政策对于教师改革刻来已经说不容缓。  【关键词】教师 继续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
【摘 要】 教学中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求取更佳教学效果,分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有的放矢的分层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并调动各种程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最优发展;分层设制;分层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
【摘 要】 目前,中学图书馆网站建设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大部分中学图书馆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站。图书馆网站作为图书馆形象展示和提供服务的窗口,应予以重视。坚持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注重网站建设特色,加强网站推广,让网站发挥持续效用,是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图书馆网站;网站建设;理念;技术应用;设计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6【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