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室内质控品制备和性能验证

来源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室内质控品自制和性能验证规范化程序,以有效监测实验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的质量,保证其检测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ANA高滴度强荧光(滴度1∶3200~1∶10000)单一荧光核型(均质型)临床血清样本,将其与混合阴性ANA血清按1∶30比例混合制备成1∶100~1∶320滴度的弱阳性质控品,收集阴性血清作为阴性质控品。将质控品灭活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以人工判读和荧光判读仪判读(荧光强度值),同时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验证,并用自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CBDE+PS)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行LCBDE+PS的1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男67例,女58例;年龄19~84岁,中位年龄62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EARS组(54例)和对照组(71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术后进食时间等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830例L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063例,女3767例;平均年龄(51±6)岁。根据患者有无胆道损伤,将患者分为胆道损伤组(17例)和对照组(6813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分析胆道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治疗、预后情况。两组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L
目的探讨CD31内皮细胞抗体靶向荧光成像在肝段标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筛选具有快速结合特性的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CD31,使用偶联荧光染料Alexa Fluor 647(AF647)定性及定量评价CD31抗体结合特性。采用体外内皮细胞染色分析CD31荧光抗体定位、半衰期及细胞毒性。单细胞悬液模型分析CD31抗体捕获效率。离体肝脏灌注模型分析CD31抗体灌注剂量及捕获效率的关系。荧光显微镜分析灌注肝段与非灌注区差异并定量分析荧光对比度。两组CD31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比较采用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右半肝切取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右半肝切取术的1例供者和1例受者临床资料。供者和受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供者女,39岁,自愿为其亲妹捐献右半肝。实验室检查和腹部超声、CT等均未见异常,血管重建分析未见肝动脉、门静脉变异;MRCP检查结果示供体胆道变异,为Varotti分型3a型。受者女,37岁,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术前综合评估符合肝移植手术指征。于2020年5月28日行全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低千电子伏特(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重建在小肝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用DLCT行肝胆胰脾增强扫描的2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29~67岁,中位年龄5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前1周行DLCT检查,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将全息光谱图像数据包分解及整合重建,患者图像分为常规CT图像组(CI组)、4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组(VMI40组)、50 keV虚拟
目的探讨“脱衣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脱衣法”LC的37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31例,女241例;平均年龄(48±13)岁。其中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336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患者采用创新设计的“脱衣法”行LC,将胆囊三角分离点偏向胆囊颈部,逐层剥离前后胆囊三角内结构,确定左右肝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动脉、前哨淋巴
胆内瘘是指胆囊或胆道与周围器官形成瘘道,以十二指肠、结肠、胃甚至肝脏常见,胆汁通过瘘道流入周围器官从而形成胆肠瘘或胆间瘘[1-3]。胆内瘘以胆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其次为胆囊-结肠瘘,胆囊多发内瘘临床罕见[2]。近日,我科收治了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囊-结肠瘘患者,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入路选择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39例胰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9例;年龄19~75岁,中位年龄49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五孔法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选择顺行入路(Kimura法和Warshaw法)、胰尾优先入路和顺、逆行结合等手术入路。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胰体尾切除,2例因慢性胰腺炎粘连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LPD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9~79岁,中位年龄58岁。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包括精准的术前评估、标准化的手术流程、相对固定的手术团队配合、规范化的术后管理等。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LPD。手术时间中位数307(155~460)min,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