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模块创新教学探微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den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立体几何模块;创新;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8—0045—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学也是如此,需要不断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下面,笔者就谈谈立体几何模块创新教学。
  一、创新观念,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并对比新旧教材、大纲,发现立体几何内容变化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把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放在首位;2.弱化了作图技巧、推理技巧、运算技巧,注重了立体几何模块通性通法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以“三垂线定理”为一条主线贯穿于立体几何教学始终的做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目的的新理念。
  二、处理教材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采用“两松一紧”的方式处理教材,即立体几何模块入门教学与立体几何模块总结教学适度放慢,中间教学过程适度从紧,这样做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2.分三层次三阶段进行教学。立体几何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学习完教材内容为第一阶段,达到第一层次要求:具备立体几何基本素养,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立体几何知识;立体几何模块归纳总结为第二阶段,达到第二层次要求:较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第三阶段为高三总复习阶段,达到第三层次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并能综合分析并处理立体几何问题。
  三、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关键
  1.上好“四课”。
  (1)上好几何体赏析课。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察几何实体,分析几何体的特点,借助多媒体展现几何体的美术效果图及直观图,使学生感受几何体的结构美、图形美。在美的环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其自觉投入到立体几何模块的学习之中。
  (2)上好制作几何体模型课。人们常言:“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指导学生用可塑材料亲手制作几何体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灵魂深处打上深深的烙印,更深刻地理解几何体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大小、空间位置以及结构特点。学生亲手制作模型产生的认知效果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
  (3)上好摆放几何体空间结构框架课。对照几何实体,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抽象出反映其特点的线条,用笔等学习用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摆放出几何体空间结构框架,使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上好画图课。指导学生先画几何体的美术效果图,再用粗线条勾勒出几何体的直观图,进一步画出三视图;然后多媒体展示相关几何体的美术效果图、直观图、三视图,让学生与之对照,修正自己的作品,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画校园内建筑体的直观图。
  2.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提出自学要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形成学习成果,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习成果选择要讲解的内容,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3.从文化层面教立体几何模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又非同其他大众文化,具有自身特点。立体几何模块文化有三种语言:一般性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应“三位一体”进行教学。对立体几何定义、公理、定理、公式以及每一个问题等,要求学生做到: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循环记忆,在应用训练中完善提高,熟练掌握,最终形成数学语言能力。
  4.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在立体几何模块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创新学习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按自学提纲进行自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带着问题上课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精神,养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参与小组研讨,勇于展示自学成果,最终获得知识和能力。
  3.坚持培养学生在立体几何模块学习中的两个循环学习方法:①“实物体←→框架结构←→直观图←→三视图”循环学习;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循环学习,使其贯穿于立体几何模块学习的全过程。
  编辑:谢颖丽
其他文献
利用粗糙集理论筛选出识别无烟煤、烟煤、褐煤的主要特征指标粒状微粒体、壳质树脂体、平均最大反射率,并以此三指标建立了Pr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模型参数先借助模拟退火算法
介绍了TI公司的TMS320C32DSP与PHILIPS公司的CAN控制器SJA1000的接口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软件编程。
电气阀门定位器气阀门定位器是按力平衡原理设计工作的。作为气动执行器主要的配套仪表主要用来克服调节阀受压差影响而产生的不平衡力,提高阀门位置的线性度,从而使调节阀的行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方法;角   度;指导;行为结构;认   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1—0035—02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
使用UML对软件体系结构建模作为理论研究与实用建模技术的结合,成为目前描述系统体系结构的一种可行途径.在相关的研究基础上,总结该方法的建模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评测标准,并
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那么怎样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动泼的教学氛围,我有如下一些教学体会。    一、 善于导入    每一篇文章教学的导入语相当关键,好的导入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商务英语;语法教学;问题;句法主体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2—0077—01  当前,各地各校“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课程尽管不尽一致,但《综合英语》肯定是一门必开的专业主干课。因此,此课程能否教好、学好意义重大。而在此课程内容的各主要部分中,“语法”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难点、超难点,一方面又是绕不开的重
为提高X264编码器在TMS320C6416处理器上的编码速度,提出一种基于QDMA(快速存储器访问)的优化方法.根据C6416的存储结构和访问速度特点,通过设置双缓冲区,使用QDMA的方法实现了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理论教学;上机实  习;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7—0060—01  一、 需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实习教学的时间  现在,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时间的安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机操作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截然分开,另一种是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实习教学穿插进行。显然,前
汽车及工程机械用传动轴在高速转动时产生的弯曲振动,可能导致共振现象而使传动轴断裂。所以在设计传动轴时必须有足够大临界转速以防止共振发生。以传动轴的临界转速最大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