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调整及应对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i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种思潮涌进了中国的社会中,其中拜金主义、本本主义、享乐主义等落后思想腐蚀着广大的青少年,尤其是职校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完全成熟,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篇文章从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指出中职院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面临的调整,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以后的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院校 思想道德教育 调整 应对措施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也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自身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上中职院校教育者的不重视,使得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要求中职院校教育层务必要做出适当地调整,从而更好地应对这种局势。
  1 新时期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中职学生道德水平提升难度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入,计算机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然而许多青少年却沉浸于网络游戏中,甚至采取一些非法的途径,例如抢劫、敲诈等方式来获得金钱。长期下来,学生道德观念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无疑增加了中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加上部分学生家庭与自身心理问题,导致整个中职学生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难度比较大。
  1.2 中职学校“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仍然存在
  当前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势头非常猛,这给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这也使得中职院校“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学校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过于重视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并且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状况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使得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实质性的效用。
  2 新时期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做的调整与应对
  2.1 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效用性
  提升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乐于接受,并且深刻感悟,老师就需要认真挑选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效用性。第一,老师应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传授思想道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充分地消化并且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做到明辨是非和善恶。第二,在树立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之后,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的锻炼,让中职学生在懂得是非后,能够坚定立场,坚持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学校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来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强化道德意志。第三,帮助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让学生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变成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真正地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例如言谈举止文明、着装简洁得体、时间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强等。
  2.2 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有趣性
  长期以来,中职院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轻实效,重形式”的现象,虽然开展和组织了多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但是大多都是流于形式。为了改变思想道德教育这种现状,务必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趣性,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采取情景式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典型榜样教学法,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来构建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思想道德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了使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更加有趣和有效,老师还可以邀请家长来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或者是教育领域的专家来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等等,这些有趣多樣的教学方式使得中职院校思想道德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保证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2.3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社会实践是实施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更加深入地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开拓自己的眼界和视野,从而将思想道德知识与现实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中职院校教育者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机制中,积极地引导中职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到社会基层去体验生活,具体的途径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企业为社会依托,让学生有广泛的实践平台。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和学习等,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是社会调查报告,从而强化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4 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实现更加优良的思想道德修养。具体来说,中职院校应当积极地动员和开展各种校内校外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相关的院校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和健全志愿者组织,做好各种志愿者人员的招聘、管理和培训工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进行长期的合作,实现社会与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使得学生能够在志愿者活动中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了解社会的民情,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中职院校可以和街道、社区、福利院等民间机构签订相关的协议,保证各种志愿者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
  2.5 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形成学校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相比于上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来说,它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方式。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中职学校务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建设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开展一些文化科技活动、歌唱比赛、校运会等等,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无形中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并且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提升。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中职院校的领导和老师务必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开展和组织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思想文化氛围,让中职学生能够在这种优良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兰金香.南昌市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2]李青.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吴霙斐.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
  [4]胡声晓.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12.
  [5]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6]汪和祥.浅议新时论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3,05:78.
  作者简介:
  罗育彬(1979-),男,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政治助理讲师,曾担任德育部主任、学生处副主任和招生就业处副主任,主要从事道德教育,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变,开架借阅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借阅中的主要模式,但是开架借阅使得高校图书的存放产生了混乱,因此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高校图书馆开放借
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内涵1.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精英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之一.西方一些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
一、远程教育特征1.媒体与技术的作用媒体与技术是远程教育中一个重要特征。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与技术是关键因素,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实行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当前,在许多施工企业路基工程项目中,还存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现象,对成本与质量、进度关系,局部成本与总体成本、短期
摘 要:物理化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造纸业的迅速崛起,也助推了我国造纸装备、设备的引进与开发,制浆造纸设备及其制造业在造纸工业的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制浆装备、造纸设备还是成品加工设备,都在技术的支撑下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造纸行业的生力军,我国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等方式,以更新的、发展的制浆造纸设备向国际进军,发挥制浆设备在造纸行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更新;制浆设备;重要性  
本文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定义与其意义入手,简述了本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隐性知识共享障碍的若干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从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层面建立有
高等教育机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地方高校能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能否在服务地方中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科专业特
摘 要:现代社会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增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有许多问题涌现,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工程建设中实施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意义,提出目前施工人员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加强施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為工程建设思政工作的有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和不竭源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而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
文章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和江西赣州的基本情况,运用统战思维提出了推进赣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