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ngqiang6268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強发展。
  谁最先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中不断巩固、发展、壮大。
  早在西周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原夏人、商人、周人为基础,吸收其他部族集团的成分,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秦统一中国后,一统由理想变为现实。大一统的现实使大一统思想进一步完善,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并最终确立下来。而其表现于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统”思想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华夷一体”的观念。于是,中华整体观念已经深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成为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
  之后,经过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中华各民族间的内在联系与密不可分的整体性不断加强。清朝前期诸帝的“大一统”思想,对清朝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华各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近代以来,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华各民族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对立者,其整体性更加突出出来,各族人民由自发联合走向自觉联合,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在的整体升华为一个自觉的整体,最终形成了一个共同拥有和一致认同的民族符号或名称——“中华民族”。
  而最早具有较为明确的现代中国各民族一体观念,且率先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者,可能均为梁启超。1902年他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可能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但它在该文中所指的还是汉族之意。至1905年,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再次用“中华民族”一词时,则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此词的涵义:“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在他那里,“中华民族”实际上也意味着最终还将是中国未来民族共同体的名称。可以说梁氏对“中华民族”一词的创造和使用,体现了现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阶段性。
  民国初年,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角度,自觉而公开地标举再造现代“中华民族”旗帜的第一人,可能是李大钊。他在《新中华民族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两文中,揭示了满、汉、藏等族趋于一体化的重要历史文化因素、血统联系和现实政治条件,呼吁社会认同五族合一的新“中华民族”,主张以此来培养民族精神、统一民族思想。至此可以说,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之后,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人们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于是一体化的“中华民族”观念,渗透到各民族和各阶层人民大众的心中,最终行成一个不言而喻、不可动摇的神圣信念。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凭借的是什么?其中,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历来有阳刚勇武的精神基因。然而,封建奴化教育的长期桎梏,统治集团的狭隘保守,宗法制度的沉疴痼疾,使民族的阳刚基因逐渐潜伏沉寂,“睡狮”沉沉一梦、世间沧海桑田、自身伤痕累累。睡狮的精神状态,就是麻木不仁、逆来顺受、怯懦卑屈。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最危险的时候,“睡狮”终于猛醒,发出“最后的吼声”。抗战精神是“狮子吼”至为高亢的精神音符,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恢复了久违的民族自尊与自信,标志着“东方雄狮”从“睡狮”到“醒狮”的历史性转变。古老的中国从精神上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无论是何种身份,从事何种职业,都以“精忠报国”为荣。这种绵延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之中的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中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伟大斗争中,“誓死不当亡国奴”,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次次被打断,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放弃,而是顽强地战胜一次次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抗战时期,中国的国力、军力远逊于日本,却能长时间独立支撑抗战的局面,并最终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可以说,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须臾不能离开。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保障,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讲,精神支撑是更持久也更重要的内在支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顽强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比如上述的抗战精神。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所以,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创作讴歌新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培育和形成了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屡经挫折而不屈,屡受磨难而不衰,外来势力压不倒,帝国主义打不垮,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五千多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奇迹,靠的就是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另外,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红旗文稿》2018年01期、《求是》2015年07期等)
其他文献
“人在职场混,哪有不受伤?”既然受伤无法避免,就应接受这种“痛”是职场的一部分,否则受的伤会久治不愈。还要拉长你的人生,五年、十年后再回首这些“伤”,想想“今天受罪是为了明天享福”,也就找到了灵丹妙药,能够药到病除。  兄弟的背叛最伤人  “人在职场混,哪有不受伤?”人到中年的曹伟回顾近20年的职场生涯,笑称自己早已遍体鳞伤了。但小伤小痛也是一种经验积累。这么多年下来,皮养厚了,像层盔甲,不再轻易
期刊
2014年10月16日,邓某驾驶王某所有的一辆小型普通顾客车与关某相撞,造成关某受伤,事发前,王某在陪同邓某练车。事发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邓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之后,关某将邓某、王某、保险公司告上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此次交通事故经认定邓某负全部责任,邓某所驾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及10万元的商业三者险,此次事故发生在
期刊
2015年4月,田景向陈杰借款50万元,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田景借款后,通过银行陆续向陈杰转账还款。到2016年夏天,陈杰感到田景经营恶化,就一直催促尽快还款。  于是,田景又在2016年10月13日偿还了10万元,并承诺之后还其余5万元。  陈杰当天打了一张收条,写明“今收到田景还款15万元整,陈杰,2016.10.13”。随后,田景便不再还钱给陈杰。无奈之下,陈杰将其告上法庭。  经过审理,
期刊
根据我国一项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约有3000多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负担疾病,预计在2030年将上升至世界疾病负担首位。  抑郁症归属于“情感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为3.1%,而中国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了中国,日本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也呈持续上升趋势,抑郁症患者增长最为明显。其中,“职场抑郁症”在日本最为普遍。日本
期刊
厚爱植物寄托了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譬如,孔子爱树,孟子进而把推广植树作为实现“王道理想”的第一个具体措施,主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对动物哪怕是猛兽,有见识的古代官员同样主张与之和平共处。东汉法雄到任南郡太守伊始,向所辖十八县下了一道公文:严禁到山林里滥捕猛兽。反观今天,极少数官员饮食陋习令人触目惊心:越珍稀的动植物,越想方设法要吃,以致有人調侃:“天上飞的除了飞
期刊
日前,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全球城市GDP研究报告指出,到2035年,全球城市实力排序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城市将成为世界经济新重心之一。其中,上海将取代巴黎,成为全球第5大城市;北京紧跟其后,排行第6;广州则将升至第8。  大城市崛起的动力:国内经济崛起和全球化演进  在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全球城市GDP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牛津榜单”)中,到2035年,即在未来18年的时间内,全球崛起的20
期刊
我们总是说要好好爱孩子。可很多父母却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问原则对错。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被爱是应该的,父母就该这样对我。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不懂得心疼你,这是你无限度给予的结果。  无微不至照顾女儿的妈妈,却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责备与挑剔。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  那个
期刊
纵观国内外,关于老寿星长寿秘诀的报道很多。他们中不乏一生坎坷、生活艰难者,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乐天派。  乐观的性格确实对健康长寿有益处,良性精神刺激可能改變癌细胞的代谢,同时影响免疫系统。中医理论认为,保持平和的好心态,既不过忧,也不过喜,是长寿基础;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乐天派总能更好地处理挫折。  变成乐天派,让长寿不再是梦想,其实很简单。第一,多跟乐观的人在一起。积极的情绪能够“传染”;
期刊
真正厉害的人遇到大事,往往会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分析心态,再分析事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果断、正确、明智地去处理事情。因此,做大事的人应该时刻保持以下的心态:  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了解你,因此你也没必要对全世界解释。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保持平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坚强,而且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
期刊
复兴的中国是一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功夫熊猫”。“熊猫”决定了中国善良的本质,即“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而“功夫”赋予了这只“熊猫”捍卫主权、正当权益的决心与能力——中国决不可欺。  大国外交:“新型大国关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探索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中国要在国际上更积极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并体现中国特色。经过近两年
期刊