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结构有序文章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避免考场作文松散拖沓,我们应该注意安排好文章结构。在占有材料、确定主旨后,就要根据主旨的需要,采取最佳方式,把文章的全部内容编织在一起,使它成为一个主次分明、条理清楚、首尾圆通、和谐严密的有机整体。
  
  一、要做到结构严谨,需设计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
  
  可以有以下方法:
  1 让开头引发下面的故事,或提出下面要探讨的一个问题;为全文定好一个基调,或营造一种气氛。
  2 开头为后文情节或文章的事理脉络作一点暗示。
  3 让结尾成为全文的总结。
  4 使结尾成为点睛之笔。
  
  二、要做到结构严谨,需注意过渡
  
  1 采用“总分式”或“分总式”结构时,分总间需要过渡。
  2 在叙述与议论、顺叙与插叙连接的地方需要过渡。
  3 谈古论今,历史与现实联系的地方需要过渡。
  过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用联系词语过渡。例如“但是”、“然而”、“因此”、“因为”、“所以”、“总之”、“综上所述”等,在内容之间起到一个衔接作用。在说明或议论性文章中常常用到“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二是用过渡句,以提示性的句子或设问句进行过渡。三是用过渡段。在段落、层次之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进行过渡。
  
  三、要做到结构严谨,需注意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式有:
  1 正文和题目照应。在正文中随时出现题目,可以让题目作为文章线索(或逻辑脉络)。
  2 开头和结尾照应。可以直接呼应,可以间接呼应。
  3 前文和后文照应。写议论文注意论据前后照应,前面引述,后面勾连;写记叙文注意细节照应,这样表述会更有文采。
  
  四、要做到结构严谨,需安排好线索
  
  线索是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体的脉络,是结构文章、组织材料的一种艺术手段。线索安排的方法多样,主要有:
  ①以人或物为线索。
  ②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移为线索。
  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④以感情为线索。
  ⑤以某一个典型细节作线索。
  
  五、要做到结构严谨,在议论文章中必须讲究规范
  
  现在高考作文同学们用的大多是一种议论散文体裁,这种体裁在结构安排上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但要做到结构严谨,下面的一些结构方式可供参考:
  起承转合式:“起”,开头提出论点或论题;“承”,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转”,分正面转论和反面转论,“正面转论”是由反面转入正面论述,“反面转论”是由正面转入反面论述;“合”,总结全文。
  总分结构式:“总”在文章开头总说,内容统率全篇。有不少人把总说叫做总起。总说的作用是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分”对文章的总论点或论题进行分述。可围绕中心论点,用几个分论点加以阐述。结尾还可以进行“总结”,形成“总一分一总”的模式。也可采用“分一分一总”模式,“分”就是分述,“总”就是“总结”。这种模式,文章的论点通常在结尾,通过归纳得出。
  并列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将文章内容分成几个层次,几个层次处于平行并列地位,就是“并列式”。并列式模式的特点是,要点明确,层次清晰。如果在论述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态度)加以对比,一般是正反对比,这种模式叫对照式。对照式的特点是,是非明确,泾渭分明。究竟采用什么结构方式好,这要根据论述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此外,以上几种模式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同时并存。例如,整体上是总分结构,在分述部分可以是并列结构或对照结构。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写议论散文可参考下面四种基本模式。
  引申式:由某一事物引起对另一相关事物进行议论的一种形式。“借事论理”“借题发挥”是它的特点。“引”是名称的由来,“申”(议)是文章的重点。结构要点是:
  ①叙述引发议论的由头。
  ②对由头进行概括。
  ③由概括内容引出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④抛开由头对引出的另一事物进行议论。
  ⑤对全文进行总结。
  评述式:针对简述的事物进行议论的一种形式。书评、影视评论等应采用这种形式。“述”是名称的由来,“评”是文章的重点。结构要点是:
  ①简明扼要地叙述所要评述的对象,注意评述的角度,侧重评述的內容要详述,次要內容略述。
  ②对评述对象进行概括阐释。
  ③对评述对象进行分析评论。
  ④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
  ⑤对全文进行总结。
  阐明式:借助论据阐述某个观点正确的一种形式。既然是阐述。表明文章的观点是明确的,考场作文,一般从题目或从材料中的具体语言中可以明确看出。结构要点是:
  ①叙述所要阐明的论题,或交代所要阐明的论点,
  ②对揭示的论题或论点进行阐释。
  ③用正面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④用反面论据进行论证。
  (9总结全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以把这种结构模式归纳为提出问题(论题或论点)——分析问题(对论题或论点进行阐述)一一解决问题(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批驳式:揭露或驳斥错误思想或行为的一种形式。批驳议论文,主要是证明某个观点的错误,重点在“驳”字上。结构要点是:
  ①提出反面论点,树立靶子。
  ②通过分析揭示反面论点的错误实质,找出驳论的切入点。
  ③运用确凿的论据有针对性地进行驳斥。
  ④联系实际,加强批驳的现实意义。
  ⑤破中有立,提出正面的主张。
  以上三种结构和四种模式虽说偏重于议论,但在表达中若加进抒情成分。一篇成功的议论散文就诞生了。
  对结构上把握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在考前有目的训练几种结构模式。例如:
  ①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给办法。
  ②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联系现实——揭示本质——展望未来。这是议论文结构。准备写记叙类文章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几种编织情节结构的方法。
  下面看一篇例文:
  
  一张纸条 武汉六中 包俊杰
  
  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学校。今天,天气不错,心情也很好。
  学校内的布告栏总是最显眼的,关于天气情况,开会通知,时事新闻,好人好事……
  我像往日一样抬着头留意它,一群人正围着看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我:今天放假半天。我心中不由窃喜:这下我又可以玩电脑了。
  通常,我来到座位就快要上课了,今天也同样。我放下了书包,拿出要用的书,静静地等待着上课的铃声。正在这时,一张纸条不偏不倚地扔在了我的桌子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静红。这时,铃响了,我把那张纸条紧握在手中,随着师生间问候语后,我定下心来,准备伺机偷看一下。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张纸条。发现上面写着:下午一起看电影好吗?我愣了半天,心中暗想:她怎么会约我看电影?就我们俩?这样的话不太好吧?我的心忐忑不安:难道她有求于我?我和她并不怎么样呀?
  老师的提问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我站了起来,半晌不知所措。同学们的提醒,老师的点拔,我一点儿也弄不明白。老师失望地叫我坐了下去。
  我的心思又鬼使神差地回到了那张纸条上了
  难道真是她想和我约会?我的脸不觉中红了起来。不会吧中学期间我可不想这样,这可不好啊。
  这时,我偷偷回头去看她,没想到她正朝我使眼色。我不由地一阵慌张,脸更红了,心扑扑地跳到嗓门口。
  我一定要去回绝她!可万一她生气了,不拿我当朋友怎么办呢?
  我又陷入了不安。
  丁铃铃……下课铃响了。我一震,该怎么办呢?我急死了,而这时她竟笑吟吟地朝我走了过来。“你想好了吗?去不去?”她对我说。
  “这……这……不太好吧。”我说道。“这有什么,同学之间去看电影有什么大不了。”她又说。“可……可是……”我支吾着。她打断了我的话:“别可是了,别人都同意了,就你这么麻烦。”我抬起头来正视着她:“别人,还有别人吗?”“就十多个吧。”她语气爽朗地说道。
  “鸣——呼”——我误会了!
  
  [点评]
  作者注意借“误会”手法结构情节,读来趣味横生。为使这一情节合理又富有波澜,文章开头写好心情为后文的心情波动形成了对照。开头写布告栏通知“放假半天”为后文伏笔提供逻辑依据。特定的课堂,偷看纸条,老师发问,“我”的猜想,层层铺垫,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兴奋不安的矛盾心情。结局出人意料又合情理,一个花季少年跳动的思绪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