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故事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烹泉壶有一个特别的名字——铜柄鹤首菊筋壶。
  这把壶的设计者是两位年轻设计师赵明洲与陈吉树,一位来自北方,一位身居福州。因为喜欢古器物和茶,两个人成了好朋友。用赵明洲的话来说,是同为“恋物”之人。有感于市面上找不到称手又美观,同时价格又合理的煮水器具,两人便开始自己着手设计。
  2018年年初,两位设计师在工作之余开始构思。陈吉树擅长金工,完全可以负责器物的金属部分;赵明洲来思考主材,是陶瓷或是其他,从哪些角度结合这两个部分,能否量产等问题。
  喝茶这件事已经非常普遍,除了价格不菲的铁壶银壶,茶具里好看的烧水壶似乎选择并不多。而且有不少人会顾虑,担心陶壶容易烧坏,金属电壶又过于工业化,破坏气氛,传统茶道器具古典繁复,年轻人欣赏起来又有些障碍。
  如何才能做出一把老少咸宜的壶呢?这把壶应该既有古典韵味,又不会太充满设计感;合理又耐用,价格还不能太贵。
  赵明洲熟悉玻璃这种材料,在国内,制作玻璃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利用模具成型,也可以实现量产。高硼硅耐热玻璃可以直接上火,而且玻璃是透明的,無论是烧水还是煮茶都适宜。金属质感的配件和透明的玻璃搭配,让烧水壶这个重要的角色变得有趣起来。
  确定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设计。
  两个喜欢喝茶的人,希望这把壶能小巧一些。就好比日本茶道所讲究的烧水器一般,两位也明确了得多从传统器型里,尤其是银壶中找灵感。在煎茶道具中,银壶的体积形状比较轻盈,成为器物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为了增加壶的观赏性,赵明洲与陈吉树借鉴了中国紫砂壶中形如菊瓣的筋纹器,可以增强壶的造型感和肌理。
  “设计时,要什么或许会模糊,但不要什么却相当清楚。”设计创意阶段较为顺利,但落实到草图时,还是经历了一波三折。
  坊间之壶,要么壶柄相连,要么像日式的玻璃壶,以单点连接壶身,会左右摇晃,静置时壶把折下,两种方式都较为常见。基于此,两人开始思考如何打破原来单点固定的形式。
  赵明洲与陈吉树希望用两根小的壶柄,支撑形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套上一个像铜管或者木头的部件,使得壶柄最后立起来,视觉上会显得很挺拔。他们最终决定用两根比较粗的铜丝,上面再套一根铜管。铜管正好能旋转,还能隔热。这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既赏心悦目,又能实现器物功能。
  在造型上,赵明洲与陈吉树希望器物既有古典韵味又有当代特色。他们在壶把的造型上,用了更简单的方法,就像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一个倒梯形,壶盖跟壶身用菊瓣纹路,壶嘴是一个比较像“S”的曲线造型,也叫“三弯流”,这种壶流的设计,能让器物更好地出水。
  壶身的部分,两人希望强化东方的审美,大致像一个梨壶。在壶钮上,两人花了一点点小心思。坊间大部分的壶钮,以球形、圆柱形为多见,赵明洲与陈吉树设计了一个倒樱桃形。这个形状上小下大,制作时需要再用一个模具去辅助完成。整体比例出来以后,拿在手里应该是亭亭玉立、比较秀气的感觉,拿捏时也比较方便。
  而关于壶嘴,他们延用了日本煎茶道具里对壶嘴的一种称呼——鹤嘴,他们觉得这个名字特别适合此壶的造型。至此,壶终于有了名字。
  赵明洲与陈吉树前期花了大力气设计、生产出来的铜柄鹤首菊筋壶,投入市场后好评如潮。2018年12月中旬生产的第一批500只鹤首壶很快就被售罄。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市场竟出现了大量的盗版产品。
  两人淘来了所谓的复制品,和真正的壶相比,还是能看出许多“端倪”。真正的壶,每一把的质量均在250克左右,也就是半斤,因为需要拿在手里保持一定的分量感。而市场上的复制品的材料差不多减半,因为没有原始模具,直接在正版壶上翻模,在许多细节上有所缺失,比如说菊纹、壶盖,甚至是壶钮的倒樱桃形。壶钮一般直接用圆柱形或圆球代替,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成本。这让赵明洲与陈吉树很是头疼,这段时间算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
  在鹤首壶诞生1年之后,我们了解了设计开发背后的故事与困境,决定一起参与,重启这个项目。我们赋予了它新的名字——烹泉壶,同时优化了铜把手的工艺。大家一致认为,“没有什么对抗盗版的最佳方式,只有认真把器物做好”。我们也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好设计,一点点更新人们的器物生活。
其他文献
造鸟记  www.lisalloyd.net/for-sale  伦敦纸雕艺术家丽莎·劳埃德(Lisa Lloyd)从动植物身上汲取灵感,将观察、体会到的细节之美用纸艺表达出来。要制作一件鸟类作品,她首先需要用薄纸或卡片搭建骨架,然后用镊子将4 000多张由她亲手裁剪的几何纸片安装上去,整个过程繁琐而细致。这件包含了蓝鹊、大啄木鸟和知更鸟在内的作品,需要花费她2个多月的时间方能完成。除了在个人官网
近日,深圳中心书城推出流动美术馆,集中展示了10位近代国画名家的代表作复制品。美术馆应用了“图像扫描 移动应用”技术,让参展人在扫描图像画面的同时获得2分钟的画作语音导读,结合新的语音技术让观众更加生动的了解艺术名家。这种新颖的展览技术,给工艺美术界提供了新的借鉴。
从 Laokoon Design 设计的这款另类台灯就可以看出这个来自匈牙利的工作室的独特个性。混凝土制成的底座,带着浑然天成的沉稳感,当点亮球状耐热玻璃中的发光管,外层似鳞片般的灯罩会投射出美丽的光影,似是阳光在海浪中起舞。为了寻找到这种能够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彩色几何形状的灯具材料,设计师们不断地用高品质的塑料制品进行实验,几经筛选才最终确定。经传统的手工缝制与编织后,再融入当代设计,灯具靓丽
[摘 要] 美国高技术学校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已经初具规模,其在课程编制、学生管理、评价手段等方面均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去当地工厂和企业实习的机会。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引了来自世界和本国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高技术学校有许多办学经验对我国的新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办学理念;课程编制;实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 G5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日本设立国家数理天才养成所  ◇刘占山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选择5所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设立国家数理天才养成所,面向在数理方面有卓越追求和能力的儿童和中小学学生,特别是能够理解高难度数学的学生,开设“未来的科学者养成讲座”。为保证被选定的5所学校能够提供确保学生高度发展的学习环境,文部科学省提出了2亿日元的预算要求。  开设讲座的学
熙熙攘攘的墨尔本科林斯街上,爱马仕店铺橱窗内的一件特殊展品吸引着来来往往的目光。它既不是考究的大衣,也不是精致的裙子,而是一件纸质复古机械艺术品。走近细看,每一个支架、齿轮和传送带都极其精致考究,仿佛随时都会伴着轰隆声和升腾的蒸汽运转起来。这件作品的作者正是澳大利亚的艺术家丹尼尔·阿格达各(Daniel Agdag)。  细节控的修修剪剪  推开丹尼尔工作室的门,屋里的景象会让你惊讶得说不出话:墙
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设计师楚艳的原创时装品牌“楚和听香”带来一系列以敦煌壁画为元素的服装。这些清新淡雅的服装运用唐朝齐胸襦裙、交领上襦、百褶留仙裙等元素,将传统的腰带夸张处理,成为点睛之笔。所采用的面料使用草木染技艺,配上唐风暗纹团花,每一件服装都充满了浓浓的唐韵。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回到唐朝,都会为这样的服装惊艳吧!
每一款手作产品的研发,品物集都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尝试一些新的探索。打造出来的作品既是日常之物,又带着些许诗意和幻想,超乎于日常。  拼木耳飾  将不同颜色的木料拼接成马赛克图案,良材与短料,榫卯与粘接,让拼木不仅仅是技艺。  ¥210元不规则耳饰  这款拼木极具难度,需先将各个单元打磨平整,让它们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再仔细打磨抛光,方能成犁。  ¥260元项坠  选用特殊的木材拼接完成,从不
柴烧,是中国古老的烧制方法,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常分为底釉与自然釉两大类。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制瓷标准中,柴烧不太被文人雅士欣赏,谓之为“瑕”。然而,与传统柴烧审美截然不同的现代陶艺创作正在盛行。  柴烧之美,贵于在地塑造,亦贵在自然天成。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持续建设,两地陶艺文化一跃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成渝两地柴烧人将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与天府文化,通过一件件有心有趣的柴烧器物温情
人们都说爱猫的人都有艺术天赋,那世界上诸多艺术家变成猫的话,又是什么样的呢?来自英国德文郡艾塞特的设计师尼娅(Niaski)就大开脑洞,把弗丽达、毕加索、梵高、亨利·马蒂斯等大艺术家变成了一只只猫咪胸针。虽然形象大变样,但却能让人一眼认出“猫咪”的原型是谁。  約49.2元  www.niaski.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