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十余年间,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经历了“一支粉笔、一张嘴——自制教具、小黑板——纸质图片、幻灯片——实物投影、互联网”这样一场神奇的变革。走到今天,忽然发现,原来数学课堂可以如此精彩。是什么改变了数学课堂?是什么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是教育人士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人士不断更新的教育手段;是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方式等。作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怎样让孩子爱上数学?怎样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怎样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孩子们的课后作业负担?或许,我们不能即刻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至少知道努力的方向。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课堂,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科书由于受编写时间、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某些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而造成学生怕学数学的情绪。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为数学教学内容注入了时代活水,它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带入课堂,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它能将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它能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最新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学生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在学习四年级《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安排的,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上网、查工具书、询问等方式收集一组自己喜欢的数据,课上汇报给同学们。他们汇报的数据有小到头发的直径,大到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有中国土地的面积、中国人的多少……学生动手动脑查出的一组组生动、富有意义的数据,不仅超越了课本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在上《梯形的认识》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可以拍很多学校的图片,这些都是孩子们身边的、熟悉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寻找学习研究的对象,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利用技术手段把得到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容量,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的空间。
  例如,教师在教学四年级《植树问题》时,可以利用PPT编制工具,制作精美的课件,首先运用猜谜语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并利用谜底“手”的图片来理解“间隔”的意思。然后展示大量美丽的行道树以及动画演示,帮助学生逐个理解“间隔数”“段数”“每段长”“总长”“植树棵数”这些复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图片带给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以及“两边栽”和“一边栽”这些不同的情况,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这些知识点,如果不是借助了信息技术,很难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工具的整合
  常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都有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发挥。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的认知工具和展示学生个性的互动平台。如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搜索引擎,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的几何画板、画图等等。
  比如,一位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要求学生打开画图工具,运用各种工具按钮,自由绘出一个或几个轴对称图形。这一个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传统学习工具所无法做到的。显然,这样的课堂距离我们的现实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观摩学习,首先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一旦有机会,我们也可以去尝试。
  当然,在“课程整合”的探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硬件设施的缺失,师生同步知识的缺失,适合的网络课件和工具平台的缺失,班级人数过多等因素,不利于课程整合的实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初二物理是物理教学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物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奠定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法,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  关键词:启蒙教学;激发兴趣;注重基础;自主探究  如果将整个物理知识体系
由于课程的改革,使得人们在教育观念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美术教育整体涵养同时也在逐渐丰富多彩。就围绕如何优化美术课堂加以分析,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Due to the re
摘要:在新课标体系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初级中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性和目的性。但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和教学目的认识还不够,只将它作为一种娱乐课程,这往往使得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一、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前提  根据观察,现在有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他们对教学与学生不
根据课改纲要的要求,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品德学科的兴趣,尽量缩短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