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中患者牙龈指数变化的调查

来源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氧治疗中患者牙龈指数变化的调查王维焕①彭国光①谢光明②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①口腔科②高压氧治疗中心我们继1989年观察高压氧治疗人牙周病的效果〔已发表在本刊1992;2;(3):166〕之后,于1992-03~1993-05,对我院...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
大量信息技术(IT)投资和应用所引发的"生产率悖论"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IT本身并不一定能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资源观理论认为,IT资源与IT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高IT
牙体修复远期效果的临床观察朱声荣王燕秋宫月娥殷孝蓉陈卫民蔡卫张延琳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我们从临床和体检人群中收集牙体充填在20年以上的病例,观察其充填物的临
为了深入探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进而对基牙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影响特点和相关因素[1],我们先后对1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RPDs修复,并对患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临床追踪观察。现将
牙菌斑pH检测技术的应用李继遥周学东综述自从Stephan(1944)揭示吃糖后菌斑内pH变化规律后,菌斑pH变化程度就成为衡量牙菌斑致龋力大小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牙菌斑的pH变化,可了解菌斑内糖代谢的活动
本刊讯2014上海泛在学习国际会议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将于5月30-31日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开放大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
通过细菌培养检测了不同γ线辐照剂量对骨形成蛋白的消毒灭菌效果,同时应用异位埋植组织学方法观察了BMP诱骨活性的保持情况,并与常规应用的消毒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8000 ̄10000Gy的辐射剂量
髓室底穿通和根管旁穿是牙髓治疗、病理吸收或龋坏等原因造成的髓腔和牙周组织的联通。牙体科和修复科的医生都会遇到的意外事故。其中医源性穿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管旁穿
红木糊剂治疗2098个死髓牙的疗效史久成王渝宁俞宙虹翟炜东自1989年自行配制红木糊剂,并在临床治疗牙髓坏死和慢性尖周炎患牙,取得良效。1材料、方法和结果红木糊剂采用红霉素、灭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