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何须怨秋风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秋日的天空,像刚晒过的被子,清爽明朗。山上的树木黄澄澄一片,道路也被落叶铺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只是这样令人迷醉的景致,却被官道上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打破了协调。这支队伍披麻戴孝,全都木着一张脸,好似一群没有表情的怪物。
  行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好大的排场,这是谁家出殡?”
  “雾隐庄主母。”
  “那不是咱们当地有名的慈母,圣手公子秋天亮的娘吗?怎落得如此?”
  人群中一个说书打扮的老头压低声音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看似慈祥的雾隐庄主母,手上可沾满了鲜血。”
  24年前。
  雾隐庄凭借与邻国交界的地利,把控了两国商贾往来的交易市场。但这雾隐庄行事十分神秘低调,其财势有多雄厚无人能知,坊间传言,当地规模最大的那几家金楼银楼、绸缎庄、饭庄、客栈,包括最有名的青楼醉春坊,背后的主子都是雾隐庄。
  雾隐庄赵总管每年都会奉庄主之命远赴关内,为醉春坊高价搜罗美女。
  出生在扬州的桃叶儿自小就没了父亲,全靠母亲替人洗衣外加缝缝补补勉强度日。适逢雾隐庄赵总管到此搜罗美女,与送衣服的桃叶儿碰个正着。赵总管见这小姑娘明眸皓齿,聪慧机灵,小小年纪行动已自有一番韵味,于是甜言蜜语,巧舌如簧,竟哄得桃叶儿撇下相依为命的娘亲,乐滋滋地跟他走了。
  这一年,桃叶儿12岁。
  二
  初到雾隐庄的桃叶儿不理解为何同住的姐姐们哭哭啼啼,这里有吃有喝,不必做辛苦活,还有教习嬷嬷教授礼仪、琴棋书画,比在家的日子舒服自在多了。后来渐渐发现,身边的姐姐们悄无声息地一个个被带走,自此没了音讯,桃叶儿这才慌了,开始暗自谋划,处处留心。
  几年后,秋老庄主过世,长子秋青继任庄主。新庄主为立威,将老庄主的亲信赵总管施以训诫,赵总管心情低落,在后院漫步思忖,“正巧”碰见桃叶儿倚在树下伤心落泪。桃叶儿为了能哭得漂亮,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方练就这般“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模样。赵总管心下一动,如此惹人怜爱的姑娘,献给庄主,必定对自己有好处。
  两个各有算计的人一拍即合。
  半个月后,一直为庄主磨墨的丫头忽然生病告假,赵总管将桃叶儿找来顶缺。
  正值二八年华的桃叶儿肤如美玉,螓首蛾眉,纤腰束素,步态袅娜,未施粉黛却尽显江南女兒情态。秋青一见,果然心荡神迷。
  如桃叶儿所愿,秋青将其收入房中,百般宠爱。为能明媒正娶桃叶儿,特请来赵总管商量对策。
  三
  一个月后。
  桃叶儿有了新身份,变成江南某县主簿嫡女,改姓周。
  十里红妆,惹人艳羡。
  很快,桃叶儿怀孕了。
  很快,秋青厌倦了。新人笑旧人哭,当初的山盟海誓已湮灭在时光里。
  桃叶儿收拾起愁绪,深居简出,平安生下雾隐庄主第一个儿子——秋天亮。母凭子贵,桃叶儿也不再是当年的娇弱女子,她发现庄内大事小情实际上由老夫人说了算,野心勃勃的桃叶儿把心思放到了老夫人身上,徐徐图之。
  桃叶儿每日抱着孩子到老夫人屋里请安,老夫人疼爱大孙子,桃叶儿的谦恭温顺,得到了老夫人的满意和信任。
  桃叶儿知道如今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一旦老夫人得知自己只是普通庄户之女,还能让她当未来雾隐庄的主母吗?
  曾经是秋老庄主左膀右臂的赵总管,一次外出遇匪受伤,伤重不治,撒手人寰。
  紧接着是大夫人和妾室们,不是因故犯错终身被禁足佛堂,就是神秘消失。
  把一切看在眼里的老夫人,悔恨自己识人不察,表面上却没露出半分不悦,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直到秋天亮20岁那年。
  四
  桃叶儿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花厅见到阔别20余年的娘,顿时方寸大乱。桃叶儿害怕极了,眼看自己儿子将继任庄主之位,她马上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怎能让一个农妇搅和了。乱了阵脚的她,没去细想自己亲生母亲为何会突然来到雾隐山庄。
  天下母亲哪有不爱孩子的,其实只要桃叶儿一句话,桃叶儿的娘会二话不说隐匿乡间,不给孩子添事,没想到桃叶儿把事做得太绝了,一碟放了砒霜的点心,送走了自己的娘亲。
  桃叶儿自以为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没想到却被自己儿子看了去。
  从小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的秋天亮,仁心医者名声在外,内心却早已被雾隐山庄吞了,他不想被毒妇之子的污名所累,不惜借老夫人之手,将污名彻底抹去。
  过了几日,雾隐庄主母突发恶疾过世,享年36岁。
  说书老头所讲内宅之事,不过是冰山一角。钟鸣鼎食的雾隐庄脚下,不知踏着多少累累白骨。
  行人远远看着车队,无不唏嘘,原来这雾隐庄,隐去的是人心啊。
  有那觊觎者见微知巨,窥得雾隐庄并非铁板一块、水泼不进,于是纷纷在背后混水摸鱼,推波助澜,欲取而代之。短短几年,雾隐庄所有产业便被蚕食一空,曾经荣显一时的雾隐庄,只沦为茶楼说书人口中的一段传说。
其他文献
这是一只老迈的黑天鹅。寂寞地在一处野湖间栖息。  她曾有过自己的盛世芳华。她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曾经的主人将受伤的她,从那遥远的荒岛上收留,并带回这个城市的郊外湖泊,每天来给她喂水喂食,看着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高。她是那么地感激主人,总想为他做些什么。每到周末,主人都会骑车前来。主人手捧一卷线装书,在池塘边走来走去,高声吟诵,那是她最温馨的时刻。每年四月底,湖边雪白的樱花树一朵朵开放,清雅的幽香
期刊
办公楼和公寓楼之间,原本没有围墙,只有一道简单的绿化带。旁边,连在一起的几个栅栏充当着“隔离墙”的角色,可以让来往行人出入自由。  这一年,新一任杨姓局长调入。杨局长一上任,便开始高度关注环境这一重大课题。接二连三的大小会议上,杨局从社会环境讲到自然环境,还讲述了历史传统和习俗文化,最后郑重强调:环境是人类行为的容器,它囊括了人、事、物等全部社会存在。  杨局学识渊博,各种会议上,在讲述正文前,他
期刊
村东有一片坟地,正好在一个斜坡上,本来不高的坟头,有了这个落差,显得格外地突兀。晚上远望,那天上的星星仿佛在坟顶上闪烁。坟地的北侧是一片茂密的松柏林,阴森森的,给这片地域笼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老人们说过去的时候,一到晚上就能看见一团团鬼火在那儿跳跃,那鬼火有些像是在追逐,有些像是在打闹,有的跳跃得很高很高,同天上的星星一起闪烁,还有的向村头飞来,吓得人们晚上早早就关门睡觉。自从实行尸体火化后,那
期刊
唐代晚期,游侠诗人李生不远万里,游历南海之角。见一村子里,村民大多呈现奔走相告状,样子既神秘又激动,不觉有些奇怪,遂跟着人流前去一探究竟。  只见村中一幢大宅前,一只湿漉漉的渔网高吊在旗杆上,渔网里,好似有一人,披頭散发,看不真切。不过,从身形上看,应是年轻女子。村民站在那渔网下,指指点点,看罕有之物般。有隔得较远的,看不清楚,用力往前面挤。前面的人被挤得站立不稳,踉踉跄跄,甚至摔倒在地,不客气开
期刊
秋天是从落叶开始的,曾子君这样想着,心猛地疼了下。曾子君喜欢秋天,却不喜欢落叶,在她的心中,落叶和死亡连在一起。  门前的梧桐树合抱粗,比别的树高大得多,却经不起风的吹送,早早地就把一片片手掌般的叶子脱了下来,自第一片叶落下就止不住了,紧三赶四地将一树的叶子落尽了。秋还不深,何必呢?曾子君问自己,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梧桐树长得快,不过十来年,就长得有了好模样。还记得栽这树时,越凡对着曾子君说
期刊
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其中,《盐河人家》获连云港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看座》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第16届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入围“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风吹乡间路》获“花果山”文学奖;《忙年》获“冰心图书”奖;连续六届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偷盐》入选200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结集出版了《盐河舊事》20余部作品集。  秋天,收割稻谷的时候,街巷里总
期刊
顾野县县令于德瑞刚刚到任,便遭遇旱灾,加上战乱频仍,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百姓无以为生,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者众多,竟有农家易子而食。  眼见得百姓受苦,于德瑞心如刀绞,与师爷周顺商量如何应对。  周顺道,前任知县多收受贿赂,搜刮地皮三尺犹不知足,我虽敢怒但不敢言,只恨不能做主。而今您心系百姓,乃百姓之福,我自当助您一臂之力。在丰收之年,我偷偷找人另辟一室,库房内藏有不少粮食,建议您暂时施粥放粮
期刊
村外的那条河又干了。老陈背着个野菜筐子在河边晃晃悠悠,嘴里叼着根蔫了吧唧的蕨菜根子,上面还连着片摇摇欲坠的菜叶。自古河邊多碎石,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条河原本还是护城河,自然不逞多让。老陈沉默着把脚下踩到的小石子往河里踢,都说把岸上的石头往河底踢能去晦气,也不知是真是假。  日头开始向下落,天边变得绯红起来,天地造就的色彩自古便很难用言语去描述,只能是打心眼里发出赞叹。老陈依旧是踢着石子向前走,他并没有
期刊
我把山娃送去的时候,十几个老人一起说“来吧来吧”。十几个老人嘴巴说话,手里的活儿一刻也没有停下。他们都忙着编筐。我打听过,每完成一个,挣4块钱。老人们不停地唱歌,他们说“来吧来吧”之后,又一起唱起来。歌声像流过山涧的河,欢腾不息。  山娃可不是老人,他是一个牛犊一样的山里娃仔。山娃去过上海,他在上海开吊车。他坐在高高的吊车上看过高耸的楼、宽阔的街和潮涌一样的车流。  有一天,他一脚踩空,身体重重地
期刊
面前这位拿着话筒的人问我是否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网红人物。网红人物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问我的这个人是一名记者。  在这个地方小住过几次,倒是第一次见到记者,说是要采访我。采访就采访吧,我扶着凉气袭人的金属椅子缓缓坐了下来。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外面酷暑难挡,这样的天气能在这里落脚还是挺舒适的。可每次离开,这里的人总是说不想再见到我。嘿嘿,说真的,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里,不过,偶尔来一次也蛮有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