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簇毛麦系统学地位的RAPD分析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生簇毛麦(四倍体)是小麦品种改良的优良遗传资源。其在小麦族中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为了确立多年生簇毛麦在小麦族中的分类地位,用RAPD方法对多年生簇毛走、二倍体簇毛麦、中间偃麦草、非洲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等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簇毛麦与中间偃麦单的亲缘关系最近(GD值为0247),但不能与二倍体簇毛麦聚成一类(GD值为0.326),说明多年生簇毛麦并不是二倍体簇毛走加倍产生的。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云南铁壳麦亚种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作用,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定仪对36份云南铁壳麦的籽粒硬度及其单籽粒硬度的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铁壳麦籽粒硬度变幅为
为给冬小麦超高产栽培中氮肥合理运筹提供参考依据,于2007-2008年在河南温县、兰考两试验点,以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冬小麦品种豫麦49和兰考矮早八为供试材料,在全生育期施氮
为了给小麦抗倒性的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指标,以抗倒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抽穗至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干密度的变化特点,以及鲜、干密度与产量性状及其他
<正>《狮子和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细读文本后,我们发现文中的语气词,不仅增加了文本语句的感情色彩,还可以此为点,让学生"挖白"想象,拓展文本内容,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淮分水岭地区晚播种植的小麦新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特别是赤霉病)、适应性广、高度适中(80~85 cm)、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的当地19个小麦新品种于12月20日播种,调查各品种的出苗情况、产量构成三要素及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播量下,结合相应的晚播栽培管理措施,以宁麦18、宁麦13、淮麦30和扬麦16丰产效果较好,适宜在江淮稻茬及其周边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