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食俗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aini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的前一日为“寒食节”。寒食节这天,国人有食“寒具”的食俗。
  何谓“寒具”?《客座赘语》记载:“塞具即馓子”。《民国生活历》亦云:“丹阳(南京)油炸之馓,谓古寒具。”
  寒食节食“寒具”,相传是纪念春秋时代晋国贤臣介子推的。
  介子推是跟随晋公子重耳一起流亡的臣子。危难中,他曾割腿上的肉烤熟给重耳充饥。重耳重返晋国并即位后,大封随他流亡共患难的群臣,惟独忘掉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重耳便派人寻找已隐居山中的介子推,还接受臣子的建议:从三面放火烧山,迫使介子推从没放火的那一面走下山来。大火烧了3天3夜,仍未见介子推的踪影。当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不肯出山的介子推已被火烧死,并在山中发现他用衣襟写下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以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重耳为此十分悲痛,下令每年的寒食节这天,要禁火,吃冷食“寒具”,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馓子虽称“寒具”,但并不等于寒具都是馓子。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寒具”,如镇江以“京江饣齐”为寒具。杭州、宁波一带以“青团”为寒具。
  每当寒食节来临之前,古代市场上均有“寒具”出售。在出售时,吹洞箫以招徕顾客,情韵十足。宋代宋祁的诗云:“箫声吹暖卖饧天”。“饧”,也就是用饴糖掺和面粉做成的馓子一类的“寒具”。
其他文献
我一直深信,每个学生的灵魂里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正如石块里会沉睡着一头最美的狮子。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HPVL1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载量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病变患者362例,宫颈刷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HPVL1蛋白,HC2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和保险制度的改革,医院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三级医院,为了生存
作为烹饪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天职。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摸索,发现学生做好菜的关键不在于无休止地练习做菜,而在于每次实习做出菜的质量如何,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关键还在于学生有没有钻研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做菜如做人的责任心。我们做了以下浅显的尝试:    第一:培养烹饪兴趣,从眼高手低转为脚踏实地  兴趣是引起学生注意的磁石。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什么如果学生缺少兴趣,心不在焉,实习起来必然没有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