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优化问题情境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往那种突出学生理论接受和灌输式的授课已经不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考意识,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目的突出实用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数学教学就是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动起来,掌握一定的解题思维和方法,做到学会学习。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切入点,探究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节奏,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才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学质量的考察并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也不是教师灌输了多少理论,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根据新形势下的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认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设计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
  优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应尽充分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转化过程放在重点地位以实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所以在备课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联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优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基础。例如在设计“圆的周长”一节的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往往是先由教师演示测量圆的周长,然后学生模仿测量,虽然说这也有学生参与的意义,但是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走过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未能得到挖掘。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困局,在备课中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思考、实践、观察、总结的基本步骤,先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在没有经过教师的指点下先进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探索遇到了困难,教师则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求解答。在学生却有所感悟后,教师在适时的向学生示范规范的操作,这样一来学生观不仅会集中注意力看自己的探索是否正确,而且对于教师的示范也会更加的心领神会,加强理解。最后再让学生对刚才的探索过程,以及教师的演示过程都做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发掘自己的亮点。这样以来,学生不仅可以牢固的掌握新知识,而且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还让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热情。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除了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适合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对自己的设计作出调整,不能完全照搬自己的教学设计。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的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进而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的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方式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构,尽量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中,笔者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得到多少块?通常学生能够很快解决这一简单问题,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例题:如果把3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孩子,那么每个孩子又能得到多少块?这样一来,原先的单位“1”变成了“3”,学生原有的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很多学生就容易犯难。这种情况下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
  三、课后延续创造意识
  除了课前准备和课内注重外,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更应该将学生在课内迸发出的创造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促使学生在课外仍然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体验数学知识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始终能处于积极主动、自主创新的氛围之中。实现课后延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数学作业来启发学生的不断探索。例如复习“分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点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运用在这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些问题,在下一节课中作为考题考考大家,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比一比谁是最佳小老师。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很多学生在课后都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设计和思考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将自主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海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2]陈碧兰.创设良好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本文在全面了解当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语文基础知识,简单的六个字却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字、词、句、修辞、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者信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都有不同的特
摘 要:初中作文的有效性教学,主要是依托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分析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初中作文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精心探索出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案,从而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高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的能力、水平等,本文通过探索,找到了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同时
二、染料中间体rn我国是染料中间体的生产大国,据统计我国每年为染颜料配套生产的中间体约430种,产量约45万吨,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世界上约30个国家和地区,出
摘 要:思维导图在数学习题课上,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有利于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地指引学生掌握数学方法,训练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习题课中的设计,要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把核心的内容简缩为关键字,要利于关联联想把学习内容变成动态形象的画面。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习题课;设计理念  高中数学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数学习题课的课堂教学,可以开
解析:对于(A),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使用分液漏斗无法分液,则(A)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对于(B),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或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pH=1的盐酸,则(B)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对于(C),将少量淀粉﹣KI溶液盛放在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溴水,通过观察溶液是否变蓝可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则(C)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对于(D),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试管作为气体
摘 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水利水电企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水利水电人才的需求量,需要加大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水利水电企业发展中离不开对专业英语能力超强的人才,作为培育水利水电专业人才的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现阶段,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学没有与时并进,为了将这一现状改善,需要提高对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够促进水利水电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满足社会对
办公室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是企业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经常需要对来自企业内外的信息做出敏锐判断,并及时制定出战略性决策以应对各方面挑战和威胁.石化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中
对一所技工学校学生的人性观和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学生对那些违反传统世俗道义观念的愤世嫉俗想法持不赞成但也不是坚决反对的态度;学生对那些认为人是
【摘 要】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使用于原材料的出厂、压力容器制造、检修。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等技术。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作用  1、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是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检测技术,它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在不损坏、不改变被检测对象理化状态的情况下,对被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
1问题的提出①一位教师打电话问道:一个四棱锥有几个顶点?按“棱锥的顶点”的定义,顶点数是1,不符合欧拉公式;用简单多面体的角度看,它的顶点数是5,符合了欧拉公式,却又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