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普通化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化学是高等院校面向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普通化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能够“听得懂,学得会”,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当前条件下普通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普通化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课前“实验引导”、课中“浅入深出”“精耕细作”、以及“重拾粉笔头”恢复课堂教学的灵韵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其他文献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课堂,将趣味有机分子及其合成过程引入有机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收集一些趣味有机分子及其合成路线,如:“纳米分子”、“分子汽车”等,旨在分析探讨教师如何把趣味有机分子合成应用到有机化学教学中.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和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目标,围绕着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模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通过设置一个主课程和三个子课程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相关的前沿技术、生产实例和思政元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针对传统教学的刻板和前疫情背景下完全在线教学的松散,以及民族院校学科专业群的现状.首先,建立基于OBE导向的专业群循环发展路径约束人才培养的合格性;其次,以分析化学课程为例制定预期学习产出、优化学习内容制作教学设计使其更适合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探索适合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提出重视过程性评价改革评价机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持续改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分析了“能源电化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和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于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源电化学”课程建设方案.以应用目标为导向、多学科跨专业、重视实践、全方位进行科研融入的课程内容设计和特色,有助于构造学生的三维理化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水平.
基于“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要求,针对材料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及英文教学等方面对于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兼具“科学”与“工程”特色,不断革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及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对于工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并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元素部分是无机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包含元素单质及其典型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这部分内容零散,历来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难点.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思政,多途径让学生高度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把线上教学数据加入学生成绩的评价.这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化学类课程充分发挥其在食品专业中的作用,为学生学习食品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食品专业化学类课程的改革措施及内容,同时对改革后的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为地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化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课程工业催化从课程目标、教学环节、“创新创业”三个方面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增加了课程项目设计、翻转课堂、课内实验以及“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课-践-创”的教学模式,课程的培养效果有效提高,促进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工程教育的目的.
以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以及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日益成为老师们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仪器分析》课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教学为例,基于任务驱动设计了从教师所知、所行,到学生以及同伴所知所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并进行了探索实践,以期达到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的目的.
在新时代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设计符合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体系对完成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材料学科CAD课程具有更新速度快、操作性强、调用基础理论多的特点,需要平衡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完成课程目标达成度.本文在梳理CAD课程主要特点后提出在充分调研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合理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