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小管家”的节水实验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6827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用户直接参与废水收集的非工程化的节水方式,不仅节水效果有限,而且节水过程会对生活品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节约一桶水时刻准备着。"
  广州东风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杨以涵调皮地说。她身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落落大方地坐在记者面前。这个书生气十足的孩子发动了一场家庭总动员,号召全家每个人每天节约一桶水。
  令杨以涵颇感挫折的是,爷爷奶奶一开始就拒绝响应"节水革命"号召,理由是"太麻烦了"。杨以涵提供的方法是:把一个5升小水桶放在厨房里,将每天做饭的淘米水倒进小水桶里,然后循环使用之,可以先洗菜,洗完菜的水可以浇花,还可以拖地……
  "可是小水桶要搬来搬去,很麻烦,爷爷奶奶不愿意这么做。"
  杨以涵于是动员身为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区委书记的爸爸去给爷爷奶奶"做思想政治工作",她自己也给老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人一天节约一桶5升的水,约有1000万人口的广州市一天就可以节约5万吨水!
  然而,爷爷奶奶依然"怕麻烦"。杨以涵和爸爸妈妈商量,决定"调兵遣将"帮助爷爷奶奶家节水。具体的做法是,让小叔和小婶去给爷爷奶奶做饭。
  一个月后,交水费的时候,爷爷奶奶惊讶地发现,仅仅是淘米水的循环利用,竟然就能节约近一吨水,杨以涵家的节水量还要多,超过了2吨水,"爷爷奶奶终于变被动为主动了。"
  2006年4月底,这场"节水革命"的发源地,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的小朋友们向广州225万个家庭发出倡议:每天节约一桶水。杨以涵和同学们自称"节水小管家"、"节水先行者",把学校教授给他们的一套"节水革命理论"搬回家。
  他们的"导师"是陈潇,广州市环保局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东风东路小学家长委员会主任,正是这个身份让这名热心公益的环保人士走进校园,传播节水理念,推动节水行动。
  去年初,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口号遍地都是的时候,陈潇与校方商量开展"节水革命"。她想的是要让节水变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带学生上街做调查问卷,问市民知道节水的重要性吗,答案全是’知道’,可是再问有节水行动吗,答案都是’没有’。"这个调查结果让陈潇更清楚,必须找到一条简便可行的节水方案。
  一次,她在家里做饭,随手把淘米水倒进脚边的一个小水桶,刚好满了,"突然一个灵感来了":每天节约一桶水!不久,在校方的支持下,陈潇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利用每个月回收废旧物品的钱向每个学生赠送了一个红色的5升小水桶。
  "节水革命"首先在310名六年级学生家庭中开展,一个月后,学生们报出统计数字:310户家庭本月共节约134.88吨水。最多一户学生家庭节约了2.2吨,日均节水73.3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广州市近日起试行的人均居民日用水定额数(210升)的三分之一。
  "73.3升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大致相当于10分钟的沐浴用水量。"
  "当我把小水桶带回家时,爸爸妈妈非常吃惊。"杨以涵回忆说,爸爸妈妈觉得学校能想到推动家庭节水"很出人意料"。
  她教爸爸妈妈将洗手水、洗菜水、淘米水等都放入她的红色小水桶里,然后循环利用,从开始每天节约1桶水到3桶水,最多时一个月差不多节约了4吨水,"节水又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后来,杨以涵发现爸爸妈妈"又回到从前了":洗手擦肥皂的时候他们不关水龙头,特别是洗澡的时候,整个过程水龙头都在哗哗地流,杨以涵趴在门上听,着急得不得了。
  在学校里,也是这么一个过程,"刚开始,同学们都觉得节水很好玩,热情很高,可是后来呢,有些同学慢慢觉得不是很方便,觉得麻烦,热情、信心渐退了,甚至把小水桶淡忘了。"
  事实上,陈潇开展这场"节水革命"是一种"单一家庭回用"节水方式,即在一个家庭内部收集沐浴、盥洗和洗衣等优质杂排水进行再利用,用盆或桶将收集到的生活废水储存起来,用于冲厕和拖地。
  华南理工大学南方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庆秋分析说,这种节水方式需要用户直接参与废水收集,是非工程化的节水方式,不仅节水效果有限,而且节水过程会对生活品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陈庆秋提出了"生活废水跨层再利用",即通过工程技术,收集上一楼层的生活废水用于下层冲厕,所收集的上层生活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依靠重力送入下层冲厕。这是一个美好的构想,不过,政府主管部门告诉陈庆秋,不可取。
  确实,陈潇倡导的"节水革命",需要人付出额外的劳动,但是,惰性是人永恒的缺点。杨以涵的爷爷奶奶嫌"小水桶要搬来搬去很麻烦"和她的爸爸妈妈出现反复,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节水之路,知易行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孩子已经把节水理念和方法带回家,就像陈潇告诉记者的那样,广州市民对节水号召的知晓率可达95%,至于行动力,则可以一步步推动。
其他文献
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要么跟随趋势进行波段操作,要么定期投资寻找平均收益。  我来问大雪:  我是今年才入市的新股民,很想认真学点东西。市场上有技术分析派,还有价值投资派,我到底学哪一派好?    大雪来回答:  《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气宗主张练气,貌似价值投资,剑宗主张练剑,貌似技术分析,两派内讧的结果,气宗的岳不群当上掌门,但在嵩山武林大会上,却以避邪剑法夺冠。所以按照辩证法的观点,鱼和熊掌
吉祥物征集将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份作品都会有专家认真评审。    4月29日下午细雨蒙蒙,"玫瑰公主"号游轮慢慢行进在黄浦江上。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办的"吉祥世博·吉祥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创意研讨会"在船上隆重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执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副市长杨雄,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
医调委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来缓解纠纷造成的矛盾,这样它的能量就比以往大许多。    根据上海市司法行政部门统计,目前上海有3类纠纷表现相对突出。排在第一位的是动拆迁纠纷;第二位是劳动争议纠纷;第三类是医患纠纷。从处理纠纷的难度上来看,医患纠纷要排在劳动争议纠纷的前面,名列第二。  2006年,上海全市发生的医患纠纷共有1700多起,比2005年上升了28%,由此引发的上访
又有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环境污染能引起癌症和生育缺陷。一项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显示,一组干扰内分泌的化学药物能够妨碍繁殖的荷尔蒙,并由此可能引发不育;而且这些化学药物同样也能改变繁殖的行为,并将由父辈们传给下一代。如果这项研究正确,这些改变可以让自然重新进行选择,从而改变进化的过程。  2005年,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繁殖生物学家迈克·斯基纳领导的一个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了
四川乐山嘉农镇加华村农民王洪全,原是乐山市机砖厂工人,1993年与女儿调换身份,女儿进厂,他的户口迁回加华村。2004年,村里土地被征用,多数村民质疑王洪全的农民身份,在市里和镇上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村民投票剥夺了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他不能享受拆迁补偿,也不能继续承包土地。王洪全与村委会对簿公堂,至今仍然没有结果。  这是一场“民主程序中的多数人暴力”,还是乡村治理中的合情之举?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
上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后,凯末尔将军大力推动国家世俗化,奠定近代土耳其政体。土耳其似乎要向全世界表明,伊斯兰教义和民主并非水火不容。土耳其在国际舞台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它的军队数量在北约中仅次于美国,土耳其处在欧洲能源路线的重要位置,也是中东地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如果入盟谈判成功,土耳其将成为人口最多的欧盟国家。但土耳其的民主并不稳定且十分脆弱。土耳其军队一直是世俗制的最坚定维护者。军队曾三
放眼人类历史,城市与水从来共生共荣。  为城市奠基的先民总是逐水而居。然而,他们的远见,赶不上人类繁衍和城市膨胀的匆匆脚步。昔日令人赞叹的浩浩汤汤,对于亚洲越来越多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早已不再雄壮。更何况多少河流污浊浑沌,濯缨濯足,均已不堪。  在中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212升,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68升,巨大的落差,勾勒出的是生活方式的嬗变,与生活品质的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城市与
2004年开始,上海启动大面积换管工程,预计2010年前所有老旧供水管道将得到改善,因爆管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将大幅缩减。    百年老水管爆管了    2006年9月27日晚上9点,杨树浦路88号门口的路面突然出现数十平方米的破裂带,大量地下水从翘起和塌陷的路基裂缝中喷涌而出。短短数分钟,几百米长的道路汪洋一片。  几公里外,赵智伟的手机铃声突然大作。担任沪东供水管理所虹口养护站站长,他清楚掌握着辖
分质供水的提出和实施似乎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关心的饮用水问题,也能避免桶装水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但实施过程中人们却发现这并非是一条合理的解决之道。    城市供水如何应对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许多人知道,生产桶装水要消耗大量水资源,那么,用两根水管分质供水是不是可供选择的出路?  一般而言,每人每天饮水量不过2升,城市供水中仅1%-2%供饮用,因此将全部生活用水都按饮用水标准处理看似既无必要
据统计,中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212升(含公共用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68升。    人多水少    杨索做好一切准备,站在浴室水龙头下,插卡,一瞬间,热水哗啦啦地流出来。杨索用最迅速的动作全身搓洗,那景象,跟电视剧快放差不多,5分钟,搞定,抽出卡来,淋浴立即关闭。杨索舒了一口气,很得意,他洗这次澡只花了5毛钱。  自从上海的这所大学浴室改为刷卡计费,杨索和他的同学们都在研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