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用字“椹”与南海丝绸之路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多音字地名的读音应统一。我们通过对音、形、义及对当地方言的考察,联系古音,认为地名用字“椹”同“葚”,普通话读音应为shèn,不取zhēn及zhàn音。同时结合当地考古发现、自然地理及水上交通条件,我们推断雷州半岛古“椹县”及“椹川”的命名应与当地曾经种桑养蚕有关;从地名留存文化信息的角度观照,该地名为南海丝绸之路航线的开辟增添了文字依据。
其他文献
孙中山一生从未提过到“民本”二字,但人们一直认为他有民本思想,有鲜明的民本色彩,并且与中西文化和时代条件有关.1946年《地方自治月报》发刊词日:“基于中国数千年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以及国父三民主义的政治哲学,我们一贯的认识,是人民至上,建设第一,二十世纪是民主的时代,我国又在八年抗战饱受苦难之余,今天最大的任务,就是举国上下,协力一致,如何使人民能安定,社会有进步,打定民主的基础,走上建国的大道,建设成功一个富强康乐的三民主义新中国.”①可见社会早已将孙中山与民本主义联系起来.孙中山自己也说过:“余之谋
期刊
我们正在见证和参与着一个多元文化混杂和不断解辖域化的新游牧时代。在比较美学的理论框架中,东方美学的当代会通研究聚焦于三个关键词:多样性、混杂性和间性论。人类文化与世界美学的多样性是混杂性生成的基础,当今混杂性隐然成为了全球化的文化逻辑和伞状概念,促使传统思想定式的二元论转向多元流变的间性论。当代世界美学的多样性和混杂性生成了万花筒式的交互文化视界,由此对惯常的比较研究模式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催生了“间性文化美学转向”(Intercultur⁃al Aesthetics Turn),促使东方美学研究迈向以“
针对社会组织的既有研究较为关注制度环境的塑造作用,本文着力分析了社会组织成员的伦理状态,从而贡献了一个讨论社会组织的新视角.通过对一个以女性为主要成员的读书会的个案研究,本文说明了该社会组织运营的伦理基础乃是变迁社会进程中成员对于自我的追寻与表达.作为社会组织的读书会承载了女性成员不断向上超拔、追求"上进"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拓展生活领域的组织基础,丰富了女性塑造内心世界的精神资源与技术.个体成员在社会组织中表达并强化了"上进自我"的心灵结构,同时这一结构仍然紧紧围绕家庭、社会和国家得到
"人的科学"概念来自潘光旦先生,它提供了一个从人看社会的视角,强调人的因素是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基础.它与传统的从社会看人的角度有着极大的区别.按照费孝通的说法,前者是社会的心态秩序,后者是社会的生态秩序.本文以从人看社会的角度,强调"生活性"概念与传统社会学的"社会性"概念之间的对张及其关联,并提出,文学对生活性"细节"的深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活性"概念如何作为传统社会学的"异物",同时又如何构成了人与社会关系间不可或缺的维度.同时,死亡/哀悼和离家/思乡作为经典的生活性"细节",共同构筑了当代
加强文物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开发利用是文物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黄河流域文物具备承载历史久远、分布地域广阔、数量种类众多、地位和作用凸显等特征,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仍然存在保护边界不明确、保护对象不确定,区域综合发展不靠前、保护方式不先进,联动保护合力不强大、管理体制机制不协同等问题。文旅融合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带来新动力、新机制、新载体和新挑战,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为文旅融合带来新模式、新场景、新生态和新机遇。文物保护利用创新的基本路径可归纳为:创新制度设计建设,强化政策配套支持;构建协同体制机制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显学,研究起点较高,常令新人望而生畏,发掘整理原始资料成为学术增长必不可少的突破口.自上世纪80、90年代起,黄彦、李伯新选编翠亨孙中山故居藏档,俞辛焞、王振锁等选编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资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馆藏辛亥革命时期档案,广东省档案馆选译粤海关档案中与孙中山活动有关的资料,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影印出版南京临时政府档案,以及各种学术期刊对于散见珍贵档案资料的公布,深刻反映了这一趋势.1笔者近年来也参与了宋庆龄基金会主持的宫崎家藏民国人物书信整理和
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一次美学论争,主要讨论美的主客观性问题,没有形成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自觉.它们分别依据物质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在方法论方面主要是采用了演绎方法,即从物质或社会存在来推导出美的主客观性.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美学论争,主要讨论美的本质问题,其中反映论美学坚持物质本体论,而实践美学提出了实践本体论.在方法论方面,蔡仪一派主要是依据经验归纳方法,提出了"美是典型"的论断,而李泽厚则采用了逻辑-历史的方法,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观点.20世纪90年
近几十年来,"世界史""全球史"范式推动了辛亥革命与华侨研究日渐升温."华侨乃革命之母""海外是革命策源地"1,这是孙中山及其同仁感恩海外华侨持续鼎力支持辛亥革命的基本认知.在民国肇造前夜十数年间的艰难岁月,类似——"尊处同志闻系先变产业,以急应军需,热度之高,洵为海外所未有,同人等不胜感服"2之表述不绝于耳,华侨捐声、捐输、捐躯的爱国之举义薄云天.由是,华侨对辛亥革命的重大贡献也得到学界同仁的充分肯定与褒扬,令人感慰.
本文主要基于对列斐伏尔和德塞托的政治批判理论的研究,指出正是在韦伯的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化思想的影响下,工具理性批判成为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主导范式,但也正是在这一影响和各种社会历史变革的共同作用下,西方批判理论逐步远离了马克思的解放政治路径,其核心的表现就是社会历史性的具体的革命主体性的丧失,从而使得批判理论的批判陷入到一种保守政治的悖论中.
言思想政治教育务虚,乃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使然.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以矛盾为媒介,于实践中构筑科学信仰.形而上学视角却将马克思主义观念化,以社会发展遭遇的现实矛盾为佐证,反诬信仰不纯粹,加之资本逻辑从中推波助澜,"务虚"一说便有了受众.一方面,阐释科学实践观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极强,某种程度上需要逻辑与思辨,容易给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留出活动空间.所以,教育活动需要从理论层面上开辟实践向度,使教育对象具备辩证思维的自觉,主动扬弃形而上学的认识误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