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普通农家子弟到革命工作队伍中的一员,从党的基层干部到地委主要负责同志,从退休的老干部到植树造林的新干将,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人生轨迹。这是有形的生命痕迹,以农村始,以农村终,始终围绕着家乡的大亮山,始终围绕着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各族群众。这是无形的精神丰碑,讲述了一个共产党人执著理想信念、致力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镌刻着一位地方领导干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谋福祉的非凡业绩,张扬出一个志向忠纯、品行高洁的党员干部的光辉境界。这些,凝聚成一个仰之弥高的形象,值得我们对照反省,值得我们学习追寻。
杨善洲毕生笃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他把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了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事业终生奋斗的实践。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永远没有考虑个人的利益。他谢绝按规定把母亲和妻儿转成城镇户口,在县城边上建了房又卖掉还债,退休之后不享受去省城养老的待遇。他从地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退而不休,仍像老农一样,毅然上山,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始了植树造林的新事业。他不治家业,拒绝各种符合规定的物质利益,老了又把价值几亿元的林场无偿地交给国家,至死也只有聊以栖身的几间茅屋,真正说得上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仰望杨善洲,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在理想信念方面同他的差距有多远,从而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强化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更加自觉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杨善洲一辈子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古人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顺民心、厚民生,就需要真抓实干,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搞花架子,努力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杨善洲从20多岁担任县领导直至地委书记,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努力为群众说实话、办实事、解难事。他身为一方领导,肩负民生福祉,一年大部分时间奔走乡间,足迹遍及保山所有县乡,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群众疾苦,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他随身带着农具,经常帮助农民插秧收稻。他说:“与群众一起劳动,了解到的基层情况最真实。”群众的穷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深自责。他说:“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不安宁。”仰望杨善洲,我們要反躬自省,在坚持群众观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方面同他的差距有多远,从而进一步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着力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密切同群众的联系,着力做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更好地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杨善洲始终艰苦奋斗,展示出奋发向上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艰苦奋斗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前进、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杨善洲来自农民,根在农村,深深懂得干事创业需要艰苦奋斗,改革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安身立命也在于艰苦奋斗。他下乡轻车简从,三个人一辆车,就是一个战斗小组,直奔田间地头。到了饭点,老百姓吃啥他吃啥,饭后结账。他为节约资金,林场修公路自己搞测量;带头捡果核造林,捡骡马猪粪作林肥。他薄于自给,总是穿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舍不得抽纸烟就总抽烟斗,却乐于“散”钱助人,别人养蜂他出钱买蜂箱,农民有困难他出钱帮着买种子肥料。他所居不过茅屋草房,所服不过平常布衣,所食不过粗茶淡饭,真正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仰望杨善洲,我们要经常想一想,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方面同他的差距有多远,从而更好地坚持“两个务必”的光荣传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争取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苗遂奇)
杨善洲毕生笃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他把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了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事业终生奋斗的实践。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永远没有考虑个人的利益。他谢绝按规定把母亲和妻儿转成城镇户口,在县城边上建了房又卖掉还债,退休之后不享受去省城养老的待遇。他从地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退而不休,仍像老农一样,毅然上山,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始了植树造林的新事业。他不治家业,拒绝各种符合规定的物质利益,老了又把价值几亿元的林场无偿地交给国家,至死也只有聊以栖身的几间茅屋,真正说得上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仰望杨善洲,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在理想信念方面同他的差距有多远,从而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强化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更加自觉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杨善洲一辈子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古人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顺民心、厚民生,就需要真抓实干,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搞花架子,努力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杨善洲从20多岁担任县领导直至地委书记,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努力为群众说实话、办实事、解难事。他身为一方领导,肩负民生福祉,一年大部分时间奔走乡间,足迹遍及保山所有县乡,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群众疾苦,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他随身带着农具,经常帮助农民插秧收稻。他说:“与群众一起劳动,了解到的基层情况最真实。”群众的穷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深自责。他说:“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不安宁。”仰望杨善洲,我們要反躬自省,在坚持群众观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方面同他的差距有多远,从而进一步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着力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密切同群众的联系,着力做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更好地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杨善洲始终艰苦奋斗,展示出奋发向上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艰苦奋斗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前进、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杨善洲来自农民,根在农村,深深懂得干事创业需要艰苦奋斗,改革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安身立命也在于艰苦奋斗。他下乡轻车简从,三个人一辆车,就是一个战斗小组,直奔田间地头。到了饭点,老百姓吃啥他吃啥,饭后结账。他为节约资金,林场修公路自己搞测量;带头捡果核造林,捡骡马猪粪作林肥。他薄于自给,总是穿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舍不得抽纸烟就总抽烟斗,却乐于“散”钱助人,别人养蜂他出钱买蜂箱,农民有困难他出钱帮着买种子肥料。他所居不过茅屋草房,所服不过平常布衣,所食不过粗茶淡饭,真正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仰望杨善洲,我们要经常想一想,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方面同他的差距有多远,从而更好地坚持“两个务必”的光荣传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争取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苗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