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监督和管理标准不明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经费支出真实性差三个方面入手,对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關键词:新环境;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地勘领域开始倡导“公益先行、基金监管”的新型政策,大多数地勘单位也开始实施改制工作,通过获取财政专项资金的方式,促进单位健康发展。地质项目专项经费作为促进地勘领域长远发展的必要方式,所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对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地勘单位应该结合自身专项经费应用状况,落实好监管工作,提升专项经费应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并且,加强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管,提升财务核算精细化,开展内部管理工作,促进地质找矿工作顺利开展,从而给地勘单位创造更好的效益。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的基本概述
  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一般适应于项目自身特性以及监管需求。地质项目除了具备一般特性之外,还具备一定的特殊特性,例如基础性、高风险性、繁琐性等。在开展地质项目工作时,一般以外界环境为主,并且地质项目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将会受到气候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凸显的不明确性将直接会给科研探究以及开发环节中遇到不可见因素带来影响,部分地质项目甚至已经开采结束,才能获取最后的结果。所以,在工作环节中,需要对开发以及工作等内容进行修整和优化。地质工作自身含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要求项目监管工作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对管理业务结合真实状况进行修整,从而保障管理更迎合真实需求。在开展地质项目时,应该对专项经费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其中包含了经费获取、经费应用、经费预算、成本管控、经费决策等[1]。只有落实好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才能实现专项经费的高效应用,从而促进地质项目顺利落实。
  二、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和管理标准不明确
  当前,地勘单位开展地质项目经费监督和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经费应用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处理,提升经费应用效率。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勘单位在进行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工作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监管标准缺少明确性,无法将自身作用全面发挥。例如,在进行专项经费转移支付的过程中,主要以配套转移支付为主,这就需要地方财政部门落实好经费分配工作,给地方财政部门的工作提升提供了条件。因为部分单位不具备财力分配权限,为了获取项目经费,存在虚假信息现象,借助专项经费管理来将财务经费匮乏问题进行处理,进而使得专项经费应用缺少合理性。
  (二)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地勘单位专项经费管理一般是由财政部门下发对应的经费,由联合机构来实现对地勘单位经费实施下拨监管,这种经费监督管理机制中拨款管理机制将会给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地勘单位地质专项经费的应用。例如,部分专项经费名义上为专项费用,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经常被部分部门当作经费补助进行应用,这种现象的出现,给地勘单位专项经费公开性和透明性工作的落实增添了阻碍,对专项经费应用到实处带来了影响,进而无法将地质专项经费应用作用进行全面发挥[2]。假设地勘单位没有对地质专项经费进行科学评估,将会给转移支付不合理现象出现营造条件,因为缺少完善的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将无法保障专项经费应用到实处,从而导致经费应用和真实状况不相符。
  (三)经费支出真实性差
  因为专项项目自身含有一定的公益性,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在落实好全成本核算工作,做到结余回收,进而造成在项目真实落实环节中,引发超出比例、超出预算等现象出现,甚至还会给与预算内容不相关费用应用提供条件。例如,部分地勘单位在落实地质项目时,将会把其他项目成本纳入到地质专项项目范畴中,并且采用内部结算的方式来实现项目经费的结算,从而影响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三、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明确监督和管理标准
  在当前新环境背景下,我国各个领域在落实各项工作时,都要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在迎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给财政体系改革提供条件。所以,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在落实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工作时,为了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做好监督和管理标准的优化工作,确保地勘单位根据地质项目真实需求,将专项经费应用到实处。例如,大多数地勘单位在获取专项经费时,一般由当地的政府部门下发,假设把地方政府部门的权限进行科学分配,将会给地勘单位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标准的明确提供条件,进而推动地勘单位地质专项经费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明确单位专项经费应用限额,对经费应用和管理加以科学评估,保证专项经费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3]。
  (二)完善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可以给地勘单位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管工作的落实提供条件。在构建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时,应该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单位自身需求,合理设定,结合相关要求来落实专项经费监管和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地勘单位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管工作顺利开展,还要在单位内部设定专业的专项经费监管机构,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根据地质项目资金应用需求,实现专项经费的合理分配,并且对地勘单位专项经费应用和审批,设定不同的评估标准,结合地质项目需求和特性,对经费应用加以科学评定,将地质专项经费应用到实处,提升地质专项经费应用效率。
  (三)严格实施项目审计工作
  针对当前单位来说,地勘单位在落实地质项目工作时,频频出现注重立项,忽视结项等情况,使得单位专项经费支出监管过于落后,自身含有的形式化特性比较高。在地质项目落实环节中,监管部门应该做好专项经费应用情况的监管工作,定期对各个项目专项经费落实状况进行核查。在项目验收结项环节中,应该还注重项目落实成果和考核,并且全面核查专项经费运用状况,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在项目结项结束之后,还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经费收支状况进行审计,注重经费支出内容的核查,保证专项经费合理应用。
  (四)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地勘单位在落实地质专项项目时,需要设定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安排地质、财务等专业型工作人员,从项目各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给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提供条件,其中包含了项目落实环节中产生的效益等。这样不但能够实现地勘单位专项经费应用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给地勘单位后续专项经费的应用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地勘单位地质项目工作更好发展[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专项经费作为地勘单位经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落实好专项经费的进度和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地勘单位各个项目工作的顺利落实。然而,结合目前情况来说,大多数地勘单位在开展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工作时,因为受到注重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频频出现,进而影响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在明确监督和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完善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严格实施项目审计工作,在提升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保证专项经费的科学应用,将自身作用全面发挥,从而促进地勘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黎华.事业单位加强专项经费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7(20):186-187.
  [2]阮杨雅.文化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管理探析[J].会计师,2016(13):31-32.
  [3]张欢.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精细化管理[J].管理观察,2015(25):170-171 177.
  [4]张跃明.浅析科研事业单位专项课题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2(18):46-48.
其他文献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是孤立的闭环系统,它的有效运行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支撑平台与机制做保障。在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教师教学是强调记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中的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企业来说,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来提升自己的利润,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税收
传统的教学质量测评效率低下、易出错,将计算机网络与教学质量测评工作结合,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促进教学质量测评方便快捷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文中讨论基于B/S模式
本文探讨案例教学的三个环节,案例分析教研活动、分析案例,展开讨论以及评论案例。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改革、教师以及学生都发挥了积
当前,随着我国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民营医院在其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民营医院发展的同时,公立医院也在不断进行着一系列改革,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为医疗服
摘要: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得到了广泛关注。供应链金融借助产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将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企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商业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本文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  供应链金融通过与现代化的供应链生产方式进行紧密的结合,为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社会经济领域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现代经济管理领域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综合职业能力  “市场导向、能力本位、服务社会”是技工院校的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则是技工院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各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对此文章主要对现阶段高职会计教学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