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商科院校信息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地方商科院校在以经管类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下,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对学生在信息类课程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实践进行有力探索,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商科院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地方商科院校;信息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引言
  面向21世纪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引入研究性教学的思想,并于2005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2]。自此研究性教学成为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一些地方教学型大学在推进本科教育的根本性变化过程中,也逐步强调大学要给予学生提供广泛经验和能力,使毕业生具有特别的创造力。因此对于教学型地方商科院校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研究型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创业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手段的下移,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本科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之初步具备独立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些高校将研究性教育与本科教学相结合后,将有利于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本科教育的延伸和扩展,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1-3]。本文针对地方商科院校在以经管类课程体系为核心的基础下,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对学生信息类课程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改革进行有力探索,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商科院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本质
  目前教育界虽然未对研究性教学进行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人们普遍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标,鼓励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吸收和应用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5]。研究性教学主要是为适应学生素质培养需要而提出的,通过实践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素质教育方式。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1)以教师为指引,学生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推动教学进程。(2)以问题探索、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一体的培养目标。(3)以学生全面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知识基础获取,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探究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4)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探索性目标,提供可操作实践条件,使学生在创设情境中探索学习,积累知识、形成和强化能力。
  三、商科院校开展信息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具备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经济管理类复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但在国内部分地方商科高校,由于肩负着培养以经济管理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任务,突出专业技能学习和就业导向,忽视了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獨立研究和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不足。具体说来,现阶段我国地方商科院校在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方面由于地方商科院校的课程主体和办学宗旨以商科为特色,在教学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式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即使一些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和信息类课程,但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上还缺乏科学性。比如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所设置公共课的课时总量较小,与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给学生的感觉是上公共课就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课程数量多而繁杂,而且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联性不够,难以形成优化组合效应。导致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类专业教学组织模式已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如何将电子教学资源、科研平台、实验室以及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等有机整合,形成现代化、数字化的立体式教学体系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地方商科院校信息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探索
  以信息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步来临,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优势互补成为一种趋势,在商科院校中生存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这点,重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创新上的应用,加强信息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从整体上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改变原有的金字塔式课程知识结构,构建梯形式研究性课程知识结构。适量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适量增加专业方向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重,突出信息类专业化特点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构筑“通识+核心+拓展”的研究性课程体系,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基础课设置,增设特色主干课程,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组建系统化,交叉性,综合性的课程群。
  2)加强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创新
  理顺实践教学环节间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研究创新环节。以实践教学方案作为落实教学计划的基础和依据。根据信息类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课程教学实习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实验室不能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建设综合性实验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实验网络平台,一方面使信息类课程所有实践性环节的目标、内容等都能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平台开展实验;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宽松的实验环境,通过实验进一步地巩固和理解课堂上重点讲授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真正的老龄化社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老年人的关爱,加强对城市标识的设计研究,将对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明确、高效的导向标识系统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将对城市公共环境标识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方法及思路,使标识环境的建设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为城市各类人群出行的便捷、安全、高效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完善城市视觉识别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容器液位高度的新型光纤F P(Fabry Perot)腔传感器 ,它灵敏度高 ,实现了全光传感和传输 ,特别适用于一些有害、易燃、易爆液体容器液位的测定 详细分析了该类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并给出了传感头参量设计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光纤F P腔传感器测量液位方法简单 ,并且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 文中分析了实验中的误差 ,探讨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改进方法 ,是光纤法布里 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收效慢”等现象。由于缺乏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1、正确划分小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
风险投资是初创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企业创新有着积极影响,而企业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拥有一套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是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平板玻璃表面制备镍离子掺杂改性的TiO2薄膜,借助DTA-TG,XRD,SEM等测试手段探讨了镍离子掺杂TiO2薄膜的层数及热处理温度对掺杂前后的TiO2薄膜在太阳光照
为深入了解马鞍山湿地现状及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加强马鞍山湿地的监管管理保护,本文运用ArcGIS和RS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 1993-2013年马鞍山市湿地的面积、分布、数量及类型,以期全面掌握马鞍山市湿地资源环境现状,了解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分析表明:1.通过2013年遥感影像的解译,马鞍山湿地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坑塘、水产养殖和水库五类
【中图分类號】G633  当今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的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文化的魅力日益显现,文化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的前途日益明朗。但文化建设又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是一个涉及到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以一个小小的班主任的微弱之光,我尽力去照亮一个班级孩子的心灵,用文化去诠释这份爱与责任。  在此,我结合2013级5班的成长谈谈我的做法。  一、“五指连心就是我们”——用真诚和热情
16世纪中叶,正是清王朝康乾盛世之初。地处淮河(已被黄河所夺)之滨的王家营(今王营镇)因南来北往的客旅在此下船上马或下马上船而成交通要冲,两千多户的小镇整日熙熙攘攘热闹
【摘 要】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力量以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存在很多欠缺,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我们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全面的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问题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19-0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拓展,国家
在乙醇溶剂中,以H2O2预氧化纳米锌粉为原料,在较低温度(600 ℃,1 h)空气中氧化形成具有大比表面积的针状纳米ZnO.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