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反思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j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大数据技术,既是大数据时代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课程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数据技术以“群体画像”与“个体肖像”融合的方式全面把握教学对象信息,以即时数据与稳态信息结合的方式动态监测教学过程全貌,以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共在的方式提高教学评价效度,成为推动思政课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要看到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的限度,如思想数据如何采集、专业队伍如何建立、学生隐私如何保护等.要化解这些难题,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创新:以观念变革提升教师的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以技术变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及精准分析模型的构建,以管理变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管理机制.
其他文献
讲好中国故事旨在回应时代命题、提升国际影响力,彰显中国自信.当前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应大力拓展民间交流平台,与官方平台形成联动效应;讲好中国故事,需注重科学把握内容精髓与适时创新讲述形式.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素养评价,是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挖掘劳动育人价值、改革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素养评价实践中存在着重管理价值轻教育价值、重共性准则轻个性指标、重技能传授轻素养形成等问题.为此需要从优化评价内容、注重评价过程、突出个性特点等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和科学构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脉搏,提出了在新发展阶段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对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系统阐释和科学回答,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行动指南,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表达,对于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