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90例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x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及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30例,于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30例,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同时肌内注射缩宫素10 IU.缩宫素组30例,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10 I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 IU.以上各组观察产时及产后2 h阴道出血量.结果产时及产后2 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142±56.0 ml,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138±55.4 ml,缩宫素组275±64.7 ml.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预防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其他文献
病人,女,30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入院.病程中无寒战、高热及黄疸,多次B超检查提示"胆囊多发结石,慢性胆囊炎声像".于2003年3月6日入院,经行相关检查无禁忌证,于2003年3月9日在全麻不插管下行腹腔镜(LC).以带鞘穿刺锥穿刺建立气腹,四孔操作.术中见胆囊位于肝镰状韧带左侧左肝外叶,其周围无炎症粘连,胆囊大小7 cm×3 cm×3 cm,胆囊床较宽,胆囊底部接近正中位置,无内脏反位.遂解剖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肝细胞核因子1 α(HNF-1 α)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CC组织、50例癌旁肝硬化组织和7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β-catenin和HN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β-catenin在HCC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和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4.0% (37/50)、18.0% (9/
期刊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抗CD11b、CD33、CD14、HLA-DR等不同荧光抗体组合鉴定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细胞表面标志,分析MDSCs水平与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6例SCL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DSCs,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志为CD11b+CD33+ HLA-DR-,其细胞
目的 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免疫增强剂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腹水病人分组行羟基喜树碱或羟基喜树碱联合免疫增强剂的腹腔化疗,并行空白对照,对其化疗后的腹水量及癌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羟基喜树碱或羟基喜树碱联合免疫增强剂两组的腹水量与癌细胞数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免疫增强剂对癌性腹水病人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Zeste同源增强子2(EZH2)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CC(1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19例)、CINⅢ(35例)和正常宫颈(30例)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ZH2和p53蛋白共同表达的关系以及EZH2和p53蛋白表达与SCC临床病理特征和
期刊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人在剖宫产的同时是否应行肌瘤剔除术.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80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与86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手术时间、术后2~24 h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术时出血量肌瘤剔除组多于单纯剖宫产组(P<0.05),其中多发性子宫肌瘤术时出血量多于单个子宫肌瘤剔除(P<0.05),肌瘤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骨涎蛋白(BS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11例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S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211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SP mRNA阳性率分别为93.8%(198/211)和16.6%(35/211,P<0.001),
目的 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病例均为复发性或难治性ITP,用CTX每次1.0~1.5 g/m2,快速静滴,2 h滴完,同时嘱大量饮水,每4周1次,共用1~4次.结果血小板(PLT)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90%.结论大剂量CTX冲击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ITP长期疗效显著、安全、操作简便、价格便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方法 62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其降血压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服药2周,显效37例(59.68%),有效23例(37.10%),无效2例(3.22%),总有效率达96.78%.不良反应少而轻,持续时间短暂.结论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两药联合应用在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