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我主张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破传统,彰显自我,拿起DC拍摄下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次精彩,告诉大家:生活自有你主张!从2004年8月到11月30日,一直引领消费时尚的索尼推出了一个颇具个性的专题比赛“自有我主张” 数码摄影大赛,短短几个月,网上来稿达到了25000余幅,参赛者除了时尚青年,还有对数码、电脑不甚精通的老年人。这次大赛在类别设置上也没有局限在以往的风光片、人物片这种划分方式,而是直面内容,分为“时代篇”、“情感篇”、“探索篇”三个篇章。12月6日,大赛进入了评选阶段,来自摄影界、文学界、电影界、美术界的评委经过一天的紧张评选,从初选入围参赛作品中挑选出144幅入选作品,放到网上,请大众进行打分,评委的打分与大众的打分加权后得出最终名次。
  
  一招鲜之“数码到底”
  作为主办方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和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这次大赛中提出了不少创意,有了这些“一招鲜”,使得这次比赛受到了更多影友的关注和参与。
  


  本次大赛推出了“纯数码”概念——不收传统胶片照片,全部是数码相机拍摄,全部通过网上投稿,全部作品由评委通过电脑评选,并结合网上影友的打分,最终得出获奖作品。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提到这条“数码到底”的路线时说,用数码相机拍照,清除了专业技术的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拍摄,这样就提高了大家参赛的积极性;评委们人手一台电脑,在评选时不受其他评委干扰,独立性更强了;网友参与评选可以自由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无疑扩大了比赛的影响。
  
  一招鲜之“特色评委”
  评委多元化是这次评选的一个特色,以前的摄影比赛都是圈儿里人自己玩儿、自己评,而这次评选跳出了小圈子的范围,除了摄影界的专家外还特别邀请了文学界、美术界、电影界的知名人士担任评委,这些专家虽然站在“围城”外,但对本次比赛作品的评价却是一针见血,达到了专业水准,并且给我们的摄影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
  
  贾樟柯:著名电影导演,作品《小武》获8项国际大奖,是亚洲电影新势力的代表。
  “参赛作品从多个视角来反映社会,小城、农村、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尤其是对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很好地体现了摄影的社会价值。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有的作品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很自然,不过,评价一幅作品,不应该总局限在技术层面,而应看它体现出的理念。”
  


  刘曦林: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家,《美术》杂志编委。
  “这次‘情感篇’中的作品很感人,尤其是表现人物的作品水平较高,关注的范围较广:老人、在校学生......体现了拍摄者的人文关怀。但人体摄影还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有的作品光线运用的不够专业,摆拍痕迹比较重;风光作品体现出的构图、黑白灰色调的变化还不太够。”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
  “给摄影比赛当评委,这在技术上对我是种挑战,但好的作品还是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这些作品给人健康、美好的感觉,从中我可以发现新的视角和灵感。其实,在许多年前我给《大众摄影》举办的一个比赛当过评委,不过那时满眼望去都是风光片,但这次的片子表现的题材是多元化的,风光、人物、小品......并且个性十足,很好地诠释了这次比赛的主题:自有我主张!不过,虽然这次所有的作品都是数码拍摄的,但我认为应该将制作过的照片明确地划分为一类。就像人造美女和天然美女的区别一样,人造美女再漂亮人们也只会赞叹外科医生的手巧,而看到天生丽质的人,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感叹:上帝之手是多么神奇!
  
  特别奖 惑 袁文莉摄
  
  情感篇
  二等奖 牛倌喜讯 龙鼎中摄
  一等奖 爱流入无声世界 周志鸿摄
  时代篇
  二等奖 风雪山里人 肖殿昌摄
  三等奖 矿工-雕塑人生 旷惠民摄
  
  探索篇
  一等奖 大地之魂(组照) 龙福云摄
  三等奖 条韵 牛玉田摄
  




风雪山里人 肖殿昌摄 条韵 牛玉田摄




爱流入无声世界 周志鸿摄 惑 袁文莉摄




大地之魂(组照) 龙福云摄 大地之魂(组照)龙福云摄




大地之魂(组照)龙福云摄 大地之魂(组照)龙福云摄




矿工-雕塑人生 旷惠民摄 牛倌喜讯 龙鼎中摄
其他文献
期刊
在尼康F5面世长达8年之后,尼康在2004年的秋季推出了F6。如今,尼康D70已然降到了6000元左右,D2X 也昂首亮相。尼康F6因何而生呢?它会成为传统胶片的救世主还是成为胶片顶级相机的最后绝唱呢?    独白下的传统    尼康出F6啦,这可真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第一次对尼康的顶级单反相机感兴趣,还是在看电影《廊桥遗梦》的时候,主人公罗伯特手持尼康大F相机浪迹天涯的潇洒形象,曾经是我梦想
期刊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摄影,大约是四十年前吧。看见拿相机的人我总是投去无比敬佩的目光。上初中时,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局长,他有一架相机,时不时地在同学面前显示,每次他把相机带到学校,我总是借过来摆弄一番。慢慢地我和那位同学交上了朋友,为的是多看几眼、多摆弄几下他的相机。为了讨好他,我还把每个月发给我的6斤细粮票分给他一半,以每月3斤细粮票的代价,我对相机和摄影有了粗浅的了解。可就在这时,
期刊
日前,偶然看到一本画册——《中国传世风光摄影》。翻看后,不敢对书中作品妄加评论,起码对中国的风光摄影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说受益匪浅。想起近年来风光摄影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简直发展成了一场全民的艺术创作活动,心里禁不住一阵阵地狂喜。风光摄影能够净化心灵、教化国民,进而在推动旅游、拉动经济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风光摄影并不简单,但也不那么崇高和神秘,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易于亲近的一个摄影种类。让我
期刊
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除了拍照片,我也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一来可以检验作品的水平如何,二来有些收入,争取用摄影养摄影。经过几年的摸索,在经营图片方面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平时多储备照片    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我出售的作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家庭装饰类,在此类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花卉昆虫,其次是风光和小品等,无人问津的是人物方面的内容;二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宣传类,此类中用得最多的是一些
期刊
2004年11月,北京爱普生影艺坊里,柔和的灯光映衬着25幅1米左右的黑白照片,平添了许多怀旧色彩,充分演绎着一个个泛黄的、朴实的黄土地上的故事。面对这一幅幅经过时间冲刷的照片,人们仍能感到照片中透出的朴实与震撼!这是爱普生影艺坊成立一年以来,第一次展出黑白作品,而作品的主人正是以《麦客》、《四方城》闻名的陕西纪实摄影家侯登科。  侯登科一直有一个愿望:拍摄黄土地上的女人、回报给予他生命的女人、向
期刊
一年一度,我们总要对过去的365天做一次回眸,检视匆匆而过的步履间,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还当追寻些什么?盘点意味着更多的审视、更清晰的认识。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人物盘点。强势媒体以其强劲的广而告之的作用,用“感动”之笔让全中国人民记忆那些撞击心灵的生命传奇,体验人类情感的真切洗礼。  中国摄影传媒大奖,是中国摄影的业界盘点。它以与影像相关的人物、事件与装备三大方面为基础,借助网络推
期刊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那里群峰巍峨,地势险要,景色迷人,具有“雄、险、秀、奇、幽”的特色。  井冈山平均海拔500米,最高峰为坪水山,海拔1779米。有八大景区,320多处景点,大部分景点海拔都在800米以上。因开发时保护较好,迄今保存完好的次原始森林就有4处,面积7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井冈山的摄影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崇山峻岭之中栖身着多种有科研价值的动物
期刊
当代艺术家的特点是更倾向于探索自已新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和表达。这种探索反映出当代思维观念和思维层次的复杂化,也揭示当代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在这么急剧变化的时代,摄影艺术思潮一反上个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 的变化节奏,反倒变得平和起来。四十年中只出现两个有影响的摄影流派∶“后现代摄影”和“新纪实摄影”。  “后现代主义摄影”流派于70年代后期跻身美国影坛,后逐渐遍及全球。这一摄影流派在骨子里“承接”上
期刊
随着“狼来了”之声渐息,人们对数字技术由恐惧困惑转而积极投入,但也遇到问题。从创作观念上来说,一方面是解放思想不够,对新技术的认识运用也远不到位。另一方面,又有滥用数码技术而走偏的倾向,统称“数码过度症”。根据我在数码方面的实践,借数字课堂这个栏目,与大家沟通交流,共同提高。  数码时代,摄影是简单了还是复杂了?许多人认为不用胶卷,免去暗房,简单快捷了,的确如此。然而,今天的摄影师不能不懂电脑和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