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一轮复习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轮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记忆、夯实,并加深理解、学会应用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要讲求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故事串知识点法;小道具大道理;以典型例题带知识点。本文对初中物理一轮复习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一轮复习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带了多届毕业班,每届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提高初中物理一轮复习的效率?一轮复习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整理、记忆、夯实并加深理解、学会应用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书本再读“厚”的过程。那么这个关键的一步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心并提高复习效率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记的工作之初,我总是按章节将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罗列在黑板上:采用问答式,并辅以课堂练习、课后巩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师而言是好操作的,也是能偷懒的一种方式;因为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讲已经滚瓜烂熟、不需课前做很多准备。可是学生却并不买账——中等以上的学生90%的知识点都记得,小部分知识点不记得或理解得不透彻他们也不在意,只是觉得老师讲的东西都懂了或太简单没啥好听的;上课时思想上比较放松,听课效率可想而知,课堂收益甚小。中等以下学生不是智困生就是学困生,他们在新课教学时就没听懂没弄明白,这部分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部分中等生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在听课,但只听一遍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虽然要求他们记好笔记,可是课后又有几个学生有时间主动自觉地去看笔记,把没记住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呢?这种复习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是浪费时间、效率极低的。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可每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其实不管哪种方法在教学时都不是万能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教材特点把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起来使用呢?我将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复习方法总结如下。
  一、讲故事串知识点——声、热的教学
  故事一:当清晨的一缕曙光爬上窗棂,桌上的闹钟发出悦耳的铃声(问闹钟为什么在动?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连桌子也受到感染跟着打起拍子来。(说明声音具有 )睡眼惺忪的晨露抓起这恼人的闹钟塞在了枕头底下,嘴里嘟囔着:“让我再睡一会。”(悦耳的铃声对于晨露为什么是恼人的?从环境保护角度人们将什么样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人们又是怎样定义噪声和乐音的?不是固体传声性能好吗,比如地震发生时被压在废墟下的人敲钢管呼救?古代露宿的士兵为什么要枕箭筒睡觉?那为什么闹钟放在枕头下听到的声音小呢?)正在这时妈妈熟悉又洪亮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晨露快起床吃早饭。(辨别出是妈妈的声音根据?声音的三要素?洪亮形容的是声音的哪个要素?妈妈的声音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晨露的耳朵?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哪个要素发生了改变?哪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没办法晨露只好三下五除二打理好自己,轻声哼着不着调的青藏高原(真是辜负了自己那副女高音的嗓子),蹦跳着下楼吃早饭。(轻声形容?女高音是指?)吃得太急,晨露突然腹痛,哇哇大叫起来,妈妈只好拿起电话叫家庭医生上门。没过多久,卧在窗前的小狗贝贝突然竖起了耳朵,好像听到了什么,不一会家庭医生到了。(小狗听到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的可听声频率范围?狗的听觉比人灵敏是不是因为狗既能听到可听声又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医生拿出了听诊器放在晨露的身上认真地听着,又用手在肚子上敲敲。(晨露想这就是老师讲的叩诊吧。)
  (听诊器让声音更集中传播从而增加声音的 ,还说明声音能传递 。医生叩诊是根据 来辨别声音的。)医生看了一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建议去医院走个B超。(B超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超声波还有那些应用?次声波呢?)坐着爸爸的汽车飞奔在高架上,突然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传了进来,很不对劲靠边停车一看,原来是消声管上破了个洞,幸好路边装了隔音板墙,否则,高架下的居民该告我们扰民了。晨露只好带起耳机安慰自己了。真是不平凡的一天啊!(消声管的作用?隔音板墙的作用?耳机的作用?)
  二、小道具大道理:矿泉水瓶的应用
  声学:吹、敲装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声源各是什么?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声音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瓶中加水研究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轻敲重敲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怎样?乐音与噪声有什么区别?
  热学:一瓶水装在瓶中和泼在地上哪个干得快?从而引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帮助学生理解坎儿井的原理。
  光学:在瓶中装水铅笔放水中分别从侧面、从上方观察现象,引出“折射”的知识点;铅笔放瓶外,变粗了说明盛水的瓶子相当于放大镜;改变铅笔和瓶子的距离引出凸透镜成像原理;引出野外游玩时矿泉水瓶不能乱扔的道理。设计合理的话一只矿泉水瓶可以贯穿光学始末。
  力学:对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瓶子、滚动的瓶子受力分析;抛出的瓶子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引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分别从斜面滚下和滑下时受到的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不同。
  压强:在瓶子一侧吹气研究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用瓶子水和海绵研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在瓶子侧壁同一高度,不同高度扎洞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瓶中加热水倒出后迅速旋紧盖子说明大气内部有压强的道理。
  浮力:将瓶子逐渐压入水中,感觉越来越困难,体现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改变水量可以研究浮沉条件和潜水艇的原理。
  还有:一块砖,一把剪刀,一枝铅笔,一只气球的应用,等等。
  三、利用身边触手可得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虽说复习课是复习、夯实旧的知识,不过我认为有些复习课不妨将一些实验穿插在其中:比如我在复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时,用指南针底座、电器包装盒里的泡沫塑料、毛皮和塑料袋来演示实验。一来让学生感觉新奇印象深刻、搞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来有些中考重点考查的实验再重现并非浪费时间,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又能让学生重温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四、用典型例题带知识点,再反过来用知识点解释例题
  复习时选择典型例题让学生先做引出知识点,再反过来让学生用知识点解释例题的解题思路。这样做的优点是反复加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同时还加强了学生有目的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去了解出题者的意图,让学生做到不盲目地做题,不陷入题海;是为了掌握知识,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而做题,是为了培养自身的物理素养而做题。这种方法对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章节都是适用的。例:在压强复习课压力的教学:将一块砖分别放在水平地面、斜面和压在竖直墙壁上,作出压力示意图,并回忆知识点:压力作用点、方向、压力大小。
  当然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节课走出教室都会感觉“不完美”、“还可以这样讲”“也许用这种方法会更好”,等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任务要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合适的是值得我们用一辈子时间去探讨的问题。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探索、一起成长。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分选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CD166+细胞,并验证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5例非小细胞癌组织标本以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组织中CD166+的表达
本文对注射用核介素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犬血浆、大鼠组织(包括心、脑、胃、肾、脾、肺、肝、脂肪、骨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些大城市中陆续开展城市地铁工程,对于地铁工程,始发掘进是盾构法的施工关键技术,不仅关系到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经济效益,而且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对于物理课程而言尤为如此。作者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知识,并从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各国经济和文化已经融为一体,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单单传授知识的教育任务已经成为过去,如何在课堂
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要依靠高效的管理手段外,还要尽可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提升施工质量和建设品质的同时注重质量管理效果的加强.现阶段土木
摘 要: 物理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过程,长期坚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快乐。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 思维活动 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又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怕学物理,甚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一、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新课程改革“亲密接触”了几个年头,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栽过不少跟头,也走了不少弯路,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教学操作不到位,影响了课改精神的落实。  (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科学探究模式。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老师一“探”百了,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探究,让学生去探究,费时费力,没什么
目的 分析同质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66例;分组: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
高脂血症是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造成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高血脂症患者越来越多。如果不注意预防并治疗高血脂症会其引发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