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摄影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艺术家的特点是更倾向于探索自已新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和表达。这种探索反映出当代思维观念和思维层次的复杂化,也揭示当代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在这么急剧变化的时代,摄影艺术思潮一反上个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 的变化节奏,反倒变得平和起来。四十年中只出现两个有影响的摄影流派∶“后现代摄影”和“新纪实摄影”。
  “后现代主义摄影”流派于70年代后期跻身美国影坛,后逐渐遍及全球。这一摄影流派在骨子里“承接”上一时期现代派以创作主体为中心、为出发点的美学观念,但也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用作品与生活对话。其次,这一流派的摄影家不甚重视摄影的本体特性,认为摄影与美术都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样式而已。他们只注意它们两者的共性,而忽视两者的个性。在后现代主义的摄影家心中,摄影和美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德国艺术家G . 里希特(G . RICHTER)就这么说过∶“照片是最完美的绘画”。故而后现代主义的摄影家的摄影创作往往出现绘画倾向。当摄影进入数码时期,这一特征更为明显。他们在创作中以现实中的景物影像视作自已的艺术语言的词汇进行“造像”,以更大的自由度来表达、来抒发。当后现代主义摄影家用自已的作品向社会发表自已的意见时,既不像纪实摄影家那样用生活自身说话,也不像现代主义摄影家那样超脱现实。摄影家对自已的摄影作品所诠释解读绝对是个人的,他不考虑画面影像与生活场景的对应关系。这类摄影作品其主题往往是隐晦的、象征性和比拟性的,表意晦涩曲折。后现代女摄影家L . 西蒙斯有一幅身背一栋房屋的婷婷女郎的摄影作品,其创作目的就借此讽刺与鞭挞满足于安逸的中产女性。有些作品虽然拍自生活,但其意义却绝对是摄影家个人人生哲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表现。由此可知,后现代摄影创作题材和内容有相当的随意性。
  在后现代主义摄影家的心目中,内容没有什么“禁区”和“忌区” ,格调也不分高雅和低俗。连“性”和“性事”都可以直接进入画面。如1985年J·索德克的《爱的连接》、1987年A·莫了迪卡的《纽约. 特雷德韦尔》、1988年D·沃吉纳罗维茨的《屋子》和1990年J·孔斯的《高耸的伊洛娜之臀》等都是“后现代主义摄影”涉及性事的“典型”之作。其表现、其作品,无论是间接,或者是直接;无论是白露,或者是隐晦,我们都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于社会上流行的一般的“色情”摄影。因为在后现代主义摄影家看来,性和性事是社会的存在、是人性的构成,不需要也没必要规避。上述这些艺术特征,一句话就是当代流行的存在主义、人类学、现象学和弗洛伊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直接反映。
  这一摄影流派中代表性的摄影家有R·梅普勒索普、A·塞拉诺、T·斯特鲁斯、J·戴特、B·克鲁格、S·莱维、N·哥尔丁和森村泰昌等。名作有《整容 》(1975)、《宴会》(1978)、《无题·取材自万宝路系列》(1980)、《你能》(1981)、《玛丽与巴贝》(1982)、《死》(1988)、《恶魔》(1989)、《无题》(1990)、《巴黎小猫》(1993)、《无题302号》(1994)。




《狐耒了》S.斯科格隆摄 《梦中的羊》L.普希奥约斯摄




《无题302号》S.谢尔曼摄 《蒙娜丽莎--第三个场所》 森村泰昌摄
其他文献
平心而论,我对松下的GS70是有偏见的,可能是因为GX7金玉在前吧,我甚至一直认为它是一款妥协之作:是1/6英寸3CCD向490克重量的妥协;规格缩水向体积减小的妥协;甚至是徕卡向松下的妥协,然而,一次北京动物园、海洋馆之行改变了我的看法……  在此次动物园、海洋馆行程中,我全程使用自动白平衡,由于天气良好,在拍摄室外动物时,色彩还原非常准确,也没有因变焦造成白平衡偏差。松下号称3CCD是他的专利
期刊
如今,照片输出的方式越来越多,可以光学扩印、可以激光输出、也可以彩色喷墨打印或者热升华打印。其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做照片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去彩扩店冲印,一种是在家里打印。那么哪种方式适合你呢?    我选择,我喜欢    我一直认为,摄影不在于照片拍摄的那一瞬间,而在于从拍摄到制作成照片的整个过程。对于银盐类的彩色照片来说,很少有摄影师自己去完成照片的冲印过程。而彩色照片的最终输出效果完全
期刊
期刊
在尼康F5面世长达8年之后,尼康在2004年的秋季推出了F6。如今,尼康D70已然降到了6000元左右,D2X 也昂首亮相。尼康F6因何而生呢?它会成为传统胶片的救世主还是成为胶片顶级相机的最后绝唱呢?    独白下的传统    尼康出F6啦,这可真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第一次对尼康的顶级单反相机感兴趣,还是在看电影《廊桥遗梦》的时候,主人公罗伯特手持尼康大F相机浪迹天涯的潇洒形象,曾经是我梦想
期刊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摄影,大约是四十年前吧。看见拿相机的人我总是投去无比敬佩的目光。上初中时,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局长,他有一架相机,时不时地在同学面前显示,每次他把相机带到学校,我总是借过来摆弄一番。慢慢地我和那位同学交上了朋友,为的是多看几眼、多摆弄几下他的相机。为了讨好他,我还把每个月发给我的6斤细粮票分给他一半,以每月3斤细粮票的代价,我对相机和摄影有了粗浅的了解。可就在这时,
期刊
日前,偶然看到一本画册——《中国传世风光摄影》。翻看后,不敢对书中作品妄加评论,起码对中国的风光摄影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说受益匪浅。想起近年来风光摄影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简直发展成了一场全民的艺术创作活动,心里禁不住一阵阵地狂喜。风光摄影能够净化心灵、教化国民,进而在推动旅游、拉动经济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风光摄影并不简单,但也不那么崇高和神秘,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易于亲近的一个摄影种类。让我
期刊
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除了拍照片,我也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一来可以检验作品的水平如何,二来有些收入,争取用摄影养摄影。经过几年的摸索,在经营图片方面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平时多储备照片    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我出售的作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家庭装饰类,在此类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花卉昆虫,其次是风光和小品等,无人问津的是人物方面的内容;二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宣传类,此类中用得最多的是一些
期刊
2004年11月,北京爱普生影艺坊里,柔和的灯光映衬着25幅1米左右的黑白照片,平添了许多怀旧色彩,充分演绎着一个个泛黄的、朴实的黄土地上的故事。面对这一幅幅经过时间冲刷的照片,人们仍能感到照片中透出的朴实与震撼!这是爱普生影艺坊成立一年以来,第一次展出黑白作品,而作品的主人正是以《麦客》、《四方城》闻名的陕西纪实摄影家侯登科。  侯登科一直有一个愿望:拍摄黄土地上的女人、回报给予他生命的女人、向
期刊
一年一度,我们总要对过去的365天做一次回眸,检视匆匆而过的步履间,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还当追寻些什么?盘点意味着更多的审视、更清晰的认识。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人物盘点。强势媒体以其强劲的广而告之的作用,用“感动”之笔让全中国人民记忆那些撞击心灵的生命传奇,体验人类情感的真切洗礼。  中国摄影传媒大奖,是中国摄影的业界盘点。它以与影像相关的人物、事件与装备三大方面为基础,借助网络推
期刊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那里群峰巍峨,地势险要,景色迷人,具有“雄、险、秀、奇、幽”的特色。  井冈山平均海拔500米,最高峰为坪水山,海拔1779米。有八大景区,320多处景点,大部分景点海拔都在800米以上。因开发时保护较好,迄今保存完好的次原始森林就有4处,面积7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井冈山的摄影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崇山峻岭之中栖身着多种有科研价值的动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