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的女儿余旭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军是浪漫的军种,但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而勇敢是人生最壮丽的色彩。余旭的牺牲,让中国的天空又多了一颗星辰。这才是值得中国青少年追慕的明星。
  长歌当哭!
  


  11月12日晚间,中国空军对外宣布,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15日,余旭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军二级飞行员,牺牲时任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中队长。作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2012年7月29日余旭首次驾驶歼-10战机飞行。这不仅是这位川妹子个人首次执飞三代战机,余旭还成为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换言之,这是首位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11月12日下午,空军的工作人员来到余旭父母家中,将老两口接往北京。
  “当时,怕老两口承受不住,没敢跟她的父母说余旭已经牺牲了,只说在飞行训练中发生了事故,让他们到北京。”余旭的一位亲属透露,“但她的父母其实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他们知道在空中发生事故意味着什么。”
  余旭的父母最后一次闻知女儿公开亮相,是在不久前举办的珠海航展上。俯冲、盘旋、开花、滚转、筋斗……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节目”在珠海航展一开场,就收获全场惊呼。六架歼-10编队动作整齐划一,队形浑然一体。其中,就有余旭驾驶的飞机。在珠海航展空军记者会上,余旭对外表示,此次是她第二次参加珠海航展,她会发挥正常水平,在保证安全第一的情况下,驾驶双座歼-10战机给大家呈现精彩表演。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余旭是中国目前能飞行三代机的四名女飞行员之一。另外三位女飞行员是陶佳莉、何晓莉、盛懿绯,都是中国空军的二级飞行员。
  


  绰号“金孔雀”的余旭牺牲后,国防大学教授、知名军事评论员梁芳如是说:“美丽而干练的三十岁巾帼飞行员余旭,因飞行事故跳伞失败不幸牺牲。她是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也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中队长,曾经参加建国六十周年阅兵。相信你已融入蓝天,化作空中最美的云,最亮的星,永远璀璨生辉!余旭一路走好!”
  最后的一飞
  11月12日的唐山市玉田县,立冬刚过,天气并不很阴冷。上午9时45分,有目击者看见天空中有飞机由西向东飞来。
  唐山市玉田县陈家铺,这是标有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标识的战机最后坠毁的地点。在飞机坠毁前,有目击者看见两名飞行员跳伞。最终,机上前舱男飞行员跳伞成功,因身体受伤被送往当地玉田县医院进行治疗。而另一名飞行员在空中不幸牺牲——她在做出跳伞动作后弹射撞到正在飞行状态的僚机副翼。
  经事后确认,坠毁的战机隶属于空军歼击航空兵第24师的八一飞行表演队,是一架双座歼-10飞机。牺牲者是年仅30岁的女飞行员余旭。
  位于玉田县不远的天津武清附近,有一座杨村军用机场,是八一飞行表演队的驻地,平常经常有飞机起降。作为世界四大第三代超音速飞行表演队之一,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外迎宾和礼仪特技表演飞行,目前使用的机型是国产歼-10双座战斗机。在11月初的珠海航展上,余旭和她所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还公开进行过飞行表演,驾驶着歼-10战机翱翔蓝天上演“空中芭蕾”。
  11月12日晚22时58分,中国空军发言人申进科正式对外证实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申进科表示,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确保飞行安全,是世界各国空军的共同追求和良好愿望。“空军女飞行员余旭同志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我们失去了一名好战友。空军官兵对余旭同志的不幸牺牲,深表痛惜,深表哀悼。”申进科进而还说,“空军要继续坚持从难从严训练,忠实履行使命责任,不负祖国和人民对空军的期望。”
  几乎在此消息公布的第一时间,许多军内军外人士纷纷悼念这位素有“金孔雀”之称的女飞行员。
  中国军网的孙伟帅曾经采访过余旭。孙伟帅说:“你曾说过,要想飞得更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这一次,你真的忘掉了地平线,只留下在地平线等待你归来的我们。”
  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空军大校戴旭说:“空军是浪漫的军种,但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而勇敢是人生最壮丽的色彩。余旭的牺牲,让中国的天空又多了一颗星辰。这才是值得中国青少年追慕的明星。”
  当得知余旭牺牲的消息后,空军试飞专家、国际级功勋试飞员徐勇凌大校不禁长歌当哭赋诗一首《献给每一个忘我的飞翔者》——
  天空是永恒的主宰
  而我们只是匆匆过客
  翱翔抑或坠落
  命运由时光去勾勒
  做一只孤独的飞鹤
  无论大地峥嵘与萧瑟
  张开生命的翅膀
  融入岁月的长河
  引吭高歌
  哪怕歌声鲁莽而羞涩
  因为即使征程荆棘坎坷
  终点都将如出一辙
  军中金孔雀
  


  在余旭牺牲的消息公布以后,亦有不怀好意者指摘,称女性飞行员飞三代机,本身“不科学”,其理由是三代机过载过大,女性身体负荷比男性低。有人还称——“反对空军培养女歼击机飞行员,女性更适合开运输机、直升机、预警机、加油机等过载不大的机型,这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但在国际试飞员徐勇凌看来,这些所谓的批驳,其实站不住脚。“余旭飞歼-10,最少也有300小时了。”换言之,作为一名正在走入成熟期的三代机飞行员,本次弹射撞到正在飞行状态的僚机副翼,是非常不幸,非常不巧,概率又非常低的事情。   一直以来,徐勇凌都持这样的看法——女性在身体承受能力方面,包括飞行驾驶能力领悟方面其实一点都不亚于男性。“我试飞歼-10,从十几年前到现在。可以说在试飞的过程中发现,这款飞机有很好的性能和特别大的机动性,机动性的背后确实是强大的过载,对人身体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我认为女性在身体承受能力方面,包括飞行驾驶能力领悟方面其实一点都不亚于男性。”徐勇凌说。
  当然,女性的身体条件综合来看确实有别有男性。女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特别是三代机飞行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在飞行训练中有抗荷服,这样就可以减轻一些压力,在平时训练中除了离心机训练外,自己通常会有一些额外的体能训练。”余旭在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除了需要锻炼出过硬的身体素质,在呼吸方法上也有专业科学的训练,“我们叫做HP呼吸方法。”余旭入伍之后的训练,跟男飞行员的训练是完全一样的,包括长跑、短跑和力量练习,以及旋梯固滚、游泳、跳伞、拉练和固定滚轮等。
  徐勇凌回忆中国女飞行员的培养之路:“说到女飞行员培养,新中国成立以后可以追溯到1953年。从第一批女飞行员到现在已经很多批了,这些女飞行员中间比较著名的,像当时我1989年到十一试飞团的时候,就亲眼看到了我们中国第一代女试飞员张玉梅,她为我们中国民用和军用战略轰炸机包括运输机的试飞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家可能还记得2010年的央视春节晚会有一个《我心飞翔》的小品,就是由我们这些真正的女飞行员在春晚的舞台上参与表演的,那个时候她们还是非常稚嫩的,刚刚投入飞行,开始学飞行,但是大家没有想到四年之后她们就成为我们珠海航展上,驾驶国产新型战机歼-10亮相表演的主力团队。”
  徐勇凌所说的春晚的小品《我心飞翔》,其中一位表演者就是余旭!
  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余旭喜爱文艺,也是一位颇有文艺天赋的女孩。许多人以为“金孔雀”这一绰号的由来是因为余旭的飞行技术过硬,或者因为孔雀本身是美丽的飞翔者。但其实,这个名字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
  2005年,19岁的余旭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在入学第一年的中秋晚会上,余旭曾表演了一支孔雀舞,这应该是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跳这个舞蹈。从此,同学们记住了她这只“金孔雀”。在此后,余旭在学校内部多个演出中表演过孔雀舞,每次都受到好评,收获掌声。
  在日前公布的一张余旭当年跳孔雀舞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她身穿白色舞鞋、孔雀裙。一个转身,裙摆飘飘。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训练,余旭成长为一名中国空军军官、三代战机飞行员,而作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员,她的驾驶技术又必须是优中选优的。不过,余旭仍未摆脱女孩爱美、爱舞蹈的率真本性。在珠海航展期间,余旭曾向媒体表示:“在空中,我愿做一个女汉子;回到陆地后,我愿意做一个女孩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余旭牺牲之际,有人公布了她的微信头像。从中可见她口含着一朵白色栀子花,轻轻闭上眼睛,完全是成熟娴静的东方女性形象。在爱她的亲友的回忆里,余旭永远是个孩子,清秀,漂亮,落落大方。
  最优秀的女飞行员
  但军人与普通女孩毕竟不同。
  俯冲、盘旋、开花、滚转、筋斗……这是余旭在今年珠海航展首日表演的“节目”,充分展示了歼-10战机的性能。
  据余旭所在师的师长赵康平介绍,2014年珠海航展,余旭、陶佳莉、何晓莉、盛懿绯这四位二级飞行员就已经开始参加公开的飞行表演。“别看她们很瘦小,她们的身体素质比有些男飞行员还好!”赵康平曾经对媒体如此评价他的巾帼下属,他还寄予厚望:“据我所知,英国红箭飞行表演队的队长是一名女性,我想未来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女队长也将在这里诞生。”
  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曹振忠本人也是资深的歼-10战机飞行员。在曹振忠看来,这四位女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配合意识,与男队员相比也毫不逊色。
  作为这四位女飞行员中身材最娇小者,余旭2005年进入空军航空大学, 2009年4月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正式编入作战部队。余旭在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飞行时,已经是一位飞行时间在800小时以上的女飞行员。那一次,她驾驶着右二僚机飞过了天安门广场。
  2012年7月29日9时56分,华北某机场上,余旭身着新式飞行装具,跨入歼-10战机座舱。松刹车、加油门、拉杆……随着歼-10战斗机轰然飞起、翩然落地,余旭成为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余旭没有亲自驾机飞越天安门广场,但她作为阅兵任务地面备份人员,为左-3位置3号机备份。作为军人,她很好地完成了此次阅兵任务。
  除了参加珠海航展,余旭还代表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参与海外航展。比如2015年3月17日,在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上,余旭等四名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歼-10战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首次进行海外飞行表演,向世界展现中国军人和中国女性的风采。
  在余旭牺牲前一天——11月11日,在余旭名为“恬淡 悟”的微信中,发出了一条图文帖:在歼-10战机配图下,是“人民空军!67岁生日快乐”的文字。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纪念日。而这一条微信图文帖,也成了余旭此生最后一条微信。
  美丽的川妹子
  惊悉余旭牺牲,余旭在四川的亲友师长们都深感痛惜。
  余旭的妈妈2014年11月去珠海看了航展。余旭当时首次在珠海航展上表演。这是余旭的妈妈第一次看余旭的现场表演,很遗憾,这也是最后一次。
  余旭的姐夫朱先生最为遗憾的是——今年10月,余旭曾经通过微信邀约他们夫妇前往珠海看航展,后来,姐姐和姐夫因故没去成珠海,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余旭的表叔马文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正如你的名字,留给我们的是你阳光般的笑脸,矫健的英姿,曼妙的身影,爽朗的笑声。你本是蓝天的女儿,留在白云间,清风当枕眠。”在余旭牺牲的消息传出很久以后,即使马文杰写下了这段文字,他都不能真的相信余旭已经牺牲。“学学,让我再呼喊你一次乳名。能够将你唤醒?再度看到你的笑靥。”马文杰如此叹息。
  马文杰最后一次和余旭通话是在11月6日,珠海航展的最后一天。“当时她在电话里跟我说了参加航展的一些情况,说,飞得挺好的……”马文杰此时已经泣不成声。在心绪平静下来后,马文杰透露,余旭和杨利伟等航天员的关系不错。“余旭没有生过小孩,如果生了小孩她也许就会去参加航天员的选拔,也许还会成为一名航天员。”马文杰说。
  


  余旭牺牲后,她高中时的班主任兰碧群的电话就连续不断地响起。兰老师的记忆中,余旭是个性格开朗的少女,一米六几的身高,做人不张扬,很低调。“
  据兰老师回忆,余旭高三时空军来学校招飞行员,余旭报名去参加时纯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的身体素质很不错,体检时各项指标都很突出,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选拔上了。”兰老师透露,自从余旭被选上后,她就成了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空军政治部还特别到学校交待,要好好保护好余旭,比如她的双眼视力不要下降,人不要绊倒摔倒了。”
  提起最初为何会报考空军航校,当年曾有报道称——“莫名的欲望”让余旭剪掉了长发,丢掉了毛绒娃娃,走上了从军向飞之路。
  余旭,无疑是这些女性中空中最美的云,最亮的星……
其他文献
1.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才是上策。) 3.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钱不
甲: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比较——烦!烦什么?我烦的是这校园里的雕像啊都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什么?我瞎吐槽?这槽我可不是瞎吐的,不信您自个看啊!(其余四人出)乙:不行啊,咱们
周日约请朋友一起去登山。待至山腰,已是气喘吁吁,一抬头却见前面巨石壁立,悬于山间。两座巨石犹如刀劈一般,相距一米巍然对峙。一位朋友感慨道:“两石默默相对,虽没有相聚的
2016年12月22日,空攻电视艺术中心与湖南卫视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防教育特别节目《真正男子汉·空军篇》,在北京举行专题研讨会,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习主席在文代会、作
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自述过这样的一则轶事:有一天,马克·吐温到教堂去做礼拜,刚巧当天是由一位外地来的牧师讲道,重点在于募捐。 马克·吐温端坐在台下,仔细聆听着牧
人们说,这几年,株洲市四中创造了奇迹。这不仅是在感叹株洲市四中发展步伐之快——1997年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2003年“省级示范性高中”顺利挂牌,2004年组建“株洲
升格后作文有三大亮点:①主旨鲜明。从“国魂”这个侧面说“精神的作用”,较升格前作文“人生的支柱”,行文有“准星”——为着凸显这个“准星”,用“题记”中的“土地”引出
新疆生产兵团农四师71团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场。全团有耕地近70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占85%,玉米占粮食作物的40%。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已实现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Theodore Roosevelt was thefirst US President to ride in anautom obile and then first to fly inan airplane, am ong m any otherfirsts. 西奥多 罗斯福作为美国总
美国陆军在发展“班多用途装备运输”无人车(SMET)的过程中,已经明确了需要研制一种抢救车型,并就此发布了资源征求公告。这份公告表明,美国陆军正在寻求无人车的研制厂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