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法律白条”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将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法律化、制度化。
  
  "如果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得以建立,薛宝玲就不会在南宁法院一拖再拖、医疗费用索赔迟迟无果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境遇。"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贵翔认为,国家应当尽早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于不能及时得到应有赔偿的被害人,国家承担一部分补偿费用将起到巨大作用。
  2006年12月28日,陕西汉阴县铁瓦殿道观惨案的制造者邱兴华被执行枪决,11个被害人家庭拿到了判决书,却无法拿到法院判决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金额,赤贫的经济状况让邱兴华的家庭无力支付,一纸法院判决在11名被害人家属手里成了"法律白条"。
  刑事案件被害人得不到经济赔偿的状况数不胜数,"法律白条"随处可见。在我国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而遭受损失,获得赔偿和补偿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犯罪人进行赔偿;二是通过政府协调,由政府或有关单位进行补偿。但实际上,80%以上的被害人无法从被告人处得到赔偿。由政府或单位进行补偿的,由于没有法律规范随意性比较大,也缺乏公平性。在犯罪者无力赔偿,又没有其他社会救济的情况下,国家补偿制度的缺失导致被害人生存或正常生活出现危机。
  2007年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部署2007年人民法院工作时提出,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研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成为其中一项要务。早在1963年,新西兰第一个制定了被害人损害补偿的法律。此后,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通过立法,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联合国在1985年通过了《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成员国对刑事及滥用权力的被害人的补偿制度得到进一步肯定。我国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首先必须厘清一些核心观念。
  目前,学理界对于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立依据尚持有不同观点,主要包括"国家责任"和"社会保障"两大原则。"国家责任"在于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固然有个人原因,但其成长过程和国家的管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国家对其公民负有防止犯罪发生的责任。面对犯罪行为,国家难辞其咎,理应对被害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障"是当公民发生生活困难时,社会有责任维护公民生存权。
  那么,是否所有刑事案件中没有得到被告人足够赔偿的被害人都应当被列入制度补偿对象?对此,马贵翔认为就"国家责任"而言,应该囊括所有人,对所有没有得到足够赔偿的刑事被害人都施行这一制度将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性。但就目前经济状况来看显然不能满足这一充分条件,在贫困地区吃饭生存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只能依靠"社会保障"原则,率先满足那些生活陷入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将更有迫切意义。
  "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将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法律化、制度化。"马贵翔指出,补偿的深度从现实可行性来看,首先应从保障被害人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基本生活费用开始,逐步扩展到所有应当的赔偿。
  现阶段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包括赔偿程序、赔偿最高限额、赔偿对象限定等在内的诸多问题都需要在机制体系中逐项建立。"要真正实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亟解决。"马贵翔指出,这套机制的完整建立除了要通过人大立法加以肯定之外,现状中不少被告人认为刑事判刑就可以免除经济赔偿,或者进行经济赔偿后就可以免去刑事判刑的错误观念也应当尽快破除。
其他文献
医调委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来缓解纠纷造成的矛盾,这样它的能量就比以往大许多。    根据上海市司法行政部门统计,目前上海有3类纠纷表现相对突出。排在第一位的是动拆迁纠纷;第二位是劳动争议纠纷;第三类是医患纠纷。从处理纠纷的难度上来看,医患纠纷要排在劳动争议纠纷的前面,名列第二。  2006年,上海全市发生的医患纠纷共有1700多起,比2005年上升了28%,由此引发的上访
又有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环境污染能引起癌症和生育缺陷。一项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显示,一组干扰内分泌的化学药物能够妨碍繁殖的荷尔蒙,并由此可能引发不育;而且这些化学药物同样也能改变繁殖的行为,并将由父辈们传给下一代。如果这项研究正确,这些改变可以让自然重新进行选择,从而改变进化的过程。  2005年,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繁殖生物学家迈克·斯基纳领导的一个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了
四川乐山嘉农镇加华村农民王洪全,原是乐山市机砖厂工人,1993年与女儿调换身份,女儿进厂,他的户口迁回加华村。2004年,村里土地被征用,多数村民质疑王洪全的农民身份,在市里和镇上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村民投票剥夺了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他不能享受拆迁补偿,也不能继续承包土地。王洪全与村委会对簿公堂,至今仍然没有结果。  这是一场“民主程序中的多数人暴力”,还是乡村治理中的合情之举?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
上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后,凯末尔将军大力推动国家世俗化,奠定近代土耳其政体。土耳其似乎要向全世界表明,伊斯兰教义和民主并非水火不容。土耳其在国际舞台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它的军队数量在北约中仅次于美国,土耳其处在欧洲能源路线的重要位置,也是中东地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如果入盟谈判成功,土耳其将成为人口最多的欧盟国家。但土耳其的民主并不稳定且十分脆弱。土耳其军队一直是世俗制的最坚定维护者。军队曾三
放眼人类历史,城市与水从来共生共荣。  为城市奠基的先民总是逐水而居。然而,他们的远见,赶不上人类繁衍和城市膨胀的匆匆脚步。昔日令人赞叹的浩浩汤汤,对于亚洲越来越多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早已不再雄壮。更何况多少河流污浊浑沌,濯缨濯足,均已不堪。  在中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212升,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68升,巨大的落差,勾勒出的是生活方式的嬗变,与生活品质的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城市与
2004年开始,上海启动大面积换管工程,预计2010年前所有老旧供水管道将得到改善,因爆管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将大幅缩减。    百年老水管爆管了    2006年9月27日晚上9点,杨树浦路88号门口的路面突然出现数十平方米的破裂带,大量地下水从翘起和塌陷的路基裂缝中喷涌而出。短短数分钟,几百米长的道路汪洋一片。  几公里外,赵智伟的手机铃声突然大作。担任沪东供水管理所虹口养护站站长,他清楚掌握着辖
分质供水的提出和实施似乎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关心的饮用水问题,也能避免桶装水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但实施过程中人们却发现这并非是一条合理的解决之道。    城市供水如何应对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许多人知道,生产桶装水要消耗大量水资源,那么,用两根水管分质供水是不是可供选择的出路?  一般而言,每人每天饮水量不过2升,城市供水中仅1%-2%供饮用,因此将全部生活用水都按饮用水标准处理看似既无必要
据统计,中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212升(含公共用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68升。    人多水少    杨索做好一切准备,站在浴室水龙头下,插卡,一瞬间,热水哗啦啦地流出来。杨索用最迅速的动作全身搓洗,那景象,跟电视剧快放差不多,5分钟,搞定,抽出卡来,淋浴立即关闭。杨索舒了一口气,很得意,他洗这次澡只花了5毛钱。  自从上海的这所大学浴室改为刷卡计费,杨索和他的同学们都在研究如何
需要用户直接参与废水收集的非工程化的节水方式,不仅节水效果有限,而且节水过程会对生活品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节约一桶水时刻准备着。"  广州东风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杨以涵调皮地说。她身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落落大方地坐在记者面前。这个书生气十足的孩子发动了一场家庭总动员,号召全家每个人每天节约一桶水。  令杨以涵颇感挫折的是,爷爷奶奶一开始就拒绝响应"节水革命"号召,理由是"太麻烦了"。杨以
定额用水这样的政策更适宜在企业实施,而不应该考虑在市民生活用水领域全面实施。    限水是不是城市居民绕不开的一条路?对此,记者采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南方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庆秋。  记者:定额用水管理会否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的一种管理思路?  陈庆秋: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如此快速发展的态势如果一直持续,未来水资源供需情势难以令人乐观。定额用水是我们实现中国用水量零增长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我作为水政策领域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