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ZnO纳米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zhimin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六水硝酸锌[Zn(NO3)2·6H2O]为锌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多晶氧化锌(ZnO)纳米粉,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温度退火来调整ZnO纳米粉的尺寸和形貌.并对多晶ZnO纳米粉的物相、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均为具有六方相纤锌矿结构的多晶ZnO纳米粉;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多晶ZnO纳米粉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其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450℃条件下,粒径最小为20nm,且均匀,光致发光光谱强度最强位置为469nm,在650℃条件下,粒径最大为82nm,且不均匀,光致发光光谱强度最弱位置为398nm.
其他文献
采用Al或Mg掺杂ZnO作为电子传输层层,制备了基于P3 HT∶ PCB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Al、Mg浓度对传输层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丙酮肟(DMKO)为还原剂和掺氮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氮掺杂含量的石墨烯(N-RGO),并对制得的N-RGO进行表征.结果显示:DMKO能有效还原GO,且通过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全球CO2排放过度,给全球气候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作为一种CO2物理吸附剂因吸附量大成为吸附CO2的主力军并展现了巨大的节能环保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2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2例作为
选用聚氨酯常用原料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对碳纳米管(CNT)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异氰酸酯功能化CNT(CNT-NCO);再经原位聚合使CNT-NCO参与聚氨酯基体聚合反应,制备CNT-NCO/热
介绍了纳米粉体填料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性能的研究,主要包括纳米氧化物、纳米非金属填料和纳米金属填料改性环氧树脂,并对环氧树脂防腐蚀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临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羟氯喹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以1,3-二溴金刚烷与N-(2-乙基己基)-2,7-咔唑为主要原料,经NiI2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分子量(数均)在2900~3600的链式(2,7-咔唑)-金刚烷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熔体静电纺丝技术具有不使用溶剂、生产成本低、适用的材料种类多等优点,是目前纳米纤维绿色批量制造的主要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熔体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概述了国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130)和治疗组(n=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