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种神经阻滞方法比较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种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根据阻滞方法不同分为:A组为三叉神经上、中、下浅支阻滞;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C组为硬膜外腔阻滞.根据阻滞神经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药物用量.结果A组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2例;B组优11例,良3例,可5例,差1例;C组优11例,良6例,可2例.经用Fisher精确检验,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3种神经阻滞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都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小剂量抗抑郁药物盐酸帕罗西汀和匹维溴胺与单独应用盐酸帕罗西汀及单独应用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符合罗马(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目的:探讨6min步行实验在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可行 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2例正常对照者和50例CHP患者进行了6min步行实验(6-MWT),其中随机选取的12例患者于第二日进行了
冈下肌综合征 ( Muscali Infraspinatus Syndrome, MIS) 临床被误诊为 " 颈椎病 " 或 " 肩关节周围炎 " , 现就 1990年以来收治的 60例 MIS诊治情况做一回顾性总结 .
目的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在激素抵抗型哮喘(SRA)的发病机理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集SRA患者和非激素抵抗型哮喘(NSRA)患者的外周血,Per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嗜酸性粒细胞,分别应用D
目的检测与支气管哮喘遗传相关的基因。方法将门诊或病房确诊为哮喘的病人按实验要求分为两组,一组为有明显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另一组为没有家族史的散发患者。首先从实验对象的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常由骨质疏松所致,多伴有内科疾患.动力髋螺钉(DHS)是较理想的内固定物和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自1995~2000年10月间应用DHS内固定术治疗60岁以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