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尿症和低镁血症在Bartter综合征和Gitelman综合征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镁和尿钙水平在Bartter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和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BS和GS患儿72例,以尿钙/肌酐>0.2作为高钙尿症的标准,以血镁<0.8 mmol/L作为低镁血症的标准,对72例患儿进行分组,比较高钙尿症组与尿钙正常组、低镁血症组与血镁正常组发病年龄、生长发育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的差异。结果 72例患儿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2个月至15.5岁,平均(5.55±4.59)岁。患儿就诊时常无典型的症状,以发热咳嗽(25.0%)、生长发育迟缓/矮小(22.2%)、呕吐(18.1%)、四肢无力(13.9%)为主。高钙尿症组患儿年龄低于尿钙正常组[(2.64±2.95)岁vs.(7.76±4.49)岁,P=0.00];体重的标准差积分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低于尿钙正常组,分别为(-2.57±1.11)SDS和(-1.59±1.26)SDS(P=0.005),但身高和BMI的SDS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镁正常组患儿体重和BMI的SDS值低于低镁血症组,分别为(-2.42±1.60)SDS vs.(-1.42±1.13)SDS(P=0.005),(-1.82±1.77)SDS vs.(-0.82±1.37)SDS(P=0.018);且血镁正常组患儿年龄也低于低镁血症组,分别为(3.78±4.14)岁和(7.66±4.47)岁(P=0.00)。结论年龄是BS患者的危险因素。小年龄患儿出现高钙尿症,常伴有BMI降低和发育落后,但血镁水平正常;低镁血症易出现在大年龄患儿,且预后相对较好。通过检测尿钙和血镁水平,可有助于BS和GS患者亚型的分析并提供个体化诊疗。
其他文献
<正>儿童血液肿瘤是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儿童血液肿瘤的生物特性在临床、组织病理及生物学机制方面与成人血液肿瘤的发生不同。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由于受到
<正>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自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一直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
<正>随着头颅MRI在儿科应用的普及,儿科医师经常会发现儿童头颅MRI中存在脑白质区异常信号,如何识别有意义的脑白质病变并进一步诊断对于儿科基层医师具有一定挑战性。一、婴
目的 探讨儿童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KD且发病年龄<18岁的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了解其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