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应用生物学具 提高生物课堂效果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动手制作肾单位结构简图,例谈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借助动手制作简图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学的课堂
  【关键词】 初中生物;自制简图;学的课堂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血液中代谢废物的排出而设计的,是第一节的延续。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建立排泄的概念并认同其在人体内平衡的维持起到的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学习,学生也明白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为组织细胞送来氧气和养料,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给运走。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得出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必须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至相应部位给排出体外。此处知识生活化,所以可以利用身边事例引导出排泄的三条途径,进而引出人体主要是以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形式为主要排泄途径,从而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
  三、教材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排泄的三种途径;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肾脏的结构、动手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以及动手的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肾脏的结构,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重、难点
  1.教材重点:肾脏的结构。
  2.教材难点:动手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
  五、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经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了全身毛细血管处,在此与身体的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氧气、养料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这些废物在人体内积聚多了,会对人体有害。人体此时就要将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今天我们来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本节的教学中来。
  2.排泄及其途径
  师:组织细胞除了产生二氧化碳以外还有哪些废物?
  生: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等。
  师: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师:排泄的途径有哪些?阅读课本P20第二段后完成导学案中相关内容(板书)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并展示。
  师:人体的这三条排泄途径哪条占据主导地位?
  生: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的过程是主要的排泄途径。
  师:人体经过消化道排出食物残渣这一过程属于排泄吗?
  生:不属于,因为食物残渣不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
  过渡:呼吸系统在初一已经学过,皮肤和泌尿系统将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来认识人体的泌尿系统。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完成人体排泄的途径,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泌尿系统的组成
  师:观察图15-19,完成导学案中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学生自主学习,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板书)
  师:组成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是什么?
  生: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师:这四个器官中谁最重要?
  生:肾脏,它是形成尿液是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师:肾脏如此重要,下面我们一起认识肾脏,首先请大家在自己身体上找到肾脏。
  学生在身体上寻找肾脏的位置。(展示)
  师: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侧各有一个。
  设计意图:在没有实物或模型的情况下,利用PPT展示的图片从宏观层面呈现肾脏的外形图,让学生从其外形、颜色、位置等不同角度感知。另外呈现肾脏的纵切剖面图,让学生认识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师:其中刚才这些过程我们都是从宏观角度用肉眼了解肾脏,下面我们就从微观角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的构成,电子显微镜下的肾脏是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说出视频中的关键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从微观层面,引导学生观察:①肾脏由肾单位构成;②将其中一个肾单位放大,就是肾单位的构成。
  师: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注意每个关键词所写的位置,方便后面画图),然后分析肾单位各部分结构,在黑板上画出肾单位结构简图。
  学生自己在导学案中画出肾单位结构简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投影展示画图成果。
  师: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毛线和胶水在自己所画的简图中粘出肾单位结构,进一步加深对肾单位结构图的理解。
  学生手工成果投影展示,并說明各部分结构。
  设计意图: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种由外到内,有宏观到微观,有易到难,有教师演示到学生操作,动静相兼的丰富多彩的演示,反复操作演示、讲解、练习,不仅增强互动性,充分让学生感知了肾单位的构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而且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识图记忆、归纳概括、形成知识间联系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师:观察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是什么血液?(动脉血)
  (2)血液流经肾小管后变成了什么血液?(静脉血)说明了什么?(进行了物质交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设置两个问题一来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二来与下节课尿液的形成相联系。
  4.课堂小结
  六、教材反思
  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本节课也存在着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例如:利用毛线粘肾单位结构简图时间把握不到位,学生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课堂衔接流畅性尚缺,未真正做到让课堂高效而有序。做到这些,不仅心中有“本”——教材和课标,还要目中有“人”。此外教师手中要有“法”,包括多种教学方式应用,组合应用,适时应用,例如个人独学、同桌对学、小组群学,要根据知识难度,灵活运用。通过视频教学、模拟活动、小组讨论、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参考文献】
  肖庆安.《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5(6):46-51.
其他文献
【摘 要】 点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每天必须做的事, 老师们最常用的点名方式无非就是“点到谁,谁喊到”,然后教师检查幼儿的出勤情况,之后就这样枯燥乏味地结束这一活动,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健康成长。那么是否可以让我们的点名活动变成一种游戏活动呢?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意发展,突显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也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形态。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之中美化学生言行举止,帮助他们树立美的“三观”,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音乐教育要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和实践,同时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嘉应学院文学院  【摘 要】 以雁洋镇为代表的梅州古村落具有发展面广、发展潜能大等发展前景。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之风盛行,梅州古村落遭到毁灭性破坏,其生存与发展现状令人堪忧,梅州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 梅州古村落;雁洋镇;开发现状;发展前景  梅州市雁洋镇是客家祖辈集聚的地方,其古村落和古建筑保留着传统的客家元素。这些古村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客家文化
【摘 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也是教学的难点。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方法,让学生从古诗词的题目、情境等方面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品味词句以及情境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诗词的精妙和魅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知识的体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做合一,渗透陶行知教育思想,让学生自主学做,实现高效率学习,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 陶行知思想;数学课堂;教学合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被动吸收,机械记忆、练习。而教师扮演中“救世主”的角色,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
【摘 要】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只有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处处皆教育,一朵花,一棵树,一片树叶都是教育的良好契机,孩子们发现生活,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引领孩子走进不同的领域,发现不同的世界!  【关键词】 生活教育;认知;探索;创作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与教育是相辅相成。陶行知主
【摘 要】 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其中劳动与技术也显得极为重要。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劳动塑心灵,技术显个性”的教育理念,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策略,倾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收获更多。  【关键词】 小学劳动与技术;高效课堂;学生  在小学阶段,劳动与技术是一门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获取与发现的学科,教学内容相对抽象、难懂,尤其是他们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有限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对其提问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提问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着重研究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提问能力;教学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教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也有利
【摘 要】 育书先育人,育人先育情。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大魅力和价值在于如何通过育情达成育人的效果,达成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的效果。笔者阅读《教育魅力》以后,感触颇深,对此又有新的感想与思考。  【关键词】 魅力;情感;育人;价值  《现代汉语词典》中對于“魅力”一词的解释是:极能吸引人的力量。摆脱了师本课堂的当今教育,都是以学生作为主心骨和学习的能动性一方,如何将其对立面,即教师的主阵地,施
【基本思路】  秉持纲要精神、结合我园运动特色、选取简易材料开展活动。  体育活动目标主要在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体”是首位,这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中体育的重要性。结合我园“我运动,我快乐”的特色理念,我选择在评优活动中开展了一节《玩轮胎》的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