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作为一名教研员,在二年级的两个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上分别出了三个题目:
  1.如下图每排摆三辆小轿车,摆了三排(如图)
  
  ⑴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⑵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学生情况分析:
  ⑴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3×3=9(辆)
  这一问没有任何问题,学生都会解答。
  ⑵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这一问学生的答案不统一,答案如下:
  ①2×9=18(个)
  ②4×9=36(个)
  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第一种,令人费解。随即采访了一些学生,孩子的想法是那样的天真,在座的成年人无不哑然。
  生1: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可是我只看见图中有2个轮子。
  生2:我知道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可是我认为还是用2×9比较保险,不容易出错。
  生3:我知道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我只看见2个轮子,这是一辆坏汽车。
  家长说:“可叹,你爸爸制造半辈子汽车,他女儿愣是不会用汽车有4个轮子这一生活常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家长说:“我女儿采用了保险的策略,反而使答案不再保险。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我们太注重分数了,使孩子在权衡算法时,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以是否得到高分为准绳,这是在培养人才吗?这是一个7岁孩子应该考虑的功利吗?”
  教师说:“这样选择条件的题目,我们也经常练习,像桌子腿
其他文献
针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工作方向,这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举措。“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与驱使下,语文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天地。全新的教学理念、新奇的教学方法、独到的课程意识等激荡着每一个课堂。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部分课堂也出现了
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在当前新课改的新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教研等工作都应自觉从“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在其转变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和引导的对象,还要把学生看成是研究和学习的对象,要学会以研究的态度在工作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从而达到互惠、互进。像蜡烛那样既照亮别人,又升华自己。要达此目的,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简述配装LJ465Q-1AE6发动机的五菱汽车出现发动机失火的形成机制、原因机制,从LJ465Q-1AE6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电喷系统情况分析产生失火故障的原因,针对故障原因进行诊断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