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小露珠回来了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ongmi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尝试做小实验,学会记录实验结果。
  3.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小青蛙和小露珠》,相关图片,电茶壶,茶壶盖,小托盘,镜子,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猜猜是什么
  师:宝贝们,荷叶上这些“晶莹透明像水晶,光滑圆润像珍珠”的东西是什么?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露珠的故事,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小露珠去哪儿了
  1.播放PPT,讲述故事至第4段。
  師:太阳出来了,气温慢慢升起来了,为什么小露珠就要走了?她到哪儿去了呢?
  2.幼儿分组实验,感知“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师:今天老师起了个大早,收集了很多小露珠,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小露珠会不会变成水蒸气。要将水变成水蒸气,需要请工具来帮忙。你们后面的桌子上已经放了电茶壶、茶壶盖和一些露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操作。教师接好电源,幼儿在茶壶里放入露珠,打开开关开始加热……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冒出来的气体——水蒸气)
  (3)幼儿记录、交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三、小露珠回来了
  1.播放PPT,继续讲述故事5~7段。
  师:故事中的小露珠去哪儿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有办法能让水蒸气再变成水吗?(幼儿讨论)
  2.再次实验,探索“水蒸气—水”的还原过程。
  (1)出示茶壶盖、不锈钢托盘、镜子。师:摸一摸这些东西,有什么样的感觉?(凉凉的)水蒸气遇到这些凉凉的东西会变得怎么样呢?
  (2)幼儿继续操作,并记录结果。师:说说你们的发现。(水蒸气又变成了水)
  3.小结:原来温度升高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4.根据PPT图示讲述小露珠变成云又变成小水滴的变化过程。
  四、创编故事
  师:冬天到了,小青蛙冬眠了,荷叶枯萎了,咦?小水滴去哪了?我们一起来创编《小青蛙和小露珠》的故事吧。(小水滴变成了冰,春天来了,冰又变成了水……)
  活动反思
  1.重视实践,让科学探索活泼生动。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本次活动我们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幼儿分组边实验、边探索、边交流、边记录,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
  2.借助课件,让科学活动妙趣横生。考虑到原版的绘本不太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们制作了形象生动拟人的PPT,还制作了水的变化流程图,视听结合,直观形象,有效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附故事:小青蛙和小露珠
  天刚刚亮,太阳还没出来,小青蛙坐在荷叶上,看着荷叶上的小露珠快乐地滚动着,“你好,小露珠。”小青蛙跟小露珠打招呼,“你也好呀,小青蛙。”小露珠开心地回应着。
  小露珠一会跳到小青蛙的肚脐里挠痒痒,一会又滚到小青蛙的手心里呵呵气,“哈哈,痒死我了!”小青蛙在荷叶上又笑又跳。
  小青蛙笑着跳到了岸上,说:“哈哈,现在你弄不到我了。”小露珠也笑了,她到不了岸上,就在荷叶上跳舞给小青蛙看。
  这时,太阳出来了,气温慢慢升起来了。小露珠和小青蛙道别:“我要走了,小青蛙,再见了。”小青蛙很奇怪,“小露珠,你为啥走呀?”
  小青蛙开始找小露珠,边找边喊。天上的白云听到了,说:“小青蛙,小露珠在我这里呢,她很好,你放心吧!”
  小鸟飞过来说:“小青蛙,我们一起玩吧。”但是,小青蛙一边和小鸟玩,一边往天上看,小露珠真的在白云家吗?
  下午,一朵乌云一不小心撞上了白云。哗啦啦,下起了雨,雨点落在池塘里。“小青蛙,我回来了。”小青蛙听到了小露珠的声音:“不过,我现在变成小水滴了哦。”小青蛙可高兴了,他又和好朋友在一起了。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品德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科,作为一门有很强时代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正确地理解和利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对提升学生的品德认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课程 综合课 品德 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
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当媒体聚焦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时,无论是成就还是问题,大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多地成为热点与焦点。城市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
报道城市必须了解城市发展规律和特质。城市发展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和认识上的变化,城市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性被逐渐认识并得到尊重。不同历史阶段城市报道重点不同报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85-01     学情背景  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入学半年的孩子识字量不等,相差很大,这与家庭学习环境有关联,识字多的孩子总是得不到满足,而识字少的孩子又不能自主地识字,所以,仅靠课本上的生字教学,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在本节口语交际中,我的教案设计从生活中的生字入手,给学生创造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策略之一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  “转动”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非常熟悉,也非常好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基于孩子的兴趣和《指南》的精神,我用废弃的乒乓球剪成月亮形状当月亮船,放置到有水的垫板上,用倾斜垫板的方法使月亮船受力,在垫板上连续转动起来。这一现象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奇,让他们产
期刊
“一位哲学家说,人类是擅长制造城市的动物,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从城市所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一花一世界,本刊及《新闻业务》周刊将“记者与城市”作为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86-01     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一种带肯定情绪的意识倾向,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品社课大多数课文都是优美的故事,且课文多带有丰富多彩的图画。如何在品社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1 充分认识英语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1 英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
在经典理论教学中引入研究性课题,能从发展的角度推进经典理论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知识及能力、素质的培养,密切结合大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两大基本任务,探索一条适合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