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浙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省不断扩大家庭式经营规模、不断流转农村土地的过程中,现代化农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模式就是家庭农场经营。这种经营模式是农业生产模式的一种创新,全国各地尤其是较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浙江,都出现了有现代化农业特色的家庭农场,对农业经营、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探究浙江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方式。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出现,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浙江省现在普遍存在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有五种类型,包括龙头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模式,市场 家庭农场模式,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模式,合作社 家庭农场模式,粮食生产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各的特色,极大地满足了家庭农场的产品生产和市场经营需求。浙江省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为家庭农场提供了多样化的组织服务,包括政策指导与支持服务、农地流转服务、信息与技术服务、信贷服务、农资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等,这些服务机制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共同承担服务于家庭农场的责任。
  1. 创新浙江省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社会服务机制
  浙江省的家庭农场经营和社会服务在近几年有了充足的发展,已经初现规模。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和社会服务机制也应该及时创新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家庭农场在经营模式的创新上,要有效提升家庭农场在市场中的地位,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服务作用,加强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利益,最大程度上发挥两者优势,达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三方共赢。在社会服务机制的创新上,需要对政府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完善中介服务的组织作用,建立健全制度化的金融服务系统,有效提升家庭农场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
  2.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创新
  2.1完善龙头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如今很多家庭农场的依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订单方式联结龙头企业。然而这种经营方式保障不了这种利益联结的稳定,合作社分享不了龙头企业加工、流通方面的利益,长期下来会影响家庭农场利益。在国际新形势下,合作社也在发生变革,开始与企业资本合作建立股份制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此,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综合考虑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长远利益,顺应市场变革,合作社也加入到龙头企业中,让家庭农场分享到流通、加工利益,经营模式转变为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
  2.2自身加工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
  在浙江省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中,合作社实力相对较弱,很多都只能供给产品销售和简单技术。一些合作社的存在价值就是粗加工产品,以促进销售,但是也无法获得加工利益,还对服务产品营销产生约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上的创新,要积极实行自身加工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模式,在合作社实力没有得到提高的状况下,按照交货权明确缴纳的股金数额或者是利用投资股、身份股,筹集社会资金,在得到政策上的一定支持,让合作社也加入到加工产品的服务中,扩展其服务范围,使家庭农场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3. 创新社会服务机制
  3.1健全政府服務
  政府在支持家庭农场的政策上有税收、信贷、财政等等,但是其服务较为简单,无法满足家庭农场在多方面的需求。在创新社会服务制度上,政府提供给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应该更加个性化、具体化,着重培育中介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并赋予中介组织一定的权能,重视监督相关政策实施过程,并科学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促进科学发展与科学决策。另外,政府也要加强建设相关制度,将合理法规变成可执行的法规,降低人为因素干扰,保障合理、公平地支持家庭农场经营。
  3.2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浙江省的农地流转服务构建基础是政府,流转服务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仲裁土地流转的机构就在政府部门,这样的农地流转服务机构缺乏独立性、没有整理土地、储备土地的有关服务作用,政府意志较强,没有持续性。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有独立性、事业性的农地流转服务机构,并健全其功能,包括信贷、整理土地等。另外,还需要建立服务于家庭农场的协会,构建省市县的三级服务体系,并授予其认定资格、指导和咨询等功能,切实维护好家庭农场利益,有效发挥其市场营销、对外宣传的作用。
  4.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新时代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浙江省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效果,建立了多样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也提供了多样社会服务。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也社会服务也要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323805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屏都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
其他文献
国内外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能力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如何识别核心能力等方面。而对核心能力测度方面问题的探索,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不足。通过对企业核
当代史学变革对西方古典文明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之研究领域和史料来源不断扩大,研究重心逐渐下移,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并在社会文化史的诸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对长春市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影响长春市葡萄酒市场发展的营销环境进行了解读,并剖析了长春市葡萄酒市场发展的优劣势,最后从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2015年在闽侯县鸿尾山地露天栽培条件下,引进大叶秧草品种,开展试验,通过三组重复,进行生长观察、数据分析。试验中秧草在闽侯县秋冬季的自然栽培条件下长势总体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具备在闽侯县进一步扩大试验的可行性。  秧草,学名黄花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 、豆科, 1-2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花菜、南苜蓿、“草头”等,是江苏省扬中市特色蔬菜,性喜冷凉、耐寒性强,对土壤适应
小麦是鲁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本文指出了如何最大化利用自然降水达到丘陵旱作小麦高产高效的目的,并总结了丘陵旱作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为丘陵旱作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鲁中地区多为山区丘陵及过度区,浇水难和浇水贵的问题是困扰该地区小麦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然而鲁中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常年降水量相对鲁北地区较多。因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是丘陵地小麦节本高效的关键。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总结了适于鲁中丘陵旱作
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部,与俄罗斯相邻,南北跨径约10个纬度,东西横跨约14个纬度,全省的土地总面积近46万平方公里,林业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林场。根据相关数据,全省的森林面积多达1700万公顷,不管是在林业经济方面,还是在生态功能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对黑龙江省的林业资源和造林工作历来重视,并且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文通过对区域内的林业资源和造林方式进行分析,为营林、造林提供相关参考。  
树木分化和自然稀疏是森林系统的重要特点,也是树木在生长中形成良好外观的必要条件,树木的抚育、采伐可以使森林适应环境条件,调节株数,基于此本着主要分析了林场树木抚育、采伐的内容并具体分析。  1 抚育采伐简述  在树木的漫长生长周期中,林木生长受到自身、外界因素的影响,自然稀疏后留下的个体树木,其可能是价值不高的次要性树种,所以我们在了解树木分化和自然稀疏的规律上,通过人为的抚育、采伐调整树木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