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让数学探究学习更有深度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死记硬背等单纯的模仿记忆,而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重要学习方式的深层诠释。 本文主要以笔者学校两年来开展数学实验研究的经历,从对数学实验概念和特征的认识、数学实验开展遵循的原则;以及在数学课上哪些环节必要开展实验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实验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深度影响。
  【关键词】 数学实验操作;探究学习深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死记硬背等单纯的模仿记忆,而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数学实验作为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操作、探究与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悄然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实验,它有怎样的特点,面对活泼可爱且富有无限遐想的孩子,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实验活动的开展, 让数学实验真正为新知探究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值得研究和探讨。 下面笔者结合本校两年来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展,谈一谈个人的认识与思考。

一、数学实验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数学实验是近年来在国内数学学科教学中才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融探究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数学活动,是基于验证某种猜想、获得某种数学结论、发现某个数学规律、解决某类数学问题,经过某种预先的组织、设计,教师组织学生运用实体学具、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物质和技术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数学化的实际操作。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这种实验活动以其自身的特点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操作、探究与交流的潜能,是探究学习深度的体现。
  1. 趣味实践性
  数学实验的趣味实践性是其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前提。中低学段学生的认知尚处于理性认知的初级阶段,学习缺乏足够明确的目标及理性分析的过程,更多的是感性认知,感兴趣会多参与,否则会少参与或不参与。因此,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实验通常是趣味十足,以动手操作实践为主。通过特定的目标设定,对某一问题的探究或某一猜想的验证等,借助事先准备好的素材——有趣的实体学具、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辅以新奇的元素——“形”“声”“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玩中学,学中玩。
  2. 自主开放性
  日常数学课堂上开展的数学探究活动,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相对单一的操作探究活动。活动目标、素材、方法通常是老师设定好的,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操作完成即可。然而,数学实验较前者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目标任务的设定就具有自主开放性。如:针对某一知识的讨论各小组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或是初步建立的猜想不一致,或是发现的规律不完全相同等,于是,产生实验的动机,进而开展实验,所以其目标的定位不一定完全一致,有一定的开放性。其次,实验过程的自主开放性。为了验证本组的观点结论,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实验素材,按照组内商定的环节步骤开展实验过程,而不是按照教师指定的器材、规划的步骤开展活动。
  可见,数学实验以其自身的定位和特点,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更加积极主动,探索过程也更具自主和开放性,学习更深度。

二、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开展数学实验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更加自主、开放的平台,为学生深度探究新知提供时空上的便利,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随潮流而动,哗众取宠。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数学实验的基本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基于需求原则
  基于学习的需求,开展适合的数学实验活动,让学习活动更富探究性,探究活动更扎实、丰富、有效,让学生沉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凸显深度参与、深度学习,避免盲从,为开展实验而实验。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98页《怎样滚得远》一课时,我们围绕着“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呢?”对于这一结论的得出仅仅通过教师呈现一组现成的数据来告知学生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想让学生深度体会到其中的原委,开展有条件的实验活动是本节学习的最好选择。于是孩子们开展了如下的实验过程:
  ●实验讨论:
  确定哪些实验素材?选择哪几类有代表性的角度?
  ●实验要求:
  (1)分别选择30度、60度、90度的斜坡开展多次滚动实验,记录每一次滚动的距离,求出平均数;
  (2)比较每次得出的平均数,你有什么发现?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开展上述实验过程是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是基于教学的实际需求,是本次学习活动的必然选择。如果省去了这样的实验过程,只通过有限的观察、猜想,学生的认知一定是不全面、不彻底的,甚至是无法达成学习目标的。因此,基于学习的实际需求,开展实用的实验活动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的。
  2. 以生为本原则
  以数学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知识探究,其目的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或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因此,实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服务的对象也应该是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的重要原则。教师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以及归纳概括能力,设计适合的实验活动。
  如低年级教学中要安排实验难度小、趣味性浓的小实验活动,如“神奇的折纸”“有趣的拼搭”等。高年级教学中的数学实验则以结论的得出、规律的发现、猜想的验证、问题的解决等为目的,开展较为完整的实验过程,甚至要撰写实验报告等。如:笔者学校五年级校本课程《两颗骰子的相遇》一節实验课,就以发现规律、验证猜想为目的,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建立猜想、开展实验验证猜想的完整过程。整个过程从问题的发现、猜想的建立、实验器材的选择,到实验过程的开展、实验结论的得出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活动理念。

三、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数学实验应用于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数学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充分利用简单、有趣、可操作性的实验活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盎然,充满好奇的参与和思考,新课学习效果自然不同一般。 如:在教学《认识方程》一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的实验,教师准备了一台大大的天平,并准备了足够的砝码和物体,组织学生上台开展让天平平衡的实验,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渴望一展身手。实验活动不仅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同时也为学生对方程内涵的思考、等量关系的初步建模做了很好的铺垫。
  2. 数学实验应用于新课重、难点的探究和突破
  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的学习中,通常教师会借助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应用的图片唤醒学生对其表象的认知,然后通过已画出的或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种学习的弊端往往是部分学生会成为吃瓜群众,不观察,不思考,只等结论,不求甚解。然而,如果此处开展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活动,相信学生对于新课重、难点的学习和理解深度会大相径庭。具体过程如下:
  (1)观察与讨论:(出示生活图片)你能在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怎样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2)实验与操作:
  ①素材选择:选择怎样的几根小棒,为什么?
  ②实验操作:学生自主做平行四边形。
  ③展示与交流:你是怎样做的?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归纳总结:通过操作,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学生一定会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
  3. 数学实验应用于知识的拓展与提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思维得以拓展,认知得以提升。 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完成之后,有必要结合学习的新知,引导学生开展新知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或是给学生布置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拓展问题,让其通过数学实验活动的开展,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认知视野,提升认知高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上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的实验:
  圆柱侧面展开还可以这样……
  【背景】这是一节关于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探究课,教材提供了下面的例题图,以求商标纸面积是多少为问题导向。如何求这个商标纸的面积呢?在师生交流和例题图的暗示下,老师引导着学生沿着商标纸的接缝处剪开(如下图)。
  学生把商标纸展开,发现是一个长方形,其中这个长方形商标纸的长就是这个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快就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即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畅,结果很快得出,学生也都理解了。没有任何问题?凭着多年来我对小学教材的钻研和理解,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不甘。我就在想,是不是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推导就这样了,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剪法?如:斜着剪行不行?公式是否能够顺利推导出来?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决定把这一探索实验作为新知学习之后的拓展。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创造:
  【情形一】将圆柱侧面斜着剪开得出平行四边形。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圆柱的高,于是得出: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底面周长×高
  【情形二】将圆柱的侧面沿曲线或折线剪开得出不规则图形。
  通过剪切、平移将侧面展开后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由此依然可以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圆柱底面周长×高
  ……
  以上实验活动让我感触颇多,有时候往往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课上得顺畅,可能会掐灭种种探究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抓主线、抓重点。可是,若想在教学目标达成之余,为学生创造彰显个性思维的平台,让思维绽放异样的精彩,也许,类似上面的拓展性数学实验活动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重要学习方式的深层诠释,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再一次革新。教师需要加强对数学实验本质特征的正确认识,遵循基于教学实际需求和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适切环节,认真组织,科学开展,让学生在数学实验中对新知的探索达到新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徐江培 .“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Z1):18-19.
  [2]董林伟,孙朝仁. 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 数学教育学报,2014(6).
  [3] 孙朝仁,马敏.开展数学实验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2013(7).
  [4]郭建芳.數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2015(7).
  [5]邵光华,卞忠运.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7(3).
其他文献
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年龄的差异,有学科的差异,有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将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发展,形成合作文化,促进共同体内的每个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达成教师专业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我校有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共计16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在职在编教师的24%,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不
期刊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能,也可说是教师的天职,自古而然,天经地义。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主观努力与其目标达成之间并不完全匹配。比如,作为教师,你在课堂上认真讲课,有的学生就是听不进去;你在努力传授知识,不少学生并未照单全收……面对这些情况,咋办?于是,一个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本身,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更需要做一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也许事实就是如此,课堂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持之以恒地写教后摘记,通过教后摘记的形式进行反思,既有益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备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后摘记的作用;教后摘记的内容;教后摘记的形式一、教后摘记的作用  都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教师精心准备的教案在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数学课堂的航标,需要有机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应基于儿童经验,瞄准最近发展区;尊重儿童认知,丰盈探究过程;适度拓展延伸,发展数学思维,不断提升思维品质,培育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儿童学习;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在习作教学中,唯有善于思考的实践者才能让习作教学富有活力。教师针对实际情况,研究“下水文”的有效运用,并适时“下水”,必能在习作教学之路上真正成为“师者”,让习作之花越开越红艳。  【关键词】下水文;下水;运用策略  在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深感习作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耗时多,见效慢,学生怕写,老师怕批,学生的表达乐趣不翼而飞,
期刊
【摘要】结合常规媒体、交互白板、智能教学一体机及平板电脑在课堂中的实践,我们对智能教学平台的构想真正落地,使神奇技术真正融合于日常课堂之中。为了使广大教师对教育技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致分为1.0版常规媒体、2.0版交互白板以及3.0版数字化学习这样三个层次。在引入“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后,我们把这三个层次的教育技术进行融合,打造出了简洁高效、移动互联、多元交互、资源融通
期刊
【摘要】针对课内外阅读脱节的现状,笔者探索出基于小语课文拓展性课外阅读的重点指导策略:对接原文,精选课外阅读文本激趣;联系背景,品味课外阅读文本怡情;优化方法,感悟课外阅读文本增效;比较写法,用活课外阅读文本练笔,以此来帮助学生突破课外阅读的难点,达到以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促进课内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拓展性;课外阅读;难点突破;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及精神成长的重
期刊
【摘要】当下,儿童“数学实验”学习面临困境:媒体观影对“数学实验”具身操作的代替,动手操作对“数学实验”具身思想的忽视,追求结果对“数学实验”具身过程的僭越。具身认知理论提倡以“身体”认识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数学实验中能积累丰富的身体经验,因此提倡儿童“数学实验”学习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构建具身认知视野关照下的数学实验“情境场”“发生场”和“评价场”,才是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困境的出路。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开放的、信息的時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影响各行各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非常普遍,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中重难点的处理,不仅关系一节课的成败,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乡村教育,今天,我们依然努力践行陶先生的主张,致力于办好一所有情怀的乡村小学。近年来,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立足于乡村教育,践行“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借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以省级课题“问题导学”为抓手,开展了立体丰富、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构建并不断完善丰富而有校本特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