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 5月 18日晚上,一场感人至深的为四川大地震举办的大型募捐晚会《爱的奉献》正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现场直播,人们可能还记得那个捐款 1亿元的汉子,他叫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死里逃生的孤儿,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经历灾难,艰难成长
张祥青今年 40岁,是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和妻子张荣华从摆小摊卖早餐做起,经过多年打拼,如今成为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钢铁巨人。
然而这个钢铁巨人却有一段不堪回首又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1976年 7月 28日凌晨唐山发生大地震,张祥青的爸爸、妈妈和五哥都在地震中遇难。地震让幼小的张祥青过早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靠卖冰棍挣钱上到初二时,实在没有钱继续念书了,张祥青不得不辍学找工作。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进了一家铁厂当学徒,那年他只有 15岁。
大凡经历过苦难的孩子都比较早熟,张祥青也一样。20岁那年,他与同是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张荣华结婚。他和妻子发誓要改变生活,改变穷苦的命运。那一年是 1989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好时代的开始。起初,没有本钱做大生意的两口子做起了小本生意——卖豆腐脑。小两口省吃俭用,勤劳奋斗,小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因为在铁厂学了几年徒,张祥青一直看好钢铁生意。1991年,夫妻俩把卖豆腐攒下的所有积蓄投入到回收废钢铁上。可惜,所有的钱都打了水漂,第一笔生意竟赔得血本无归。有人劝他不要再冒险,还是做点小买卖安全第一。张祥青犹豫地问妻子张荣华:“怕跟着我再过原来的苦日子吗?”张荣华笑了笑说:“最大的苦难我们都挺过来了,还怕生意失败吗?”
有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张祥青信心大增,他又向朋友借了一些资金,再次投资废钢材回收生意。
几年过后,张祥青的废钢铁回收生意在同行里业绩首屈一指了。到了 1998年,他又大胆迈出一步,租下了当地一个倒闭的集体钢铁企业,成立了丰南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1999年 10月,又在滦南租赁了拥有高炉、转炉的倒闭企业,成立了唐山市合利钢铁厂。
这个昔日孤苦无依的穷孩子在逆境里终于成长为一个成功的钢铁汉子。经过在天津 7年多的创业发展,2007年,张祥青登上胡润钢铁财富榜,以个人资产 130亿元在民营钢铁行业中排全国第二位,这个时候的张祥青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民营企业的钢铁巨人。
创业成功,回报社会
创业成功后,夫妻俩一直忘不了地震给唐山人带来的痛苦和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张祥青和妻子约定:“等咱富起来后,一定要多多回报社会。”
为家乡捐款建桥、为社会捐款抗击“非典”、为贫困地区捐款建学校、为南方捐款救灾……这几年,张祥青致力慈善事业,捐款捐物数不胜数。2006年,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获得“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
2008年 5月 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 8级地震。要知道32年前发生在唐山的那场地震就是 8级,死亡人数是 24万啊!那一夜,张祥青怎么也睡不着,他坐起来对妻子说:“灾区现在最需要钱!有了钱就有药品,有了药品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张荣华说:“明天跟董事会
讨论,给灾区捐款!”
13日清晨 7点半,张祥青等不及妻子和董事会讨论,催促她通过电话赶紧筹款。身为公司总经理的张荣华,深知救灾就是救命,赶紧电话通知公司财务总监立即筹款 1000万元,送到天津市红十字会。这是全国第一笔私人捐款。
张祥青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很满,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新闻,他也不忍再次看到那些不堪目睹的惨景。每天,张荣华把她所看到新闻转述给丈夫听。5月 16日晚上,张荣华给正在天津会见客商的丈夫打电话,哽咽着向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地震灾区的感人故事。张荣华对丈夫说:“灾区太缺乏医药了,我们再捐 2000万给灾区买药品吧?”张祥青连说:“对,和我想的一样,马上捐!”
慷慨捐款,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
短短三天,张祥青就捐出 3000万给地震灾区。18日晚上,张祥青被天津市推荐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爱的奉献》的大型募捐活动。来到会场,张祥青和妻子挑选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后面的座位坐下。那场晚会,让几天来一直有意回避地震惨状的张祥青无比震撼。他知道,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是孩子,很多学校的教学楼全部垮塌,无数的孩子倒在学校的废墟里。这让张祥青和妻子有了新的想法。
站在捐款台上,主持人朱军请张祥青说一句捐款感言。不善辞令的张祥青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着话筒大声宣布:“我刚才和妻子商量了,再捐 7000万,为灾区孩子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
第二天,天津的各大报纸就刊登了张祥青在晚会上的义举。还有评论家专门写了评论,说张祥青那句“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就值一个亿。因为这一句话道出了亿万同胞的共同心声。
经历灾难,艰难成长
张祥青今年 40岁,是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和妻子张荣华从摆小摊卖早餐做起,经过多年打拼,如今成为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钢铁巨人。
然而这个钢铁巨人却有一段不堪回首又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1976年 7月 28日凌晨唐山发生大地震,张祥青的爸爸、妈妈和五哥都在地震中遇难。地震让幼小的张祥青过早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靠卖冰棍挣钱上到初二时,实在没有钱继续念书了,张祥青不得不辍学找工作。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进了一家铁厂当学徒,那年他只有 15岁。
大凡经历过苦难的孩子都比较早熟,张祥青也一样。20岁那年,他与同是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张荣华结婚。他和妻子发誓要改变生活,改变穷苦的命运。那一年是 1989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好时代的开始。起初,没有本钱做大生意的两口子做起了小本生意——卖豆腐脑。小两口省吃俭用,勤劳奋斗,小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因为在铁厂学了几年徒,张祥青一直看好钢铁生意。1991年,夫妻俩把卖豆腐攒下的所有积蓄投入到回收废钢铁上。可惜,所有的钱都打了水漂,第一笔生意竟赔得血本无归。有人劝他不要再冒险,还是做点小买卖安全第一。张祥青犹豫地问妻子张荣华:“怕跟着我再过原来的苦日子吗?”张荣华笑了笑说:“最大的苦难我们都挺过来了,还怕生意失败吗?”
有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张祥青信心大增,他又向朋友借了一些资金,再次投资废钢材回收生意。
几年过后,张祥青的废钢铁回收生意在同行里业绩首屈一指了。到了 1998年,他又大胆迈出一步,租下了当地一个倒闭的集体钢铁企业,成立了丰南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1999年 10月,又在滦南租赁了拥有高炉、转炉的倒闭企业,成立了唐山市合利钢铁厂。
这个昔日孤苦无依的穷孩子在逆境里终于成长为一个成功的钢铁汉子。经过在天津 7年多的创业发展,2007年,张祥青登上胡润钢铁财富榜,以个人资产 130亿元在民营钢铁行业中排全国第二位,这个时候的张祥青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民营企业的钢铁巨人。
创业成功,回报社会
创业成功后,夫妻俩一直忘不了地震给唐山人带来的痛苦和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张祥青和妻子约定:“等咱富起来后,一定要多多回报社会。”
为家乡捐款建桥、为社会捐款抗击“非典”、为贫困地区捐款建学校、为南方捐款救灾……这几年,张祥青致力慈善事业,捐款捐物数不胜数。2006年,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获得“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
2008年 5月 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 8级地震。要知道32年前发生在唐山的那场地震就是 8级,死亡人数是 24万啊!那一夜,张祥青怎么也睡不着,他坐起来对妻子说:“灾区现在最需要钱!有了钱就有药品,有了药品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张荣华说:“明天跟董事会
讨论,给灾区捐款!”
13日清晨 7点半,张祥青等不及妻子和董事会讨论,催促她通过电话赶紧筹款。身为公司总经理的张荣华,深知救灾就是救命,赶紧电话通知公司财务总监立即筹款 1000万元,送到天津市红十字会。这是全国第一笔私人捐款。
张祥青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很满,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新闻,他也不忍再次看到那些不堪目睹的惨景。每天,张荣华把她所看到新闻转述给丈夫听。5月 16日晚上,张荣华给正在天津会见客商的丈夫打电话,哽咽着向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地震灾区的感人故事。张荣华对丈夫说:“灾区太缺乏医药了,我们再捐 2000万给灾区买药品吧?”张祥青连说:“对,和我想的一样,马上捐!”
慷慨捐款,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
短短三天,张祥青就捐出 3000万给地震灾区。18日晚上,张祥青被天津市推荐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爱的奉献》的大型募捐活动。来到会场,张祥青和妻子挑选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后面的座位坐下。那场晚会,让几天来一直有意回避地震惨状的张祥青无比震撼。他知道,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是孩子,很多学校的教学楼全部垮塌,无数的孩子倒在学校的废墟里。这让张祥青和妻子有了新的想法。
站在捐款台上,主持人朱军请张祥青说一句捐款感言。不善辞令的张祥青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着话筒大声宣布:“我刚才和妻子商量了,再捐 7000万,为灾区孩子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
第二天,天津的各大报纸就刊登了张祥青在晚会上的义举。还有评论家专门写了评论,说张祥青那句“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就值一个亿。因为这一句话道出了亿万同胞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