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两者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关键词: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一、 前言及简介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界不断冲突的历史。人类为了求生存改造生存条件,就不断向自然索取,甚至过度的索取。对此自然界不时以各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以警告。使人类逐渐意识到遵循自然法则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人类迫在眉急的任务。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
  主要环境功能:(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主要环境问题:(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环境资源迅速的衰减,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的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其他文献
【正】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快政企分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城市消防规划实际上是指城市消防建设计划,它对城市建设完善有效的消防安全体系,加强城市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预防火灾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对城市消防规划管理工作面
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缺陷分析。
期刊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休闲农业企业数量激增,但"小而全"的经营特征致使其经营效率低,为此有必要构建配套的社会化配套服务体系,实现休闲农业企业的节本增效,提升其
目前已有的事实可以证明,民政部门决心很大、力度不小。目前全国各地已依法查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300多个。曝光和取缔是民政部门同时采取的打击举措,曝光没有代替取缔,也不会代
历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就实质而言,历史教学过程是感受和理解历史的过程,即认识历史的过程。作为认识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截至目前为止,随着现代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天然气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了现代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随着我田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屡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去商场、超市、酒店、办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