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玩沙,乐趣无穷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enhv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沙子是一种天然的、取之不尽的游戏材料。通过玩沙可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建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
  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沙可以增加感情,是一项理想的、乐趣无穷亲子活动。
  一、学趣
  因沙游戏有其安全顾虑,且会弄脏衣物,因此家长应陪伴幼儿学习做好玩沙前的准备,使每个孩子都能从沙游戏中获得乐趣及发展刺激。
  (一)学准备
  1.材料准备 :与幼儿共同准备充足玩沙工具如:桶、铲、推车、做各种造型的工具等,还有清洁和防晒工具帽子、鞋套、洗手的水等。穿外表比较光滑的衣裤非常便于清洁。准备一瓶滴眼液,万一不慎有沙子进入跟中,可以做清洗。
  2.知识准备:玩沙游戏前教给孩子一些沙的基本特征;玩沙工具正确的玩法。
  3.玩沙游戏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应明确地将必要的玩沙规矩告诉宝宝。例如: 玩沙时不揉眼睛;不扬沙子,不吃沙子;玩好后将身上的沙粒拍打干净将玩沙工具收拾好等等。
  (二)学技法
  玩沙是需要技能的,在玩沙的过程中幼儿要学习认识玩沙工具以及如何根据需要正确使用玩沙的工具。
  玩沙工具多种多样,有硬塑料制成的各种颜色的小铲、小勺、小桶、漏篮、小推车等,家长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如雪碧瓶、色拉油瓶、塑料瓶盖等自制软塑料玩沙玩具。通过运用范例、示范、建议和提醒等方法让幼儿学习,例如家长启发幼儿做小饼和蛋糕时可引导幼儿通过工具或者徒手将沙放入器具中,再用“拓印动作”将器具翻转反扣在沙地上,形成模型。用“按压动作”对沙施加若干次力量,加固模型形成。或者直接对沙进行按压动作。最后用“捋平动作”——将多出道具边缘平面的沙捋去,使沙表面和道具边缘大致处在同一平面。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蛋糕完成,幼儿也学会了运用“填充、加水、拓印、按压、铲挖、拍打、倾倒、堆塑、打洞、挖井“等许多玩沙的技能。
  在亲自操作材料中,幼儿认识了结构材料的性质、大小、颜色、形状和重量,获得一些空间概念(上下、中间、旁边、高低、前后、左右等)和数学的概念,如一一对应、记数、序列、整体和部分等,并领会可逆性(造好塔,塔倒,恢复原状)。
  二、玩趣
  喜欢玩沙游戏几乎成了每个小朋友的天性,沙子有流动性,踩上去会下陷,从高处又可滑下,特别是抓一把时,指缝中沙粒的流动会给幼儿一种特殊的感受。
  幼儿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下,自由自在的玩沙,铲沙、搅拌、装进、倒出、量量、压扁、用模子倒出形状或插上各种树木、动物,用沙子做“装入倒出”游戏等等。通过铲沙子,既锻炼了手的精细动作和肌肉的力量,又对小桶、容器、與沙子、内容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理解,尤其是把装满沙子的容器倒扣过来,出现一个个造型时,会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干沙与湿沙还可以有不同的亲子玩法。例如干沙可以玩“寻宝游戏”:家长把鲍鱼、扇贝、海螺的贝壳洗净、吹干,埋在沙子里。然后,让幼儿找出不同类型的贝壳。一方面可以锻炼耐心,一方面可以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又如“数数游戏”:家长可以延伸以上玩法,跟孩子玩数学游戏,如要求找出5个圆形的贝壳,让孩子掌握数字及把物件归类的概念。还可以把英文字母收在沙堆里,然后跟孩子玩串字游戏。那么湿沙可以玩“挖小山洞”只要加入水,沙的玩法就可以变得奇妙无穷。将沙子堆成多个小山丘,让幼儿用工具在这些小山丘上挖出一个个小洞,锻炼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从此衍生出制作小碉堡的游戏。又如:“自制水道”家长首先在箱盖上铺一层薄薄的沙子,然后从中挖出一条Z形或S形的小河道,宝宝可以在小河道上放上船模,编撰自己的水上历险故事。
  这些“让人摆布”的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诱发了幼儿的奇妙想象和欲望,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会给家长和孩子增添情趣。
  三、“妙”趣
  沙既是固体的,又是流体的,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幼儿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加上水,水可以将沙固化,也可以将沙液化,和沙一结合,就变得奇妙无穷。
  沙的质地、重量、黏度使它成为一种千变万化的操作材料,促进了幼儿对沙子特性(如沙粒大小、质地、重量等)的基本认识,在幼儿的玩沙活动中,幼儿通过感官的刺激,可以了解物体的性质,如:了解干燥的沙子和潮湿的沙子的不同点,体验沙子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通过一些材料的提供,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皮亚杰的物质守恒操作,例如,在他们使用不同型号的容器盛沙子的时候,他们会了解到“多于”“少于”“相等”等概念,初步了解到体积和形状的简单关系等。而湿沙是探索空间关系和形状的最佳材料。例如:给孩子提供一些模具,要求幼儿做四到五个圆饼,并按照从小到大不同的直径排列,这个任务孩子需要理解容器形状和要完成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孩子经过大量的操作和比较,才能够选择合适的容器并且能把它们按照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在这样的不断操作中,幼儿理解了比较抽象的数学和科学概念。
  玩沙游戏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亲子玩沙的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增长知识,同样也给家长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沙子,是孩子最棒的玩具。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带上你的娃娃,赶快行动起来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同一个班级,同一张课桌,一起读书,一起听课,一起做作业,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度过高中三年美好的青春时光,这可能是高中同桌一辈子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关键字:同桌;伙伴;朋友  当今,部分高中学校,可能是因教育资源的缺乏,也可能是因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高中学校仍然是采用大班级的教学方式,这样班级就不得不让两个学生同坐一张桌子,也就有学生之间的同桌之说了。而现在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人
期刊
摘 要:比较教育学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一定的哲学、时代背景。1817年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使比较教育学成为正式的学科,与此同时的几位比较教育家的研究值得我们对认真思考。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研究;思考  一、比较教育学奠基时期的相关研究  除马克—安托万·朱利安外,法国的维克多·库森、美国的霍勒斯·曼和亨利·巴纳以及英国的约瑟夫·凯等都是比较教育奠基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  一、实施网络化教学的目的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
期刊
摘 要:海外留学日渐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家庭的子女参与到这样的求学过程中。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优质生源、学科建设,还涉及到办学经费。面对这样的求学现象,必须客观公正的加以对待。  关键词:留学潮;高等教育:影响研究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海外留学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深层原因,研究它对我国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种种方面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客观公正地看待这种有别于过去的教育现象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继续教育的需求对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也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对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的另一提升。对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提升及整体水平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继续教育在辽宁省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继续教育;辽宁省;现状和发展  我国的经济建设随市场的发展而变化,市场的发展随着人才的高端量变化。市场
期刊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明显的性格特点:不爱学习,处事能力、自制能力较差,做事情较为叛逆,不考虑后果,从而导致打架斗殴现象不时发生。要改变这种状态,简单偏激的教育方法只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并且对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指导,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均有优劣两重性,为此要不断地进行扬弃,发扬其性格中的优点,涤除性格中的弱点。优化性格绝非一朝一夕,要在小事中不懈坚持。心理学家巴甫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内涵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到高校方方面面的管理艺术,是校际间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其根本在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地方高校发展的主导方式。文章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必要性和迫切性入手,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比较,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现实依据、战略重点和发展路径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地方高校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自己从事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当代人才成长理论,总结了我校专业学生教育的做法,即一个立志,两个养成,三个保障,这种做法通过实践,在我校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现把我校的做法以此文呈现给从事中等职业职业教育的同志,大家相互借鉴和促进。  关键词:立志;成人;习惯;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和初中未毕业的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
期刊
我校自2007年9月以来,坚持开展感恩教育课题研究,制定周密计划,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出版《感恩麻中》画册,全面总结感恩教育成果,2013年9月出版《麻中风华》画册,更是校友感恩母校的写照!2014年1月,我校《感恩教育研究》课题获得二等奖。回顾我校开展感恩教育研究历程,我有几点体会: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我校从2005年起,在校长的
期刊
摘 要:“知行并进”是张謇在中国教育转型发展之初所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主张,分析其变革价值、传承价值、实践价值,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過程和作用,全面深入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之。  关键词:张謇;知行并进;历史价值  “知行并进”是张謇核心的教育理念,面对百年前的教育精粹,我们从历史的视角剖析其存在的价值,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和作用,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是传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