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我们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但初中生阅读能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占教材中课文比例大约二分之一的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习得的知识、方法、规律进行阅读实践的天然素材。要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搞好略读课文阅读教学,而只有制订好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实施好略读课文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落到实处。本文认为制订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目标定向策略;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策略;课堂教学收束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略读课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这两类课文各占教材中课文比例二分之一左右,前者重在学习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后者重在让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规律等进行阅读实践,实现“知”向“行”的转化,这两类课文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教学好这两类课文,才能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才能体现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许多语文教师对初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往往感到无可适从:要不是蜻蜓点水,一读带过,要不就是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有实质性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1],因此,只有制订好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实施好略读课文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落到实处。
  所谓的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学的策略和谋划,即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而制定实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2]初中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遵循教学和学习规律,以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策略制定的依据,制订出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缓慢的状况。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步骤,教学策略的制订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定向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说,恰当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者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无论学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3]因此,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课文就不会感到盲目,避免了重复、无效劳动或知识的疏漏,而且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为进入自读做好准备。
  确定学习目标的方式应不拘一格,可以有:
  二.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策略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阅读就有了方向,也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应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正如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1]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即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和要领。
  “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策略的选用也是不同的。”[2]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一致,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读”前指导、“读”中指导、“读”后指导三个阶段去指导学生去选择、运用阅读策略。
  三.课堂教学收束策略
  课堂教学收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收束课程,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及时消化、简化所学知识,促使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可理清学习思路,强化记忆,增强教学整体效果。”[3]与精读课文教学一样,略读课文也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收束,而且因为略读课文有其特有教学地位与教学目标,收束的方法与技巧也应与精读课文有所不同: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小结既要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所学内容,又要引导学生总结运用什么阅读方法、规律去学习课文;既要总结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又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领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强筋健骨”、“施展身手”,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发散延伸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如教学《美猴王》[1],在教学收束时,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原著《西游记》,教学《愚公移山》[2],在教学收束时,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原著《列子》。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读书量,扩大背景知识,而且也能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名著的要求。
  以上从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教学收束三个方面阐述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是在认清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遵循新课程理念,参照学习策略理论和策略教学理论而提出的。其实,以上三个方面的策略也可看作略读课文教学流程的基本步骤,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调整或改变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以学生为主,学生应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维,在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之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习策略初中生英语  1、教师要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学习策略  要改善初中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关键还在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
【摘要】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课堂里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有效的知识,为了能找到一条更之有效的道路,本文就从教师方面、课堂教学方面、课堂评价三方面进行初步论述。  【关键词】有效性诗歌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是重点,教学改革的成果应该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这是主阵地。而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吕叔湘
高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高中学习,对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语法已全部接触或掌握,具备了一定的四会能力。一般说来,他们正处于从认得出到分析得出与运用得上这样一个理性化过程的交接点上。高考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表达的能力,总复习的任务是要将学生英语水平从知识为主的层面提高到能力为主的层面上。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拓宽和加深,通过精练与泛练相结合、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到基础,鼓励学生质疑问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在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1]其目标就是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良好、个性特征积极的创造型人才
Uniqueness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positive solutions of a class of quasi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The methods rely on the energy analysis and a s
为了探讨原发性痛经的证候规律,我们运用了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马来西亚30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观察了痛经宁Ⅰ方和痛经宁Ⅱ方(自拟经验方)治疗原发性痛经两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P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指肾脏及肾盂的炎症,大多都由细菌感染引起,常伴有下尿路炎症。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其发病具有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以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骨突关节,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典型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注意力短暂、观察不细、形象思维占主导、有意记忆能力差的现象,要想让这些孩子掌握一组组相对单调、枯燥、抽象的字母,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身为执教
期刊
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意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认识日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接踵而来的是语言训练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就是训练什么、怎样训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明确训练目标,重视语言训练  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须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