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残差地形模型空域法精化局部地球重力场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地高分辨率重力数据是超高阶重力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的基础,但现有的观测技术和手段限制了陆地重力测量的覆盖区域,全球仍有大量的重力测量空白地区.采用残差地形模型空域法,利用高通滤波技术提取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分辨率3“×3”的V4.1数据短波信号,结合EGM2008重力场模型,反演精化1\'×1\'分辨率的局部地球重力场参量.利用美国地面实测重力观测数据NGS99共57 387个点检验基于该方法恢复的1\'×1\'分辨率的美国局部重力场,相比于EGM2008模型,其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由15.470 mGal降低到12.999 mGal,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陆地重力场的分辨率.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华北平原(114°E~117°E,32°N~35°N),计算了该地区1\'×1\'分辨率的重力扰动和垂线偏差,重力扰动的RMS为25.311 mGal,垂线偏差南北分量和东西分量的RMS分别为2.215“和8.452”,填补了该地区1\'×1\'分辨率重力测量的空白.
其他文献
针对LD-氩站流程生产Q235B钢230 mm连铸板坯出现的中间裂纹,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中间裂纹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判断扇形段接弧不良、辊缝精度差、辊子错位等是中间裂纹形成的外因;裂纹带上有粗大的晶粒,且有明显的Mn、S等元素以及复合夹杂物形态聚集是铸坯产生中间裂纹的内因.通过控制接弧精度≤±0.3 mm、辊缝精度≤±0.5 mam、二冷比水量0.50 L/kg、成品[S]≤0.030%、[Mn]/[S]≥15等工艺措施,减少甚至杜绝板坯中间裂纹的发生,提高了连铸板坯的
将含C量0.031%、0.048%和0.055%的GH3625合金由Φ480mm铸锭锻造成Φ155 mm,轧制成Φ90 mm的棒材,后续固溶处理为加热至1 000℃,保温1 h后空冷;将C含量0.023%Φ480 mm铸锭分别锻造至Φ180 mm、Φ155 mm和Φ135 mm,将Φ155 mm的锻棒在450横列轧机上分别轧至Φ90 mm和Φ80 mm,后续进行固溶处理为加热至950℃,保温1 h后空冷.试验结果表明:当C含量由0.031%增加至0.055%时,GH3625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4
施工期平整度测量对地坪施工质量的控制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靠尺或水准仪的传统地坪平整度测量方法存在测点稀疏、效率低等不足,难以适应超大地坪施工期平整度快速、精细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全站仪与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融合的平整度快速测量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融合全站仪和INS数据,解算小车运动轨迹,根据轨迹点的高程计算平整度指标,发明研制相应的测量设备,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面混凝土基底施工期平整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精度与水准仪相
在运动控制应用场景中,由于疲劳等原因会导致设备微小形变,因此需要更加密集的观测手段与恢复方法.考虑到待检设备的摄影测量属性及高帧频相机高信息量特性,利用240帧/s的高帧频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相机结合摄影测量方法实现对运动控制轴形变信息的精确量测,具体步骤如下:(1)固定标定板,由运动控制器控制高帧频相机运动,并对标定板进行连续拍摄.(2)提取标定板角点坐标,提出基于角点几何与运动特征的角点坐标精确定位方法.(3)计算相机坐标序列,恢复相机运动的高密度点轨迹.
考虑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地震信号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利用一种多尺度多方向主成分分析(multiscale 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SMPCA)去噪的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C-MSMPCA)方法对高频GNSS同震位移进行去噪,该方法有效地削弱了低频系统误差和高频白噪声,
实验用022Cr24Ni17Mo5Mn6NbN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0.028C,0.33Si,6.21Mn,24.93Cr,17.03Ni,4.24Mo,0.45N)采用1 t非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的工艺冶炼,Φ360 mm电渣锭经锻造开坯后轧制为Φ40 mm棒材.研究了热轧态(终轧1 000℃,水冷)和经1 070~1 180℃固溶后钢的组织、点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该钢晶粒逐渐长大,强度降低,塑性增加,耐点腐蚀性能得到改善.采用1 120℃进行固溶,该钢可以获得均匀的
利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 Ni-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0.36C,0.45Si,0.63Mn,0.005P,0.002S,0.83Ni,l.2Cr,0.23Mo,0.04Nb,0.01Ti,0.0040N,0.002 0O)的组织与性能.20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的试验钢开轧温度1 050℃、终轧温度850℃,轧态组织以贝氏体和珠光体为主.经890℃淬火+210℃低温回火后,钢的Rm1906 MPa,Rp0.21 574 MPa,A 10.0%和-40℃KV2 18
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高强度汽车紧固件用钢SCr440(0.40%C,1.00%Cr)的组织转变行为.从850℃连续冷却时,当冷速≤1℃/s时,转变后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当冷速达到2℃/s时,组织中开始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当冷速≥7℃/s时,组织主要以马氏体和贝氏体为主.等温转变时,珠光体转变的温度为550~700℃;当转变温度降低到550℃以下,组织中出现贝氏体.依据热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工业轧制Φ18 mm SCr440钢盘条,冷拔至Φ17 mm,再经球化退火700~760℃及冷拔成Φ15.7 mm线
研究了 Q355B热轧H型钢轧后冷却温度880~320℃对H型钢翼缘强度、韧性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冷后温度为570℃时,钢的屈服强度较空冷工艺提高73 MPa,断后伸长率为23.5%;当控冷后温度为320℃时,钢的屈服强度较空冷工艺提高228 MPa,断后伸长率为16.0%,出现伸长率不合格的情况.Q355B热轧H型钢在轧后正火工艺所得金相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铁素体晶粒度为11.0级.当控冷工艺温降速度为73.9℃/s、冷后温度为570℃时,喷水侧翼缘表层出现贝氏体(B),翼缘内侧及
大型高精度双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变形严重恶化其电性能,工程中开展天线形面测量与调整工作极为重要.针对目前工程中实现大型天线形面在线调整难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利用激光跟踪仪从天线副面测量主面形面的调整方案.将激光跟踪仪安装在副面的背面,且激光探头可沿着副面背面的边沿导轨移动,则利用激光跟踪仪靶标自动搜索功能,实现从副面测量主面形面而不影响天线正常工作.基于上述测量方案,从最佳拟合反射面的概念出发,推导了双反射面天线副面的位姿调整量和主面的促动器调整量.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案能够实现在线自动测量,且因测量系统依附于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