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雕塑家的一年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是什么呢?在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里,“年”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大地的雕塑家哈尼人民,1300多年来,从冬月一直到过“十月年”,日月更迭,自然枯荣。随着大自然的春生秋藏,动植物的变化,岁时节气每至时,哈尼人都在进行着相应的生产、农事活动,出现各种风俗仪礼。如三月栽秧,四月“仰阿娜”(农歇仪礼)后蓐秧,五月“砣扎扎”(打磨秋),六月祭谷神,七月吃新谷,八月祭守谷仓的谷神,九月耘田挖土,十月过年。对他们来说,“年”就是人生,梯田里的人生。
  
  春之奏鸣
  
  农历腊月过去,时令进入正月,气温慢慢回升,山野间草木复苏,躲藏了一个冬天的走兽、鸟雀又活跃起来。在热闹的哈尼山寨,一年的农耕计划也开始实施。人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带上好酒好肉,时鲜水果、菜蔬,去上山祭祀山灵,大快朵颐,感受春回大地的喜悦。这个节日叫“昂玛突”,是哈尼族春耕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一般举行3至5天。“昂玛突”拉开了哈尼群众一年生产生活的序幕。往深处论证,人们在“昂玛突”节边欢庆边劳动,这个活动更重要的目的还是查看山上的水源,清理被淤塞的泉眼、溪流,顺着山岭而下的沟渠。水是梯田生命力的源泉,而茂密苍劲的山林,则是源头活水长久不断的保障,因此保护水源和祭祀神灵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从山顶水源地越往下,支流就越多,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不断给水源补充能量,到达村庄的时候,水势已经很浩大。进村前,一山流下的泉水往往被村民分为两股,一边是饮用水,用来洗菜、淘米,一边是盥洗用水,用于洗澡、洗脸、洗脚。水源在到达每家每户的梯田之前,人们就巧妙构筑了井然有序的水网,把水顺利引入每一片梯田。每户的水量分配、进水时间,都有“水木刻”,衡量大家的放水时间,调节水量用度,人们也从不会因为水的问题发生争执。
  


  有哈尼人的地方就有梯田。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农业生产结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也是哈尼人改造自然、亲近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水源地处在每一个村寨巍峨群山最高处的森林里,即便伐木建房、砍伐烧火用的木材,也是极有规划。在哈尼山寨,很少能看到一片荒芜裸露的旱地。村寨作为哈尼人生产、生活、生息繁衍的中心,一般修筑在林带以下的半山腰上,每间房子像一个破土而出的蘑菇,简称蘑菇房。而一级级台阶一样的梯田则修筑在村寨下方,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照耀人们的心灵。
  一年之计在于春,报春的布谷鸟打春了,村子里水源情况也就查看完结,大家就整理梯田,修提、耙田、平整,让沉浸在水面下的肥沃土地呼吸氧气。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就要决定播撒秧籽,种子是妇女们筛选出来的最饱满的谷子,成色品质都是最好的。撒秧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出秧情况,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一年收成的多寡,因而必须由家中的家长或长辈来完成,从撒秧下地,到秧苗发育生长,都是这个人负责。
  一棵棵挺拔的棕榈,一片片苍翠的群山,是古诗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再加上如火似霞的樱花、桃花映衬梯田,春天的味道就出来了。随着夜间气温的回升,以及水温的细微变化,秧苗在撒下去后一两周左右,开始生根发芽,起初像柔弱的豆芽在风中争先恐后地露出头角,慢慢地连成鲜绿的一片,成为山寨里最醒目的风景。在农历三四月份达到最茁壮、最富生命力的巅峰,也就预示着哈尼人最为隆重的“开秧门”即将来临。
  开秧门的日子,比撒秧隆重,一般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贝玛”(哈尼语音译,意为智慧超群的长者)择定,“贝玛”是哈尼人原始自然崇拜的导师,哈尼文化的传承、传播者,没有他们生产就不能进行,婚嫁就不能举办。这一天,人们就要煮糯米、杀鸡、煮酒,来祭祀山灵,悼念祖先,祈祷秧苗下田后顺利成长。开秧门的仪式结束,秧苗才能被拔出来,一束束运送到各块耙整一新的梯田,插下土地,也插下了一年的希望。
  
  夏之激情
  
  撒秧、开秧门结束,秧苗已经在梯田里扎根生长,时间就到了春夏之交的旧历四五月,太阳回到赤道以北,日长夜短,正是植物葱茏生长,飞禽走兽求偶生长的时间,人们也可以做短暂的休息,调整劳作的节奏。这个季节,是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的季节。以至于春耕一结束,“仰阿那”就开始了,“仰阿那”又叫姑娘节,在每年农历三月栽完秧后的第一个属猴日举行,是年轻男女谈情说爱、寻找爱人的节日。
  


  “仰阿那”上面,祭神同样是必不可少。那天早晨,村寨里的“贝玛”在山顶举行完了祭祀仪式,村里的老老少少就回到村中喝酒吃肉。年轻姑娘们,则穿上手工绘制的节日盛装,打着洋伞,拿着小三弦等乐器向鲜花盛开的山林进发,小伙子们尾随其后,带着自己的信物,放开嗓门唱山歌,一路吹着树叶,弹着口弦,前往姑娘聚集的地方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开始,是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互相眉来眼去的传情达意,到后面,大多数人都找到了意中人,三三两两地分散开,去密林里、水源边进行更亲密的交流。
  “仰阿那”达到高潮,男女双方互诉衷曲、两情相悦,确定对方为意中人,从今以后可以长期相处,共同走入婚姻的殿堂,双方就互相赠送定情之物。女方会送男方自己亲手绣制的腰带、手绢、马褂之类的小什物,男方会送女方手镯、发卡、银饰、手表之类的配饰。定情之物不仅仅是互相确定恋爱关系的证物,也是向世人表明自己找到意中人、其他人不要再来打扰的标志,在以后的每一次节日、赶集日男女双方都会穿上或者佩戴上信物,向周围人显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甚至颇有向那些单身者炫耀的涵义呢。
  五月过完,六月即望。青年们上山砍伐最好的松树作为磨秋的选材,被“贝玛”选定的松树,据说具有神灵赐予的灵性,因此人人争相搬运,集体协作不亦乐平,回来要对磨秋进行祭拜;长者在家里洒扫庭除,清理旧物,全家上下焕然一新,然后杀猪、宰羊、烤酒,孩子们穿上新衣裳迫不及待地看着这一切,等待节日到来。终于,哈尼族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矻扎扎”(即六月年)翩然降临了,村寨里欢声笑语,鼓声震荡。虽然架设在村中广场的磨秋、转秋、荡秋是青年人的活动项目,但是老人小孩都会凑上前去摸一摸,以感受祖先流传下来的神圣气息。
  节日的第二天,大家烹制了最好的食物,在傍晚时分,不约而同地抬出家门,摆到磨秋周围,一排排地坐下,在长者的主持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喝年酒。酒足饭饱,飞旋的磨秋,忽高忽低,飞上飞下,博得周围阵阵掌声,鞭炮响起来,美丽的哈尼少女,像花蝴蝶一样穿上盛装在人群中穿梭,恋爱的歌声唱起来,热情的琴弦弹起来;夜晚降临,篝火一片片地燃烧起来,远处看去,各个村寨星星点点,仿佛天上的星星落到人间,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地唱,尽情地跳,陶醉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
  六月年的更精彩之处,还是节目的第三天以后,人 们骑上摩托,坐上农用车,或骑上马匹,或步行走出家门,满心欢喜,用蓄足了一年的激情,走村窜寨,走亲访友,喝酒交心,唱歌跳舞。为了突出节日的效果,每个人都会化妆成各种奇形怪状的样子,披兽皮的、穿长衫的、画花脸的、戴墨镜的、戴面具的、插鸟兽羽毛的,沿途一路过去。每进一个寨子,都要比拼各自的对歌、跳舞水平,以及玩磨秋、转秋、荡秋的胆量,当然还有酒量,不醉不罢休。人潮人海吉祥喜庆,每个人都是节日的主人,每个人都可以在天然的舞台上且歌且舞。
  
  秋之守望
  
  “矻扎扎”余味未散。七月便来了,立秋已经不远。梯田里,稻子茁壮生长,过了授粉期便纷纷抽穗,贪吃的鸟雀,作恶的昆虫,会飞来啄食尚未饱满的稻穗。此时,哈尼人除了会扎稻草人,放在田间地头,恐吓这些鸟雀。还会亲自去田边驻扎下来,便于放水、驱虫、护田。每一个去过梯田的人,都会看到田间地头,一些矮小精致的“窝棚”,这就是哈尼人驻守田边驱逐鸟雀,夜间轮流放水的据点。每一个窝棚之间的距离不远,守夜的男人们,常常会打着手电,拎着好酒、好菜去另一个窝棚小聚。
  整个八月是漫长而散淡的,雨云飘忽,丽日蓝天里倾盆大雨说来就来,有时太阳雨一过,天空依然湛蓝遥远,如此充沛的降水,湿热度适中的季节,丰收的喜悦充满了哈尼山寨。男人们驻守在窝棚里,等待稻子成熟,稻花香里说丰年。女子们在家浆洗衣服,织布、衲鞋、染布、刺绣。村寨之间,鸡犬相闻,还有稻田里田蛙的声声叫唤。人们记忆中水色明亮的万亩梯田,被即将成熟的稻谷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风吹稻浪波连波,一望无际。
  


  哈尼人在插秧之后,会在梯田放养一些鲤鱼、鲫鱼等鱼类。炎炎夏日,驻守窝棚的男人,会在放水打谷前,抓些活鱼、黄鳝之类的水产来吃,味美肉鲜,为水库鱼难以比拟。这时,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小规模的“蚂蚱节”,人们在守望丰收之余,抓些肥腴的蚂蚱来油炸当菜,在既定时间内,谁抓得多,吃得多,抓的蚂蚱品种最优质,谁就是获胜者。这个细小的节日,不佃为驻守窝棚的寡淡日子增添了精彩,还为稻田除去了害虫,可谓一举两得,起到了愉悦身心的效果,也达到了看守庄稼的目的。
  中秋节前后,谷子陆陆续续成熟了。打谷之前,哈尼人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吃新米”,家长们会前往田中,采一些新米回来炒吃,而且清一色用手抓,随手抓取的米粒,只食双数,不食单数,双数有“两全其美”、“十全十美”的意蕴,还要施以祭祀大礼,要对山神、水神、灶神、祖先表示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护佑就没有好收成。
  吃新米结束,具体哪天打谷,还是由“贝玛”来占卜决策。镰刀磨亮了,畚箕编织好了,打谷机修葺好了,打谷的日子,村寨里一片忙碌,几乎所有劳动力都来梯田里,割稻子、装稻子、装口袋、运送谷子,异常忙碌,却井然有序。一年的耕耘劳作,就在这几天得到了最大的收成回报。亲戚多、梯田多的家庭,会约上亲戚一起来帮忙采收,人多力量大,互相借用劳动力比一家人单打独斗效率更高,而且还有集体劳动的欢快乐趣。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没见过秋收里丰盈的村庄,梯田里忙碌的哈尼子民,那么可以说你没有见过生机蓬勃,养育了无数哈尼子民,承载了千百年稻作文化的伟大梯田。
  
  冬之狂欢
  
  谷子收完,冬天就要未了,翻田、抄地,正是保养梯田的时候。哈尼人先是带着耕牛,披挂上犁具,分批次的犁田,经过翻抄梯田,让稻茬埋在泥水里变成肥料其次是铲除田埂上的杂草,沤进田里,让它们变成农家肥;紧接着是筑修田埂,和泥、夯实、拍平,筑牢每一道田埂,防止渗漏、崩堤,不能让梯田跑水、跑土、跑肥。如果有田鼠在田埂上打洞,要用火烟熏出加以捕杀,及时修补填塞洞穴,堵住缺口;如果有崩塌、滑坡的田埂,务求准确地修筑补缺。
  秋收一过,天气渐渐转凉,经过犁耙和换水的梯田,水质变清了,梯田有水养着。山间早晚温差大,孕育了曼妙的云海雾帐,每天晨夕,村寨、山地、梯田之间云海像梦幻一样升腾飘移,时至正午也不见驱散。这是哈尼梯田最为美妙的季节,让每一个摄影家都感到心跳的季节,而对哈尼人来说,也是他们一年中最为幸福的季节。
  “十月年”又叫做“扎勒特”,每年阴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开始至属猴日止,历时6天,是哈尼人最隆重的节日,具有辞旧迎新、全家团圆的意义,兼着感谢神灵庇护收成,祭祀祖先,祈愿来年再次赐予丰厚的收成。换种说法,十月年是哈尼人在完成一年的劳作后,庆祝丰收,放松身心的节日。一系列庆祝活动会在这个节日举行。家庭妇女们会集中去龙泉挑取开年的第一担龙水来做年饭。这个时候外出打工的游子回来团圆了,谈情说爱的青年们,经过春播秋收,也有了姻缘结果。
  


  十月年的第一个重大活动是长街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舂制糯米粑粑,酿制米酒,烤制烧酒,黄昏降临,长街宴开始,每一家都做出了最出色的菜肴,在统一的时间摆出自家的杰作。人们在村寨中央的道路上,举杯同庆,谈论丰收年成,一些人口众多的村寨,宴席可以摆到一两公里,气势蔚为壮观。人们从黄昏吃到月亮上山,从这一席吃到那一桌,从这一家的酒喝到另一家的茶,鞭炮齐鸣,载歌载舞,吃得越多、喝的越多就越高兴。
  和五月年的“仰阿那”相对应,十月年里,也有属于青年男女们的节日“阿巴多”宴会,“阿巴多”汉语意思为喝酒吃肉。长街宴是所有哈尼人的大宴会,阿巴多是未婚男女的小宴会。节日上,每六到十二对不等的男女为一组,互相选出“姑娘头”、“伙子头”,去彼此村寨吃住,长辈和小孩子往往退出不参与,好让适婚男女尽情的谈情说爱。活动往往在凌晨时分举行,分别在村里特别设置的大房子里展开狂欢,伴着欢快的音乐和自编的舞蹈,姑娘、小伙们围坐在一张长长的桌子边,亲昵地吃喝、笑谈。“阿巴多”宴会的座位安排颇为巧妙:一个姑娘、一个小伙间隔开来互相交叉,无论朝向那边都能左拥右抱,或者左依右靠,以示亲密无间,大家既可以互相表达爱慕,也可以进行亲密的交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每一桌的青年人都会分食公鸡头和公鸡的睾丸,因为哈尼的奕车支系认为公鸡是神鸟,和恋爱、婚育、传宗接代密切相关,是保证生殖繁衍、人丁兴旺的象征性食物,长此以往,多少年来公鸡头和公鸡辜丸在“阿巴多”宴会上是必备的食物。
  同样是在十月年,哈尼的奕车支系,还会在节后的三天,举行“打石头架”活动。大家准备好鸡蛋大小的石头,隔河为界,冲锋陷阵互相攻击,手臂挥舞之间,漫天的石头雨朝对岸射去。两边村寨的老少妇孺自发组织起拉拉队,站在梯田边观看,助威呐喊,一旦见到石块击中对方,或者对方落败逃跑,人声涌动,气壮山河。姑娘们也偷偷躲在树后观察心上人的表现,据说全世界唯独这里有这样的节日,伤者由交战一方自负,不能责怪对方出手狠毒。奕车人说,这是祖辈传下的规规,是奕车男子骁勇善战、无畏强敌的演习。
  十月年结束,旧的一年圆满过去,新一年已经焕然开始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辛勤的哈尼同胞不但懂得科学合理的生产、 生活,更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带来的恩惠,众多的节日贯穿了一年的劳作过程。无论在梯田上,还是在蘑菇房里,每一年的耕耘劳作和节日狂欢同步进行,借以吐故纳新,修养生息,源源不断地把梯田的生命,把哈尼血脉延续下去。
  
  十处观赏梯田的最佳地点……
  
  1 老虎嘴 位于元阳老县城新街南部20公里,有专门架设的观景台。老虎嘴上鸟瞰,一块块梯田宛若一面面洒落人间的亮丽水晶,6000多亩梯田形状各异,在海拔落差1200米的河谷之间匍匐,如花蕊,如云母,如玛瑙,阳光下波光粼粼,从低处住上攀升,似乎要变成直达天空的天梯。老虎嘴是元阳梯田里山势最险峻,布局最壮观的梯田景区。被法国报刊列为1993年度新发现的七大人文景观之一。
  
  2 南达 梯田属于元阳县麻栗寨景区景点之一,距离新街15公里。坝达梯田面积大、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从海拔1100米的麻栗寨河起,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伸展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之巅。每当下午四时后,随着夕阳西下,梯田的海洋逐渐变成绯红色、深红色。再转变成粉红色、白色。是观赏和拍摄梯田光影流动变化的最好地方。
  
  3 多依树 梯田群落处于元阳县新街东部25公里。主要有黄草岭观日出梯田、普高老寨梯田、多依树梯田。景区梯田三面临大山,一面坠入山谷,状如一个大海湾。布满在临山三面的无数村落,一座座蘑菇房如整装待发的帆船,6000亩梯田均由东至西横向铺开。这里一年有两百天云海缠绕,云海停留在海湾里终年不散,恍然如仙境。
  
  4 龙树坝 梯田位于元阳县新街西南5公里处,从新街步行出去,沿途风景优美,是观赏日出和夕阳的好地方。与其它地方相比,据说,龙树坝梯田因水里的含养成份跟其它地方的梯田不一样,因此生长的浮萍比较多,以红色、绿色、黄色为主,使得梯田色彩艳丽,是拍近景及爱好徒步人士的极佳去处。
  
  5 金竹寨 梯田位于元阳县新街以西4公里处,是距离新街最近的成片梯田景区,与龙树坝景区相邻,是观看彩色梯田的绝佳之处。金竹寨梯田线条细密,纹路清晰,像条条细线连接起来的银丝带,折射着天光云影,明亮透澈,装饰在山岭之间,在大地肃杀,草木萧条的冬日里,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美感。从新街徒步到此处,大抵只需40分钟左右。
  


  
  6 撒玛坝 梯田位于红河县中南部,宝华乡东部,离乡政府2公里,距县城迤萨37公里。撒玛坝梯田是面积最大的单片哈尼梯田,共有1.4万余亩,4300多层,分布存海拔700米至1930米之间。在晴空下,万亩连片的梯田,旷然雄浑,如同银练铺陈在山地之间,气势磅礴。撒玛坝梯田是汉文史料记载里开垦最早的哈尼梯田。
  
  7 他撒 梯田位于红河县甲寅乡,距离县城约40公里,梯田面积在900亩以上,其海拔落差在1000至2000米之间。此处梯田规模不大,但是线条细腻流畅,疏落有致,紧凑地包围着绿树格、作夫等哈尼村寨,站在公路上看下去,写意大气,粗犷当中蕴含着难得的婉约。此处梯田的最大亮点还在于,梯田之间有樱花相映,棕榈庇荫,初春时节樱花绽放,令人赏心悦目。
  
  8 规东 梯田地处红河县乐育乡,距离县城迤萨30公里左右,是前往宝华乡撒玛坝的必经之处。此处山高谷深,地势险峻,近3000余亩梯田纵贯在海拔800到1700米左右的山岭之间,呈辐射状延伸,花朵一样自由盛开,展开纹理。山势因梯田而伟岸,梯田因山势而深邃,宛如印象派的画卷,呈现出一种梦幻效果。
  
  9 腊姑、桐株德玛 梯田景区距绿春县城50公里,公路为弹石路面。腊姑、德玛梯田总面积5000余亩,是绿春县面积最大的梯田片区。景区内梯田壮观雄伟,韵味别致,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的梯田,色彩明快,韵味无穷,置身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游。到了这里,还可以走进梯田周边的哈尼山寨,感受哈尼支系腊咪、哈欧的民风民俗。
  
  10 分水岭 梯田位于金平县境内的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内。该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万公顷,保护区内有32种动植物属于珍稀濒危物种。梯田景观和自然保护区的风景,两相映衬,风物绝佳,近百亩梯田分布在勐拉温泉周围,欣赏梯田美景之余还可以浸泡温泉。
  
  十个最有特色的哈尼树寨……
  
  1 箐口哈尼民俗村 利位于元阳新街镇往南6公里处,竹林掩儿映,梯田逶迤。全村占地约5公顷,150户人家,800多人,村落按照传统的蘑菇房加上现代设计元素建筑,集中体现了哈尼文化中森林、村庄、梯田和水源四度同构的生态系统。村中有全长3517米的游览线路、哈尼文化陈列馆、民俗活动广场等设施。目前为云南大学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及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
  
  2 攀枝花 位于元阳南部,距县城南沙54公里,至今保存完好的勐弄司署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司署建于民国年间,占地约8千平方米,三院三天井,古朴典雅。司署内按级别分为里长、团长、师爷、管家、老总、岳头、监狱长等住房。1983年勐弄司署被评定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3 哈播村 位于元阳县南部,距离元阳新县城南沙117公里,为俄扎乡政府所在地,有400多户哈尼人家。哈播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完整保留了哈尼长街宴最古老的节庆习俗,男女老幼能歌善舞。哈尼族木鼓舞、棕扇舞、碗舞、木雀舞等均源于哈播村。哈播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恢复长街宴的哈尼村寨。
  
  4 大羊街 位于红河县西北部,距县城65公里,是哈尼族支系奕车人的主要聚居地,山高谷深,海拔在3000米与600米间变化,形成了一个寒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立体气候。节日众多,其中“姑娘街”和“打石头架”两项传统节日世界独一无二;2005年10月,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
  
  5 迤萨镇 是红河县人民政府驻地。清乾隆年间,迤萨发现了铜矿,人们蜂拥而来开采。1853年,铜矿被开采一空,大家相约合股,出国经商、经营马帮“下坝子”、“走烟帮”用马帮驮出了这坐百年的古堡山城。迤萨城内石板路纵横,交错着法式、中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迤萨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华侨已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10016多人,和滇两腾冲侨乡和顺镇齐名。
  
  6 龙甲村 制位于红河县宝华乡政府驻地东南部,离乡政府1.7公里。龙甲依山傍水,背靠高高的落恐尖山,寨子脚下是壮观、神奇的撒玛坝万亩梯田,村子四周环绕着青翠的森林,泉水从村寨流过,村落建筑是典型的哈尼族民居建筑,村容整洁,民风淳朴。2005年被红河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列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7 甲寅 有着红河县的小香格里拉之美誉,是国内最大的哈尼族山寨。多年前,唱红大江南北的《阿波毛主席》就是从这里唱到中南海,唱红全国。甲寅距县城37公里,旧时称为瓦渣,瓦渣土司衙门遗址坐落在甲寅村正中大街南边,为红河州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哈尼族土司衙门遗址,现为红河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8 作夫村 位于甲寅以东4公里处,距离县城40公早芹右,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哈尼族蘑菇房村落。全村308户,1600多人,家家都是蘑菇房,古朴紧凑,俨然农耕时代的古老部落,村边森林翠绿,清泉环绕,人们安居乐业,自然生活。错落有致的蘑菇房与气势磅礴的竹林、梯田形成了动静相宜的景观,近年来,作夫村被列为红河县生态村。
  
  9 戈奎 距绿春县城40公里,完好地保留了哈尼族灿烂的服饰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哈尼歌舞,戈奎还因独特的哈尼饮食而闻名,国内外新闻媒体曾在这里采访和拍摄哈尼美食专题片。其菜肴做法独特,品种繁多,仅道哈尼蘸水,佐料达30余种,为哈尼蘸水中品种最丰富,味道最可口的特色菜之一。戈奎特制的腌菜,做法奇特,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主要菜肴。
  
  10 诺玛阿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距绿春县城1公里,处在晋(宁)思(茅)公路干线上,沿线可前往西双版纳或思茅。景区占地35.1公顷,区内有一条长2千米、宽12米的商业步行街,有350幢哈尼传统蘑菇式的房子,有哈尼民族传承馆、民族服饰展览馆、博物馆、民族商品交易区、茶楼、民族歌舞表演区。
其他文献
从墨江出发,越过北回归线,驾车沿着昆曼大通道在崇山峻岭飞驰,前面就是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源头宁洱古城,它像一卷蔼然清馨的古书在森林深处等候我去阅读。更远的前方,还有掩映在绿海中的天然大氧吧普洱市,鸟语花香蝴蝶翩跹,大地上,人们在春光里采摘春茶,一山一水,村村寨寨,都散发着迷人的春天的气息。我心中去采春茶、喝新茶的愿望变得非常强烈。  进入宁洱境内不久,从山上望下去,下面就是曾经辉煌一时的茶马古
期刊
云南旅游名镇系列报道之一      这里的每一块土地,每一段路程,每一片丛林,都是那样地充满了浓丽的热带风光,都足以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绝妙风景画面。    说起勐罕,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说起橄榄坝,几十年前就已经名扬中外,成为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有一句话说:“谁要是没有到过橄榄坝,谁就等于没有看到真正的西双版纳。”而另一句话说:“不到西双版纳就不算到过云南。”是的,人在云之南,橄榄坝便是我们梦中向
期刊
苍翠的芒玉峡谷在县城的西北方,属于那座被金庸赋予了侠气和神秘的无量山系,把汽车留在路边,不让金属和废气进入到这片洁净的领域,我们决定用双脚走回到久违的自然中。远处的小村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上方飘渺的白烟分不清是雾气还是炊烟,不时有鸡妈妈鸭爸爸带着子女在路旁草丛中出没,放心地寻找食物。芒玉峡谷如一个“V”字,欲览其全貌,须得由一边下到谷底再爬上来,我们选择了上爬路段相对较短的路线开始进入峡谷。走到山
期刊
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这种颜色是大地用亿万年的时间,历史用千百年的时间,人们用自己的心血一点一滴染成的。紫禁城的金色代表了一个泱泱大国的都城,而青瓦白墙绿水讲述着江南水乡的淡定,当我们来到一座城市,总喜欢去寻找这座城市的颜色,五彩斑斓的背后就是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一座没有颜色的城市是平庸的,因为她没有历史,没有创造,也没有灵性。    蒙自,这座曾经的边陲小城,这座正在崛起的红河州新州府,
期刊
来自各国的双胞胎云集到双胞之家,展示双胞胎的魅力。上千对双胞胎们集体亮相,来自世界各国、肤色各异的双胞胎们共同走在北回归线上,彰显着墨江人口中阴阳线的神秘;在广场与欢乐的民众一同抹黑脸庞——加入哈尼族人永远的祝福“摸你黑”狂欢活动。    太阳是生命的摇篮,它孕育出了地球生命的奇迹,在太阳转身的地方,宇宙的神秘与生命的神奇在延续……  北回归线把墨江县分为南北两半,让它成为北回归线上最美的绿洲,在
期刊
北回归线上的蒙自四季长绿,在绿色中寻觅希望的田野,满山满坡的是甜石榴、大枇杷、小红枣和茶园,在绿色中漫步,在绿色中休闲,在绿色中品尝美食,在绿色中发现人们充满希望的笑脸。      石榴熟了    “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晋人潘岳在《安石榴赋》中写道,“榴者,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名果”。石榴原产伊朗,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引种回国,700多年前,又传入蒙自种植。蒙自被
期刊
云南旅游名镇系列报道之二  许多年以前,还没有昆明的时候就有了官漉许多年以后,昆明在岁月中变换了几番模样,但官渡却依旧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矜持。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沧海桑田后我们寻找着变迁的痕迹,于是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我们发现了官渡古镇,在巫家坝机场飞机的轰鸣中我们找到了宝象河堤岸上奔跑的小马车,从130米高的世纪城观景塔上凝望着那片被城市聚集群包围的古老建筑,4000多年的时光流逝在眼前,改变了吗?
期刊
越野,又见勇者    日子如书般一页页翻过,快得连博尔特都追不上,记忆中2008年的景谷雨林越野赛仿佛就在昨天才发生,转眼间却又驶上了前往景谷的昆曼大通道,这条南北大动脉已全然是一条国际大通道!一队队跨国车队熙来攘往,有从四川成都前往泰国曼谷的自驾游车队,也有贴着看不懂的文字向昆明方向疾驰的清一色丰田车队。我们也是南来北往的一份子。从宁洱离开昆曼通道主干线,曾经辉煌的茶马古道就在公路不远处的山上,
期刊
紧邻世界自然遗产石林的弥勒县处于昆明与红河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围绕着休闲旅游城市的定位,以康体休闲、佛教文化、民族文化为重点,弥勒县正逐步做强做大弥勒旅游品牌。2008年8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到弥勒县调研时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弥勒县旅游产业建设步伐,把弥勒打造成为全省重点旅游城市”。锦屏山上的弥勒大佛笑口相迎,敞怀接纳四海宾朋;湖泉生态园碧水微波,诠释从
期刊
很多小镇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停留的点,永远地散落在记忆里。新安所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一条绵延的线,携带过去,一路走来,隽永而生气勃勃。  新安所位于蒙自县城东南面,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设置新安守御千户所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设城楼二座,立两门,南日“御远”,北日“永安”。一直到清朝、民国期间都有军队驻此戍守。南屯街、扎下街、点将台、校场等地名都带有显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